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仅在西方国家才存在。

题目

普世价值仅在西方国家才存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普世价值之观念,其实早已植根于中国古代“道通为一”、“天下大同”的思想之中,而在西学东渐之时,普世价值之观念亦早已随风而入。2010年的中国哲学,出现了不少探讨普世价值的文章,而这些探讨普世价值的文章,颇多对普世价值的诘难。但是,国内哲学界对普世价值的探讨,有意或无意地,都有着某种与权力合谋的倾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普世价值是存在于中西方哲学界的一个共通的哲学命题

B.2010年中国哲学关于普世价值的探讨所存在的问题

C.中国哲学界对普世价值的探讨着重于对普世价值的诘难

D.中国哲学界对普世价值更多诘难的原因是对权力的屈从


正确答案:B
文段首句指出普世价值的观念在中国古代乃至现代都不是新的哲学命题。接着从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讲2010年中国哲学在探讨普世价值方面存在的问题。故本题选B。A项,从文段中不能看出,普世价值是否是一个中西方共通的哲学命题。C项指出中国哲学家探讨普世价值存在的问题,D项,文段没有具体指明中国哲学界对普世价值更多诘难的原因是什么。

第2题: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普世价值”是西方观念史发展的产物,带有浓厚的西方基督教文化特征。被西方自由主义所继承和不断阐发。“普世价值”理论本身也很庞杂,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理论家强调的内容和重点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认识。认为民主具有“普世价值”的各种主张本身,往往也是相互冲突,本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理论。
对文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基督教盛行导致“普世价值”带有宗教色彩
B.西方自由主义创造并不断阐发“普世价值”
C.不同历史时期“普世价值”的内容和重点不同
D.“普世价值”本身矛盾重重.不值得借鉴

答案:C
解析:
文段只是说“普世价值”带有浓厚的西方基督教文化特征,由此无法推出A项,排除。由“被西方自由主义所继承和不断阐发”可知,B项“创造”说法有误。D项“不值得借鉴”文中没有体现,且不合常理。由“‘普世价值’理论本身也很庞杂,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理论家强调的内容和重点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认识”可知,C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第3题:

工资漂浮这种现象仅仅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才存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资金时间价值理论于( )开始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

  •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70年代
  • C、20世纪90年代
  • D、21世纪初

正确答案:A

第5题:

西方国家鼓吹“普世价值”。实际上,没有抽象的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所有价值观念都有具体的社会政治内容,都会随经济社会条件变化而变化。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课程价值观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重视课程的目的性价值转为强调课程知识的()。


参考答案:工具性价值

第7题:

离开民族特点和时代精神而照搬所谓普世价值决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普世价值或普适价值的含义是人类本性所追求,现代文明所必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在不同文化中间承认有普世价值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2013年4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致词中多次强调和平与对话的原则,是普世共同发展价值。普世价值具有普世性,多元文化和自由是普世价值的基本要义。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和平、正义皆属之,它是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道德规范。历史上,中国拥有天下大同梦。中华文化尊崇仁爱、宽容、和谐、诚信、正义、民本、“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理念,和普世价值观是一致的。在新的时代,世界需要中国梦,因为中国模式正在丰富普世价值内涵。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受到以中国崛起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严重冲击,导致“中国威胁论”之滥觞。现在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方制度、文化的“全球化”。对中国而言,破除“中国威胁论”悖论的唯一出路是实现“再全球化”——“真正的全球化”,即尊重和表达各种文化、各种理念和发展模式,充分展示文明多样性的全球化。依据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阐述如何看待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梦”。


正确答案: ①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梦”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中国梦”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各国对普世价值有不同理解,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③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中华文化。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以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中华文化正在丰富着普世价值的内涵,让普世价值更具世界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