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对麦汁的极限发酵度,是指酵母对麦汁中()的最大可能发酵程度。

题目

酵母对麦汁的极限发酵度,是指酵母对麦汁中()的最大可能发酵程度。实际上主要反映酵母对麦汁中()的发酵能力和发酵极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啤酒发酵过程中,( )约96%发酵为乙醇和二氧化碳,2.5%生成其它发酵副产物,1.5%合成新酵母细胞。

A.可发酵糖

B.麦汁中含氮物质

C.麦汁中的氨基酸

D.麦汁中嘌呤和嘧啶


正确答案:A

第2题:

由于酵母的生长繁殖需要分子氧的参与,在冷却麦汁中需要进行充氧,使麦汁中的溶解氧含量达到()mg/L。


正确答案:6~8

第3题:

酵母接种量大,可减少高级醇的生成量;增加冷麦汁的通风量,会()高级醇生成量,发酵温度提高,会()高级醇。


正确答案:增加、增加

第4题:

检测麦汁极限发酵度时,需要在()rpm转速下,于()恒温振荡15小时,为对检测过程及结果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应同步运行()。


正确答案:150±5;20-25℃;控制样

第5题:

为什么ccT发酵酿造周期比较短?ccT发酵发酵基质(麦汁)和酵母对流如何得到强化?


正确答案:1)在CCT发酵技术中,主发酵结束不排酵母.全部酵母参于后发酵中VDK的还原,特别是凝聚性差的酵母,发酵液有高浓度酵母参于VDK还原,大大缩短了还原时间;发酵温控自由,可以灵活采用各种温度(大多较高温度)下VDK的还原,更可以缩短后发酵周期。
2)加强对流:
①发酵罐底部产生CO2气泡上升,对发酵液拖曳力大
②在发酵阶段,由于底部酵母细胞浓度大于罐上部,底部糖降快,酒精生成快,造成罐上、下部间密度差而造成对流。
③在发酵时控制罐下部温度高于上部(差1—2℃),由于温差引起热对流,特别在发酵后期第一、二推动力减小后,温差对流更能发挥作用。

第6题:

发酵回收的酵母泥,若颜色发暗,说明麦汁过滤质量差或()排放不彻底。


正确答案:冷;热凝固物

第7题:

麦芽汁样品的采集应在()工序结束之后,准备添加酵母进行发酵之前。

  • A、浸麦
  • B、麦芽粉碎
  • C、糊化
  • D、糖化

正确答案:D

第8题:

冷却的麦汁添加酵母后,便是()的开始

A、糖化

B、升温

C、加料

D、发酵


本题答案: D

第9题:

简述高浓麦汁发酵


正确答案:麦汁充氧:氧的溶解度与麦汁浓度成反比,麦汁浓度越高,氧的溶解度越低。一般采用通入纯氧的方法充氧。
选用耐高酒精度和高渗透压的啤酒酵母:由于高渗透压和高酒精含量能使酵母活性降低,因此选用耐高酒精度和高渗透压的啤酒酵母,以适应高浓度麦汁发酵。
提高接种量:由于麦汁浓度的提高导致降糖速率下降,所以要想保持降糖速率就必须加大接种量。
随着麦汁浓度的提高,主发酵期生成的泡沫增多,应控制满罐容量,以80%为好。

第10题:

在发酵过程中,酵母将麦芽汁中的可发酵性糖转化为()和(),生产出啤酒。


正确答案:酒精;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