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

题目

“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

  • A、自我中心
  • B、他我中心
  • C、自我—他我中心
  • D、超越自我中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个孩子看到比他年龄小的叔叔,他不肯叫,因为在他的头脑中比他年龄小的应该叫弟弟.而叔叔的年龄应该比他大,关于该儿童的这种表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儿童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B.该儿童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C.该儿童处于抽象概念思维阶段

D.该儿童处于前言语思维阶段

E.该儿童处于形象逻辑思维阶段


正确答案:B

第2题: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有力地说明了儿童的()

A自我感知

B自我效能感

C自我同一性

D自我中心性


参考答案:D

第3题:

7~11岁儿童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 】

A.感觉运动阶段

B. 思维准备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思维阶段


正确答案:D
【D】[解析]7~1l岁属于人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思维阶段。

第4题:

按照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0—2岁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思维阶段
  •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正确答案:A

第5题: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证明了低龄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 )特点。

A.直观性
B.自我中心化
C.泛灵论
D.形象性

答案:B
解析:
“三山实验”证明低龄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化。

第6题:

三山试验说明了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简述皮亚杰的守恒实验,并指出此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并阐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


答案:
解析:
皮亚杰设计的守恒实验是为了证实幼儿思维的不可逆性在液体守恒实验中,向儿童呈现两只相同的玻璃杯,杯中装有等量的液体。在儿童确认两只杯中的液体是相等的之后,实验者把其中一杯液体倒入旁边一只较高、较细的杯子中,液面自然升高,然后问儿童“哪个杯子的水多一些”。实验结果表明5-6岁儿童处于守恒的转折阶段,儿童一般在8岁左右达到守恒。此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属于前运算阶段。皮亚杰把儿童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2)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阶段,表象和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了重要作用,思维的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开始出现“守恒”,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但这种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4)形式运算阶段(12 -15岁)。青少年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展,思维水平已经开始接近成人。

第8题:

1、 皮亚杰认为,11---15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  )

A、思维准备阶段      B、思维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应选D

第9题:

皮亚杰的三座山实验说明了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具体运算阶段
  • C、前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