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常用的进口型式有哪几种?它们有什么特点?

题目

隧洞常用的进口型式有哪几种?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常用的爆震传感器有哪几种型式?其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功能:检测发动机燃烧时有无爆燃,并把爆燃信号送给发动机控制电脑作为修正点火提前角的重要参考信号。
类型:
1)电感式爆燃传感器
2)压电式爆燃传感器。这又分为压电式共振型爆燃传感器、压电式非共振型爆燃传感器、压电式火花塞座金属垫型爆燃传感器。

第2题:

液氧的高压气化器有哪几种型式,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空分设备上应用的高压气化器,目前在充瓶上使用的有三种型式:
1)水浴式。将盘管放入水中,并伴有蒸汽通入。用热水使液氧(或液氮、液氩)气化。盘管采用单根或多根直径较大的管子(如φ25mm×2~3mm)盘绕而成。一般做成一层,上下装有汇流管或叫集合器(单根的没有)。进、出口管都朝上。管子材料需用铝管或不锈钢管。水温保持在80~90℃。
它的优点是传热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操作较安全。缺点是要消耗一定量压力为0.4MPa左右的蒸汽。
2)空浴式。换热器置于大气中,用空气来加热低温液体,使之气化。传热管采用星形大肋片复合管,外管为铝管,内管为不锈钢管。大肋片的外径为φ113mm,内径为φ22mm,壁厚3mm,肋片为8片。肋片可使传热强化8倍多。
气化器采用立式安装,高度约2m。每个单元组由8根星形管串联而成。气化量为50~75m3/h。根据总的气化量大小来确定所需并联的单元组数。每组之间设有汇流管,朝下安装。整个气化器安装在一个框架内,并用连接板将肋片固定。
它的优点是不需消耗蒸汽或电能,操作安全。缺点是传热系数小,体积大,重量大,成本高。
3)装于空分塔内,利用加工空气加热。它作为装置内设备的一部分(氧换热器),由空气回收液氧和氧气的冷量,并又返回到塔内,减少了装置的冷量消耗。
氧换热器常做成单管与套管两种。根据流程的压力决定管外或套管之间的空气压力。小型设备一般做成盘管结构,用小口径的紫铜管(φ5mm×lmm或φ6mm×lmm)盘绕而成。管内受压为15~16MPa,管间所受空气压力对中压流程为2~4MPa,对低压流程为0.55MPa。在150m3/h空分设备上将氧换热器和主换热器做成一体,用多根套管盘绕而成。管子为φ10mm×1mm和φ5mm×1mm。套管的焊接用银焊。
前两种型式的气化器用于液体贮槽后的增压气化,它的冷量未加回收,冷损大。

第3题:

止推轴承有哪几种?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参考答案:风机中止推轴承通常采用米契尔和金斯伯雷轴承。它们的共同特点中活动多块式,在止推块下有一个支点,这个支点一般偏离止推块中心,止推块可以绕支点摆动,根据载荷和转速的变化形成有利的油膜。米契尔轴承是止推块直接与基环接触,是单层的;金斯伯雷轴承是止推块下有上水准块、下水准块,然后才是基环,相当于三层叠起来的。

第4题: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哪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有哪几种?说明它们的特点。


正确答案:数据存储结构也称物理结构,它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散列存储四种方式。其中最常用的存储结构有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两种。
在顺序存储方式中,要开辟一块连续的存储空间来存放数据结构;对每个数据元素给以等长的数据单元,结构中的数据元素按照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依次存放于连续的内存单元中。顺序存储方式的特点是除了存储数据元素以外,不必耗费另外的空间,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是由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邻接关系来表示的。由于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物理顺序和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一致,因此这种存储方式是非常直观的一种存储方式。
在链式存储方式中,数据元素可以存放在不连续的内存单元中,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物理存放顺序可以和逻辑顺序不一致,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指示数据元素存储地址的指针来表示的。因此,每个数据元素除了存储自身以外,同时还要存储指示其后件(或前件)的存储地址的指针,它们构成一个结点。也就是说,在链式存储方式中每个数据元素的存储映象是一个结点,它包括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域(也称作值域)和存储指针的指针域两 部分,通过各结点的指针把各数据元素按照它们的逻辑关系链成一条“链”,从而清晰的表示了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链式存储的明显优点是存储空间的利用比较灵活,数据元素的增减操作比较方便。
除了上述两种常用的存储方式以外,还有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方式。 在索引存储方式中,按照某种性质把一个大表的元素划分成若干个子表,使每个子表中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性质。存储时以子表为单位存放,同时建立一个索引表,索引表中的每个索引项对应一个子表,指出该子表的起始地址、长度和子表的性质,这样能够给查找等操作带来很大的方便。显然,在该存储方式下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数据元素在索引表中的位置得以反映的。
在散列存储方式中,通过数据元素的关键字值来确定数据元素的存储位置,因而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查找到相应的数据元素。使得它比通过“比较”查找有更高的效率。

第5题:

常用的隧洞开挖方式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①钻孔爆破法;
②全断面掘进法;
③导洞法;
④分步开挖法;
⑤掘进机法。

第6题:

为什么要设置非常溢洪道?它们有哪几种型式?


