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题目

关于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 B、贩卖毒品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毒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 C、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猥亵”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 D、抢劫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非法占有目的”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A.行为对象决定犯罪的性质

B.犯罪客体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

C.行为对象只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

D.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

E.行为对象不是犯罪分类的根据


参考答案:C, D, E
行为对象所呈现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它一般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客体所表现的是行为的内在本质,因而决定犯罪的性质。

第2题: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约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 )。

A.主观要件

B.客观要件

C.法定要素

D.法律要素


正确答案:C

第3题:

关于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B.贩卖毒品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毒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C.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是l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猥亵”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抢劫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非法占有目的”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正确答案:ACD

第4题:

关于危害结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

A.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
B.抽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C.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D.骗取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自杀身亡的,成立诈骗罪的结果加重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危害结果。 A项,并非所有的犯罪均为结果犯,如行为犯、危险犯不以特定的危害结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故A项错误。
B项,抽象危险犯是危险犯的一种,同样不要求具有特定的危害结果。故B项错误。
C项,抢劫致人死亡是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故C项正确。
D项,成立结果加重犯,要求基本犯罪行为造成了加重结果,而加重结果应当归属于基本犯罪行为,而且与基本犯罪行为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本项中诈骗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另外,对于结果加重犯,刑法均明文规定加重其法定刑,而诈骗罪并无此规定。故D项错误。

第5题:

刑法第117条规定,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属于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B."其他破坏活动”中的“其他”应按照该条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

C.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是客观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描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D.足以……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下列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决定定罪,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影响量刑

B.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要素

C.犯罪时间、方法是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要素

D.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是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要素


参考答案:A, B, C, D

第7题:

《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他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C.“侮辱”、“诽谤”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正确答案:ABCD
答案暂无

第8题:

下列属于对于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类的是()

A.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C.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

D.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E.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参考答案:A, B, C, D, E

第9题:

关于法律责任竞合的特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数个责任的主体为同一法律主体
B.责任主体实施了一个行为
C.一个行为符合多个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D.多个法律责任之间相互冲突

答案:A,B,C,D
解析:
考查法律责任竞合的特点。

第10题:

《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他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C:“侮辱”、“诽谤”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相对确定的法定刑【详解】犯罪构成由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与主观要件组成,同样,各个要件也是由不同要素所组成,组成要件的要素,就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说明行为外部的、客观方面的要素,如行为主体、身份、行为、结果。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即是对行为的描述,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A是正确的。按照刑法理论的通说,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如果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便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果需要法官的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就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关于“他人”如何理解,显而易见,并不需要法官进行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因此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B是正确的。而“侮辱、诽谤”则需要司法者的规范的、评价的行为才能认定,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C是正确的。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是指条文对某种犯罪规定了相对具体的刑种和刑度。因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是正确的。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