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2月,《每周评论》在发刊词中说,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

题目

1918年12月,《每周评论》在发刊词中说,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了强权”,这一论点反映了当时中国部分知识分子()

  • A、支持北洋政府参加一战
  • B、对收回国家权益抱有幻想
  • C、认清了一战的本质
  • D、以俄为师、向往苏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指出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组织
D.议会斗争


答案:A,B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三大法宝关系的理解.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统一战线和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特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要有统一战线的配合与支持,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正确理解了这三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理解了全部中国革命.因此,备选项A、B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第2题: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强调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1918年,陈独秀、李大钊等创办小型政治报纸《每周评论》,陈独秀在创刊号上一针见血的指出:当前局势下,指望“公理战胜强权”只能是一种幻想。()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五四时期流行“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这里的“公理”是指()

  • A、宋明理学“天理”
  • B、平等、自由
  • C、进化论和个人权利
  • D、自然科学定律

正确答案:B

第5题: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的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 A、实事求是
  • B、统一战线
  • C、武装斗争
  • D、党的建设
  • E、独立自主

正确答案:B,C,D

第6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里的发刊词中说大战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现在世界第一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的一片文章中又写到“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疑问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B.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
C.苏俄宣布废除以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答案:D
解析:

第7题:

试评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由美英苏中法等国倡导建立的,它的建立使世界各国在反抗德意日等轴心国的侵略中形成一个统一战线,各国相互支持联合作战,加速了轴心国集团的灭亡。

第8题: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发刊词》一文,阐明了______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根据地建设 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D.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正确答案:C

第9题: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B、统一战线,游击战争,革命团结
  • C、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正确答案:A

第10题: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其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是()。

  • A、党的建设和武装斗争
  • B、武装斗争和马列主义
  • C、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
  • D、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