正确答案:在建筑物运行期间可能出现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由于这种洪水出现机会极少,泄流时间也不长,所以在枢纽中可以用结构简单的非常溢洪道来泄洪。非常溢洪道的形式有漫流式、自溃式、爆破引溃式。

第7题:

冷凝蒸发器有哪几种型式,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冷凝蒸发器常见的型式有板翅式和管式两种。其中管式又分长管、短管和盘管3种。
板翅式冷凝蒸发器采用的是全铝结构,具有板翅式换热器的一般特点。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用铝材代替了贵重的铜材,而且制造容易。因此,在大、中型空分设备中得到了日趋广泛的应用。板式单元一般采用立式星形布置。因板式单元的高度受到安全上的限制,在塔径范围内所能布置的换热面积有限,在大型空分设备中有采用双层或多层(四层)星形布置的。
长管和短管式冷凝蒸发器都是列管式,把紫铜管按同心圆或等边三角形垂直排列,上、下装有黄铜管板,管子与管板用锡焊焊牢。长管式管内为液氧蒸发,短管式管内为气氮冷凝。长管式的管长在3m左右。对于相同的传热面积,长管比短管所用的管数少,因而可缩小冷凝蒸发器的直径。而且,由于它是管内蒸发,蒸发过程中不断产生气泡,对流动扰动激烈,传热系数较大,约为800w/(m2·℃),金属材料的消耗量可减少。一般用于中型空分设备中。长管式的缺点是不能直接安装在上、下塔之间,配管要复杂些。短管式管长在1.5m左右,是管外蒸发、管内冷凝,传热系数较小。它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安装在上、下塔之间,结构简单,布置紧凑。一般用于小型空分设备中。
盘管式一般用于辅助冷凝蒸发器,液氧在管内沸腾,气氮在管间冷凝,盘管中无固定液面。由于传热系数较小,已逐渐被淘汰。日本日立6000m3/h制氧机的主冷凝蒸发器(采用液氧自循环)也是采用盘管式。
随着空分设备向大型化发展,其主冷凝蒸发器的换热面积也在增大。如果采用管式则管数要在20000根以上,这给制造上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已完全被板翅式所代替。

第8题:

轴向位移的测量装置有哪几种型式?它们的装置特点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轴向位移的测量装置有四种型式:机械式、液压式、电磁感应式和电涡流式。各种型式因元件结构及电气回路各有所异,它们的装置特点也有不同。
(1)机械式轴向位移装置:该装置中采用一耐磨的金属直接与汽轮机大轴相接触,将大轴的轴向位移变化通过杠杆传递系统传至指示器上.当轴向位移达到危险值时,保护跳闸机构动作,遮断去自动主汽门和调速器错油门的保护油路,实行紧急停机。
(2)液压式轴向位移装置:该装置中转子的轴向位移变化使喷油嘴与汽轮机轴端平面之间的间隙改变,引起油流量改变,喷油嘴前压力改变,用此压力指示轴向位移大小.当压力低于某一数值时,滑阀动作,实行紧急停机.
(3)电感式轴向位移装置:它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将转子的机械位移量转换成感应电压的变量,然后进行指示、报警或停机保护的。
(4)电涡流式铀向位移装置:它是根据电涡流原理,将位移的变化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压变化从而实现对位移的测量、报警和保护的。

第9题: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哪几种?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正确答案: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有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等。从动件等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但在开始和终止运动的瞬间,速度突变,加速度趋于无穷大,理论上机构会产生无穷大的惯性力,使从动件与凸轮产生冲击(称刚性冲击)。因此,等速运动规律只适用于低速、轻载的凸轮机构。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曲线在速度转折处发生突变,则惯性力突变,但加速度不再是无穷大,凸轮机构仅产生柔性冲击。余弦加速度运动时,在运动的始、末两点处加速度有有限值的突变,也会产生柔性冲击。因此,该规律也只适用于中速场合。只有加速度曲线保持连续变化(如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时,才能避免冲击。

第10题:

常用的爆震传感器有哪几种型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压电式共振型爆燃传感器
当发生爆燃时,振子与发动机共振,压电元件输出的信号电压也有明显增大,易于测量。
2.压电式非共振型爆燃传感器
与共振式相比,非共振式内部无震荡片,但设一个配重块,以一定的预紧压力压紧在压电元件上。当发动机发生爆燃时,配重块以正比于振动加速度的交变力施加在压电元件上,压力元件则将此压力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送给E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