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思想

题目

简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思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⑴李嘉图认为,即便贸易的一方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对另一方占绝对优势,但主要这种优势有程度上的差异,另一方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但只要这种劣质也有程度上的差异,则双方仍有互利贸易的可能性。
⑵占绝对优势的一方选择生产其中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的一方则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交换产品,双方均可获得节约劳动,增加商品产量的贸易利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历史与现实上的意义。


参考答案: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即比较成本原理)在历史上与现实中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比较优势原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论述国际贸易,揭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关系。李嘉图原则上肯定了各国所交换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规律在国内与国外不同,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里接触到了国际价值规律问题,但未能作出科学的表述。
2.一般说来,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的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国都是有利的。各国都发挥其自然条件或其他人为条件方面的优势,全世界各国都把资本与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样,世界上的产品必定极为丰富,数量多质量好,社会劳动得到节约,各国处在互惠互利的关系中,虽然各国所获利益大小不同。
3.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能较充分地发挥作用,对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起过良好的作用,这个原理对现实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2题:

大卫·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前提中()和贸易无关。

  • A、劳动价值
  • B、要素
  • C、收入分配
  • D、利益分配

正确答案:C

第3题:

大卫·李嘉图提出()学说

A绝对成本

B比较成本

C绝对利益

D要索禀赋


参考答案:B

第4题:

简述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局限性


正确答案:比较利益学说的局限性在于:(1)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因而其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简单、苛刻的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把复杂、多变的经济抽象为静态、凝固的状态;(2)该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全面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3)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国际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第5题:

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的比较成本学说。

  • A、杜能
  • B、韦伯
  • C、大卫·李嘉图
  • D、亚当·斯密

正确答案:C

第6题:

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正确答案: (一)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与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处于绝对劣势,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非在所有的商品上都是一样的,这样处于绝对优势者不必生产所有商品,而是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产品,只需停产最大劣势的产品,继而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①该学说揭示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证明了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这是该学说的主要贡献。
②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在论述中所设定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与国际贸易实际相差较大,如要素在国际中完全不能流动的假设,并不是经济现实。
③按照该学说,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的贸易便应该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展开,但事实是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即今天的国际贸易实践使得人们对传统的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程度产生了疑问。
④按照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为获得此利益,所有贸易参加国都应该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主义,但在实际中,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实行保护主义。
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①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和交换比率的不同,这违背了李嘉图自己坚持的劳动价值论。
②该理论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贸易发生的原因。
③其暗含一层意思,即越落后得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则越会从中受益。
3)我国理论界对其认识和评价
①20世纪50年代与苏联学者共同批判该学说。
②20实际60年代初,我国学者认为该学说具有合理内核,应该批判的吸收,这一观点在后来受到批判。
③改革开放以来,看法一分为二,认为该学说的合理内核可以作为我国国际贸易的理论论述之一,作为各个地区结合优势发展贸易的基础。

第7题:

()学说的理论基论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 A、绝对利益
  • B、相对利益
  • C、比较利益
  • D、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C

第8题: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答案:对

第9题:

简述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
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 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 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 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⑵李嘉图的上述思想可简单概括为: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⑶局限性:
①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②赖以成立的许多假设前提过于苛刻,而且不符合经济现实,这就大大削弱了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性
③与现实的国际贸易实际不相符合

第10题:

应如何评价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正确答案: 从国际贸易的实践出发:
1)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具有其内在的合理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面利益。
2)该学说的假设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如市场要求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等假设。
3)按照该学说,国际贸易应该在比较利益差距极大的国家间展开,而现实情况是,今天的贸易主要在比较利益差距较小的发达国家之间展开。
4)按照该学说,自由贸易下,参加贸易的各方都可获利,各个国家应该积极参加国际贸易,但是在现实中,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1)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交换比率的不同,而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这本身存在矛盾。
2)该理论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的原因,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资本家首先追求收回成本,之后追求利润,最后追求超额利润,而他解释在国际贸易中只要有利益就参加贸易,并不获得超额利润,存在矛盾。
3)比较利益学说暗含一层意思,即越落后的国家按照比较利益参加国家贸易则越会受益,这里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转移的性质。在静态的基础上,相对落后的国家遵循已有的比较利益发展经济便可以获得利益,因此不必强调产业升级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