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常用的烧伤病情分类方法。

题目

试述我国常用的烧伤病情分类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骨折的分类方法。


正确答案:骨折常用的分类方法有:①按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②按骨折线形态分为裂纹骨折、青枝骨折、横型骨折、斜型骨折、螺旋型骨折、粉碎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骨骺分离。③按骨折的程度分为单纯骨折、复杂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完全性骨折。④按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⑤按骨折的时问分为新鲜骨性骨折。⑥按骨折的原因分为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第2题:

试述防治烧伤早期低血容量休克的补液方法?


正确答案: (1)补液量的计算:根据二、三度烧伤的面积计算补液量。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内,成人每千克体重1%烧伤面积补胶体(血浆)和电解质(平衡盐)液量共为1.5ml;儿童为1.8ml;婴儿则为2ml。还要补给每日所需的水分(5%葡萄糖溶液),成人为2000~3000ml(儿童按每千克体重60~80ml,婴儿每千克体重100ml计算。)。
(2)补液速度:①伤后第一个八小时应补给计算量的1/2,以后16小时内补足其余的1/2量。②烧伤后第二个24小时的补液量,应为第一个24小时实际补入量的1/2,水分与第一个24小时相同。③第三日起静脉补液可以酌情减少或口服,以维持体液平衡。

第3题:

试述我国现用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判断的方法。


正确答案: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手掌法和中国新九分法两种。(1)手掌法:以伤员自己的一侧五指并拢的手掌面积为1%。(2)中国新九分法:将人体各部分别定为若干个9%的体表总面积。头颈1×9%,双上肢2×9%,躯干3×9%,双下肢5×9%+1%。小儿因解剖特点可按下法计算:头颈9+(12-年龄)%,双下肢5×9+1-(12-年龄)%。

第4题:

试述烧伤病人补液的方法。


正确答案: 补液方法:迅速开放静脉,建立有效的周围或中心静脉通路。输液开始时先用晶体液,利于改善微循环,输入一定量后,再给一定量的胶体液和5%葡萄糖溶液,然后重复此顺序。重度烧伤或休克较深者,加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纠正酸中毒。由于烧伤后8小时内渗出迅速,可使血容量很快减少,因此,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1/2应在前8小时内输入人体,后16小时输入其余1/2量。第3日起可减少静脉补液量,或仅用口服饮料(每1000ml含氯化钠3g、碳酸氢钠1.5g,适量糖、香料等)。补液期间注意合理安排输液的种类和量,监测心、肺、肾功能,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输液速度。心肺疾病者防止输液过快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等;还要防止葡萄糖输入过多过快,加重水肿;口服时避免引起急性胃扩张。

第5题:

我国目前常用的烧伤面积计算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正确答案:手掌法;九分法

第6题:

试述残障人群的分类方法?


正确答案:残障人群的分类方法有许多。
1)按出生时间可分为:先天性残障和后天性残障;
2)按致残原因性质划分为:创伤性残障和病原性残障;
3)按反射弧的环节可分为:感受器残障、效应器残障和中枢功能残障;
4)按生理功能可划分为:视力残障、听力残障、言语残障、智力残障、肢体残障、精神残障。
目前,我国通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生理功能分类方法。

第7题:

简述我国常用的烧伤病情分类方法?


正确答案: 我国常用的烧伤病情分类有小面积和大面积烧伤以示其烧伤轻重的方法和按不同面积、深度及有无并发症以示烧伤严重程度的两种方法。以后者较准确实用。
按烧伤面积分类:成人烧伤占体表面积15%以下(儿童在10%以下)的Ⅱ度烧伤(包括散在的小块Ⅲ度烧伤),都作为小面积烧伤,烧伤面积超过上述限度,或头面手部烧伤面积较大和Ⅲ度烧伤达5%以上,都作为大面积烧伤。
按不同烧伤面积、深度和有无并发症分类:
轻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者。
中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在10%~29%;或Ⅲ度烧伤面积不足10%者。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在30%~49%;或Ⅲ度面积达10%~19%,或Ⅱ度、Ⅲ度烧伤面积虽未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第8题:

试述烧伤深度的识别方法。


正确答案:烧伤深度的识别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分为一度、浅二度、深二度和三度。一度、浅二度烧伤一般属浅度烧伤;深二度和三度烧伤则属深度烧伤。(1)一度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天脱屑痊愈。(2)浅二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如不感染,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瘢痕,多数有色素沉着。(3)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层,可有水疱,但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如不感染,可融合修复,需时3~4周。但常有瘢痕增生。(4)三度烧伤:是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皮层凝固性坏死后形成焦痂,触之如皮革,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烧毁,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必须靠植皮而愈合。只有很局限的小面积三度烧伤,才有可能靠周围健康皮肤的上皮爬行而收缩愈合。

第9题:

试述疝的结构、分类及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 疝包括疝孔、疝囊和疝内容物。
分类:外疝、内疝;可复性疝和非可复性疝。
保守疗法:刺激剂疗法;压迫绷带疗法 手术疗法。

第10题:

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并按污染控制因子分类例表归纳常用环境标准目录。


正确答案: 分类方法: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五类两级组成。
五类指:⑴环境质量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⑵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⑶环境基础标准;⑷环境方法标准;⑸其他标准。
两级指:⑴国际级和⑵地方级。
按照《标准化法》规定,中国的国家标准有:⑴强制性标准:即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⑵推荐性体系(其他标准)。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用“GB”表示;推荐性国家环境标准的代号,用“GB/T”表示;行业环境标准代号用“HJ/T”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