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组叙述是正确的()A、金属管理与高压电力线或电气化铁道平行敷设段保持50m以上距离。B、金属管道与高压电力线或电气化铁道穿越敷设两侧间距不小于25m的地下金属管道应加强绝缘。C、金属管理与高压电力线或电气化铁道穿越的金属管道埋深应不少于1m。D、金属管道与220KV电站或变电所接地体的最小安全距离25m。

题目

下列哪组叙述是正确的()

  • A、金属管理与高压电力线或电气化铁道平行敷设段保持50m以上距离。
  • B、金属管道与高压电力线或电气化铁道穿越敷设两侧间距不小于25m的地下金属管道应加强绝缘。
  • C、金属管理与高压电力线或电气化铁道穿越的金属管道埋深应不少于1m。
  • D、金属管道与220KV电站或变电所接地体的最小安全距离25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高压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安全距离应符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中相关技术规定的要求。其中,阀室及可能泄漏油气的装置距输电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应小于()

A:10m
B:15m
C:20m
D:25m

答案:C
解析:
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应符合相关规定;与高压输电线铁塔避雷接地体安全距离不应小于20m,因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要求时,应对管道采取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且防雷保护措施不应影响管道的阴级保护效果和管道的维修;与高压输电线交叉敷设时,距输电线20m范围内不应设置阀室及可能发生油气泄漏的装置。

第2题:

地上敷设的供热管道与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道的金属部分应( )。

A、绝缘
B、接地
C、消磁
D、热处理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供热管道施工基本要求。地上敷设的供热管道同架空输电线路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道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第3题:

平行敷设于地上或管沟内的金属管道,其净间距小于2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敷设接地装置时,应首先考虑利用()接地体,如地下的供水管道或其他金属管道();建筑物与地连接的金属结构;水工建筑物的金属桩;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等。


正确答案:自然、输送燃料的管道除外

第5题:

非金属管道和金属管道敷设在一起时,应该()。

  • A、是非金属管道在最下层
  • B、是非金属管道在最上层
  • C、平行敷设
  • D、没有要求,随便敷设

正确答案:D

第6题:

(2015 年真题)地上敷设的供热管道与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道的金属部分应( )。

A.绝缘
B.接地
C.消磁
D.热处理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供热管道施工基本要求。地上敷设的供热管道同架空输电线路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道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5m 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第7题:

测量接地电阻时,被测接地体与两个接地极的连接不应与地下金属管道或地上高压架空线路平行走向。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输油管线的布置,应结合沿线城市、村镇、工矿企业、交通、电力、水利等建设的现状与规划。下列关于埋地输油气管道敷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与高压输电线路铁塔避雷接地体安全距离不小于20m
B.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通信电缆平行敷设时,安全间距不小于10m,交叉敷设时,净空距离不应小于0.5m
C.后建工程应从先建工程上方穿过
D.输油气管道穿越公路、铁路应尽量保持小角度交叉
E.输油气管道应设置线路截断阀\\

答案:C,D
解析:
C选项中,后建工程应从先建工程下方穿过。D选项中,输油气管道穿越公路、铁路应尽量垂直交叉,因条件限制无法垂直交叉时,最小夹角不应小于30°。

第9题:

电缆固定要求,正确的是()

  • A、裸金属护套电缆的固定处应加软衬垫保护。
  • B、敷设于桥梁支架上的电缆固定时,不需要采用特殊措施。
  • C、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层(包括电缆金属保护管道),应沿其全长与电缆的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
  • D、使用于交流的单芯电缆或分相铅护套电缆在分相后的固定,其夹具不应有金属构成的闭合磁路。

正确答案:A,C

第10题:

油(气)管道与电气化铁道平行敷设时,管道接近侧边缘与铁道最外侧带电体垂直投影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 A、5m
  • B、6m
  • C、8m
  • D、10m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