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行规范的抗御地震基本做法。

题目

简述现行规范的抗御地震基本做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抗震方案设计(概念设计)
2)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构造设计)
3)进行抗震验算(计算设计)通过以上手段达到抗震的目的。这就是抗震设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照我国现行地震区划图,下列关于地震基本烈度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我国地震基本烈度最小为Ⅵ度
B.地震基本烈度代表的是一般场地土条件下的破坏程度
C.未来50年内达到或超过基本烈度的概率为10%
D.基本烈度是一般建筑物应达到的地震设防烈度

答案:A
解析: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当以地震烈度为指标,按照某一原则,对全国进行地震烈度区划,编制成地震烈度区划图,并作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依据时,区划图可标志烈度便被称之为“地震基本烈度”。我国地震基本烈度有Ⅰ~Ⅻ度的。20世纪90年代的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的烈度和2001年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参数,其风险水平都是: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土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即达到和超过图上烈度值或参数的概率为10%。我国城市抗震防灾的设防区为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及Ⅵ度以上的地区。

第2题:


A.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B.应进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
C.应进行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确定式
D.可按现行《中国地震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地震基本烈度

答案:A
解析:

第3题:

简述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参考答案: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为: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适用条件:(1)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2)除上述结构以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规范规定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第4题:

简述加入邮件列表的基本做法?


正确答案: 通常在邮件列表目录下,选择自己喜欢的邮件,输入电子邮件地址,点击“订阅”按钮,就可以完成订阅;为了保证用户资料的正确,有时需要订户发送确认信息。系统收到确认信息后才会将该用户加入列表。

第5题:

简述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抗震设防原则。


正确答案:我国《震规》提出了三个水准、两个阶段的抗震设防原则,即按与设防水准相应的抗震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实现抗震设防的目的。建筑抗震设计的三水准基本准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具体要求是:
1)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烈度时,结构处于弹性状态。
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及与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
2)第二水准。设防烈度地震时,结构局部进入弹塑性状态。
设防烈度地震时,力—变形行为不再线性,允许部分结构构件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但结构整体不坏,部分构件更换或一般维修后,结构仍然完好。
3)第三水准。罕遇地震烈度时,结构进入强弹塑性状态。
罕遇地震烈度时,许多构件退出工作,但应控制弹塑性变形,以控制结构不快速倒塌。

第6题:


A.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B.应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
C.应进行地震动参数确定
D.可按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地震基本烈度

答案:D
解析:
枢纽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所以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

第7题:

简述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基本常识。


正确答案:大多数破坏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动只是一瞬间,只有强烈的地震才能有长达一分钟的感觉,而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只延续几秒钟。为此,只有保持镇定,采取果断措施来保护自己,才能够减少你所遭遇灾害的损失。省地震局的专家详细说明了在各种环境下怎样防护的办法:
一、地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一)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你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居民,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静听外面的动静,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二)地震时,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能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
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
(三)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
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到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
(四)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要沉着冷静,特别是断电时,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发生后,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尽量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设法逃避险境。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法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地震有先兆: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表现为自然界突然发生的某种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变异,是地震前大自然的信号警告。
地面倾斜、伸缩、海平面的升降等,反应地球物理学现象变化的地磁、地电、地温、电磁波、重力、水氡、水质成分等的变化,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微观前兆现象。
大的地震发生过程中,每次大震前都有一些异常现象,特别是有丰富的宏观前兆现象。例如井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陡涨、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习性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火球;植物的反常开花结果等。
在大地震发生前动物的异常变化特别丰富和突出。人们对震前动物异常现象,在很早以前就有所认识。据资料和近40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强震震例统计,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已有100多种。一般说来,动物在地震前大多为惊恐反应,像遇到敌害,极度紧张,少数表现为抑制型,表现为委靡不振。我国历次震例表明,动物异常超前时间多数在24小时左右,震前11小时动物异常的频率会有所增高,震前2~3小时达到高潮。
有些大震有地声、地光现象,地声、地光现象比较复杂,很难做出确切描述。一般而言,与人看惯的光象、听惯的声音不一样,让人感到怪异甚至恐惧。地光的特点: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它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球状光、片形光、火样光、柱状光等,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地声的特点:多数出现在震前或震时,但也有出现在震前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另外还可能有天气骤冷或骤热,出现大风、大雨、大雪等变化。

第8题:

我国现行规范中,桥梁设计采用的作用分为_______。

A、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B、永久作用、基本可变作用、其他可变作用;

C、恒载、可变作用、地震力;

D、结构自重、车辆作用、偶然作用。


参考答案:A

第9题:

某峡谷水库库容9.9亿m3,主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25m,坝顶长238m。坝址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该工程()工作。

  • A、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 B、应进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
  • C、应进行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确定式
  • D、可按现行《中国地震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地震基本烈度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地震保险也是抗御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