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保护等级为甲(乙)级设施的引下线平间距不应大于()

题目

雷电保护等级为甲(乙)级设施的引下线平间距不应大于()

  • A、10m
  • B、12m
  • C、15m
  • D、18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防雷装置引下线的间距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

A、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0m
B、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C、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
D、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0m
E、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5m

答案:B,C,E
解析:
2018新教材P121 (四)防雷引下线的施工技术要求 (3)引下线的间距应由设计确定。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不应大于25m。

第2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网格尺寸不应大于()或()。


正确答案:12m;5m×5m;6m×4m

第3题:

基站机房建筑物屋顶应设避雷带和避雷网,避雷网应与避雷带一一焊接连通。建筑物的雷电流引下线不应(),其间距不应()。

A.大于两根;大于18m

B.少于两根;大于18m

C.大于两根;小于18m

D.少于两根;小于18m


参考答案:B

第4题:

建筑物防雷引下线不应小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m。


正确答案:18

第5题:

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的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宜安装()级SPD。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正确答案:D

第6题:

关于老年人照料设施(除木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级耐火等级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宜大于32m
B.二级耐火等级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应大于54m
C.三级耐火等级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应超过2层
D.四级耐火等级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宜为单层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 126
独立建造的一、二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不宜大于32m,不应大于54m;独立建造的三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应超过2层,ABC选项正确;根据5.1.3A,除木结构建筑外,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D选项错误。

第7题:

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的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其天馈系统的馈线、信号线、电源线应采用金属管(盒)全程屏蔽,甲(乙)级设施宜采取屏蔽措施。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当系统洁净度的等级为6~9级时,风管的法兰铆钉孔的间距不应大于( )。

A.65mm
B.85mm
C.100mm
D.115mm

答案:C
解析:
风管的法兰铆钉孔的间距,当系统洁净度的等级为1~5级时,不应大于65mm;为6~9级时,不应大于100mm。

第9题:

所处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或等于()的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

  • A、60d
  • B、70d
  • C、80d
  • D、90d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小于()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同时每根引下线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


正确答案:2;18m;1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