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

题目

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

  • A、17%
  • B、5%
  • C、3.27%
  • D、2.8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科学素质是公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我国仅为6.2%。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很快,但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我国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务很不均衡,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得服务的机会明显偏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B. 全社会应关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C.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公民科学素质上存在差距
D.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答案:A
解析:
文段强调“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后的“研究表明”用具体研究数据和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即不是大家不重视提高素质,也不是公民素质没有提高,是还有诸多问题造成提高跟不上发展了节奏。因此作为意图题,解决这个矛盾的对策即让素质跟上发展的节奏,因此A项正确。

第2题:

“十三五”时期,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 )。

A.10%
B.15%
C.20%
D.20%

答案:A
解析: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

第3题: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81~85 题

第 81 题 公民的科学素质的内涵是( )。

A.民主意识的理论基础

B.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C.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D.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


正确答案:BC
从文中第一段中“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可以得出B、C项正确。

第4题:

不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就不能很好地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在2015年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报告中,男性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要高于女性。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现代社会,科技早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智力游戏,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相关,它不仅代表了人类认识自然、挑战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就,而且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累计有2.3亿人次参加相关活动,展现了人们对现代科技及其进展强大的热情。
国民科技热情的增长,一方面是科技知识溢出效应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中国科协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而这个数字在2007年是2.25%,在2003年是1.98%。
不过,虽然近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即使到2020年我国成功实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也只是刚刚跨过创新型国家的最低门槛,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甚至30%的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与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同时存在的是,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差距越来越大。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请参考给定材料,结合实际,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答案:
解析:
寻根溯源补齐科学素质短板


“神威?太湖之光”、EAST、C919……我国一系列科技成就令世界惊叹。但同时,因安检致癌谣言屡屡引发拒检、“巴铁”事件令4万投资人血本无归等问题也暴露出我国民众科学素质不高的现实。当下,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科技强国,亟须深挖全民科学素质不高的根源,早日补齐短板,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不高,根源在科学教育落后。在我国传统教育中,科学和人文被分裂开来,且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科学教育不受重视,未列入基础学科。反观西方科技强国,科学教育都是从娃娃抓起,如美国早在1996年就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色列规定学校须通过科学课程将科学原理教给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对科学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直接拉开了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思想上同其他科技强国的差距,阻碍了高素质科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不过值得欣喜的是,科学教育文化落后的局面正在改变。2017年夏天,我国将科学课下移至小学一年级的消息刷屏各社交网络,引起各方关注。这一改革直接体现了国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改变了倚重人文、忽视科学的传统教育模式。相信随着科学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我国青年一代的科学素质将会得到大幅提升,为科技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不高,关键是科普工作不足。当前,一些缺少科学根据,甚至是混淆视听的“科学言论”在吸引眼球的标题下,被民众奉如圭臬,甚至疯传,而真正的科学知识普及却鲜有人问津。生活中,科普跑不赢谣言的现象屡屡发生,其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科普工作不足。目前,组织讲座、分发宣传资料、出宣传专栏、办科学知识竞赛等传统科普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群众的需求,无法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手段。反观民族歌剧
《呦呦鹿鸣》用艺术讲述科技故事,科学实验节目《加油!向未来》让观众感受到“好玩的、友善的科学”,都收到了出人意料的科普效果,大众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被激发。鉴于此,我国的科普工作也要加强创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说科普、唱科普、演科普,让科普摆脱“严肃脸”,以更多样而有趣的面孔呈现给大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题中应有之义。相信通过重视科学教育、加大科普宣传等,我们定能早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第7题:

确立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 )。

A.5%
B.10%
C.15%
D.20%

答案:B
解析:
【考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
本题知识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第8题: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主要理由是( )。

A.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广大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作为基础和支撑

B.只有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素质,才能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C.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素质,才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D.“化巨大的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的任务尚未完成


正确答案:ABC
从文中第三段第一句话可知A项正确;第二句至最后是说公民的科学素质低下,导致高素质劳动者不足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因此BC项正确。D项文中没有提到。

第9题:

全面提高(),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 A、公民科学素质
  • B、公民道德素质
  • C、公民文化素质
  • D、公民综合素质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作为一位现代公民,只有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崇尚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才能正确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