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断。

题目

阐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断。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检查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应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CT证实脑池和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征象或腰穿检查示压力增高和血性脑脊液等可临床确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


答案:
解析: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动脉瘤破裂所致者好发于30~60岁;血管畸形所致者多见于青少年。因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破裂血管的大小及发病次数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轻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重者则可突然昏迷并在短期内死亡。典型表现是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过劳、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等;少数可在安静条件下发病。常见的伴随症状有短暂意识障碍、项背部或下肢疼痛、畏光等。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视盘水肿;约25%患者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也可有脑神经瘫痪、轻偏瘫、感觉障碍、眩晕、共济失调和癫痫发作等。少数病人急性期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欣快、谵妄、幻觉等,2~3周后自行消失。
动脉瘤未破裂时常无症状,当扩张压迫邻近结构可出现头痛或脑神经瘫痪。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表现常不典型,起病较缓慢,头痛、脑膜刺激征不显著,而意识障碍和脑实质损害症状较重。
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①再出血:出血后1个月内再出血危险性最大;②脑血管痉挛:可继发脑梗死,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③脑积水:轻者仅有嗜睡、近记忆力受损,重者可出现昏迷或痴呆;④其他:5%~10%患者可发生抽搐。

第2题:

阐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断。


正确答案: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检查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应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CT证实脑池和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征象或腰穿检查示压力增高和血性脑脊液等可临床确诊。

第3题: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


参考答案:(1)脑出血:深昏迷时与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易鉴别。脑出血多有高血压,伴有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和体征。(2)颅内感染:各种类型的脑膜炎如结核性、真菌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等,虽有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但常先有发热,CSF化验提示感染而非出血可以鉴别。(3)瘤卒中或颅内转移瘤:详细病史、CSF查到瘤细胞和CT扫描可以区别。

第4题:

问答题
阐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及临床表现:①再出血:是SAH主要的急性并发症,指病情稳定后再次发生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项强直、Kernig征加重,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②脑血管痉挛(CVS):发生于蛛网膜下腔中血凝块环绕的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出血量相关,可导致约1/3以上病例脑实质缺血。常表现为波动性的轻偏瘫或失语,有时症状还受侧支循环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是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病后3~5天开始发生,5~14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2~4周逐渐消失。TCD(血流速度>175cm/s)或DSA可确诊。③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起病1周内约15%~20%的患者发生急性脑积水,由于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形成血凝块阻碍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轻者出现嗜睡、思维缓慢、短时记忆受损、上视受限、展神经麻痹、下肢腱反射亢进等体征,严重者可造成颅内高压,甚至脑疝。亚急性脑积水发生于起病数周后,表现为隐匿出现的痴呆、步态异常和尿失禁。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病,起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可有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通常无意识障碍,或仅有短暂意识障碍。体征最主要的是脑膜刺激征。一般无偏瘫等神经系统定位征,而在后交通动脉及颈内动脉瘤常引起同侧动眼神经麻痹。

第6题:

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MRI诊断,错误的是()

  • A、由于出血与脑脊液混合,可能影响凝血
  • B、MRI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敏感
  • C、亚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1WI、T2WI均呈高信号
  • D、T1WI对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很重要
  • E、MRI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如CT敏感

正确答案:B

第7题:

阐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及临床表现:①再出血:是SAH主要的急性并发症,指病情稳定后再次发生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项强直、Kernig征加重,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②脑血管痉挛(CVS):发生于蛛网膜下腔中血凝块环绕的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出血量相关,可导致约1/3以上病例脑实质缺血。常表现为波动性的轻偏瘫或失语,有时症状还受侧支循环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是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病后3~5天开始发生,5~14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2~4周逐渐消失。TCD(血流速度>175cm/s)或DSA可确诊。③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起病1周内约15%~20%的患者发生急性脑积水,由于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形成血凝块阻碍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轻者出现嗜睡、思维缓慢、短时记忆受损、上视受限、展神经麻痹、下肢腱反射亢进等体征,严重者可造成颅内高压,甚至脑疝。亚急性脑积水发生于起病数周后,表现为隐匿出现的痴呆、步态异常和尿失禁。

第8题: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要点


参考答案:1.发病急骤,青、中年多见。2.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和恶心、呕吐。3.明显的脑膜刺激征。4.脑脊液呈血性。5.头颅CT在脑池、脑裂内呈高密度影。

第9题:

阐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治疗目的。


正确答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治疗目的是防治再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寻找出血原因、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复发。

第10题:

问答题
阐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治疗目的。

正确答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治疗目的是防治再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寻找出血原因、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复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