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题目

城市边缘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据L.鲁斯旺等的意见,城市边缘区一般为( )10km左右的环城地带。

A:城市建成区以外
B:城市中心区以外
C:城市外环
D:城市密集区

答案:A
解析:
据L?鲁斯旺等的意见,城市边缘区一般为城市建成区以外10km左右的环城地带;伯里安特认为是从城市边缘向外延伸6~10英里(也即相当于10~16km)。我国学者、华东师大教授严重敏认为,可以以城市建成区半径为划分依据,如建成区半径为5km,可以向外延伸5km环带作为边缘区范围。

第2题:

试述城市边缘区的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 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消除“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
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第3题:

奎恩和汤姆斯提出大都市区三地带学说即由核心到外围分为( )、郊区的( )和市郊外缘广阔的( )。

A:中心商务区;城市边缘区;农村地区
B:市街密集的中心区域;城市过渡带;腹地
C:市街密集的中心区域;城市边缘区;腹地
D:中心商务区;城市边缘区;腹地

答案:C
解析:
奎恩和汤姆斯提出大都市区三地带学说即由核心到外围分为市街密集的中心区域、郊区的城市边缘区和市郊外缘广阔的腹地,明确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的术语。

第4题:

城市边缘区管理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消除“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
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第5题:

城市边缘区


正确答案: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

第6题:

英国地理学家科恩曾把城市边缘区周期性的增长结构与( )作比拟,以说明城市边缘区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

A:生物进化
B:人体生长
C:经济发展
D:树木年轮

答案:D
解析:
20世纪60年代,英国地理学家科恩从城市开发的复杂性和有序性的角度,探讨了城市边缘区间题,提出了周期性因素对城市前景的影响。并认为边缘区并非逐步向前推进,而是存在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三种变化状态,而这种变化周期则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科恩把这种周期性的增长结构与树木年轮作比拟,以说明城市边缘区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

第7题:

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2、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
3、改制与后续管理衔接不够,造成改革不彻底或阻力较大;
4、在城市化扩展中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

第8题:

下列任务与其代表作的连接中,正确的是()

A:伯吉斯一提出著名的“同心圆模型”
B:哈里斯一提出城市边缘区的内部结构
C:厄尔曼—提出城市边缘区的术语
D:伯吉斯一提出著名的“扇形模型”

答案:A
解析:
伯吉斯以芝加哥为原型,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同心圆模型,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哈里斯和厄尔曼提出了“多核心模型”。霍伊特根据城市土地租金的分布,归纳出城市空间结构的扇形模型。

第9题:

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
2、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
3、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乏弹性;
4、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
5、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
6、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

第10题:

城市边缘区的管理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②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消除“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
③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④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⑤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