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生传染病时,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

题目

未发生传染病时,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的定期消毒,叫()

  • A、预防性消毒
  • B、随时消毒
  • C、终末消毒
  • D、临时消毒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属于传染源的是( )。

A.病畜

B.污染有细菌、病毒的圈舍

C.用具

D.饲养员

E.污染的饲料、饮水


正确答案:A
传染源是指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第2题:

口蹄疫疫情发生后,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A.对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

B.开展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C.关闭活畜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和运出

D.对有关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正确答案:AB

第3题:

属于传染源的是()

A.病畜

B.污染有细菌、病毒的圈舍

C.用具

D.饲养员

E.污染的词料和饮水


正确答案:D

第4题:

在不影响饲养管理及舍内卫生状况的前提下,适当加大舍内家畜的密度,可以提高畜舍的温度。()


参考答案:正确

第5题:

进行畜舍布局时,如何确定畜舍的间距?


参考答案:
畜舍间距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采光、通风、防疫、防火和占地面积。
考虑采光,畜舍的间距为屋脊高的1.5~2倍,满足冬至日9~15时南墙满日照。
考虑通风排污和防疫,畜舍的间距为屋脊高的3~5倍。
考虑防火间距,畜舍的间距为12~30m。
综合各方面因素,畜舍间距大于屋脊高的3~5倍,就可以满足日照、通风、防疫、防火等要求,一般的舍间距为15~20m。

第6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传染源的是()。

A.患传染病的动物

B.带菌(毒)动物

C.被病畜污染的畜舍

D.被病畜污染的用具


正确答案:AB

第7题:

在畜舍中,家畜的饲养密度越大,家畜散发的热量越多,舍内的()越高。


参考答案:气温

第8题:

现代养殖中,经过一个饲养周期,畜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原体污染,为给下一个饲养周期营造清洁卫生的环境,必须进行彻底的消毒。其过程如下:( )

A.腾空畜舍 整修 清扫 清洗

B.整修 清扫 清洗 腾空畜舍

C.腾空畜舍 清扫 清洗 整修

D.整修 清洗 清扫 腾空畜舍


正确答案:C

第9题:

畜舍内家畜饲养密度的大小与畜舍的空气质量有关。()


参考答案:正确

第10题:

在不影响饲养管理及舍内卫生状况的前提下,适当加大舍内家畜的密度,可以()畜舍的温度。


参考答案:提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