对冬小麦不同类型的麦田,为了促穗多,穗大,杆壮,春季应采取哪些措

题目

对冬小麦不同类型的麦田,为了促穗多,穗大,杆壮,春季应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了使小麦达到穗多增产的目的,就要保持相应的( )。

A.叶片

B.不定根

C.基本苗数

D.穗粒数


正确答案:C

第2题:

()是冬小麦后期的主攻目标。

  • A、杆状不倒
  • B、穗大
  • C、粒多
  • D、提高粒重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一般而言,我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南方多为大穗型品种,北方多为多穗型品种。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穗数的遗传力最低。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水稻穗肥分促花肥和保护花肥两次施用,保花肥在出穗前18-20天施肥,促花肥的适宜施用()。

  • A、穗分化末期
  • B、穗分花期
  • C、穗分化始期
  • D、分檗期

正确答案:C

第5题:

简述大穗型、穗粒兼顾型、穗数型三种类型水稻的增产途径。


正确答案: 大穗型增产途径:要求中期群体适当减少,而个体发育健壮,以增加单株的干物质生产,提高群体的总结实率,亩有效穗数15~22万,每穗实粒数70~130粒。杂交水稻栽培和“小群体,壮个体”就属于这一类型。
穗粒兼顾型:群体与个体适当发展,使穗多和粒多能较好地协调统一,每亩有效穗约30万左右,穗实数60粒左右。大多数常规短短矮杆品种多采用这种增产途径。
多穗型增产途径:以增加基本苗争取多穗,群体大而个体小,每亩穗数多在40万左右,每穗实粒数为45-50粒,这种增产途径适宜的季节较紧,大田营养生长期短,利用分蘖穗很少可能的情况下。

第6题:

小麦起身肥水能促进大蘖成穗,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能促进小花分化,增加不孕穗,争取小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小麦生长后期的主攻目标是培育大穗、壮杆。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茶树插穗母树在3—4月上旬剪去( )作为春季插穗,

A.春梢

B.夏梢

C.秋梢

D.冬梢


正确答案:C

第9题:

目前水稻栽培上利用穗粒互补关系而采取的增产途径是()。

  • A、大穗增产途径
  • B、穗粒兼顾增产途径
  • C、多穗增产途径
  • D、A+B+C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玉米穗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 A、保全苗
  • B、促根壮苗
  • C、促叶壮秆
  • D、保护叶片不早衰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