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与桂枝的来源、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题目

肉桂与桂枝的来源、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附子与干姜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附子与干姜均能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用治脾胃虚寒证及亡阳厥逆证。附子回阳救逆力较强,兼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治肾阳不足之阳痿官冷、脾肾阳虚之水肿、小便不利,心阳衰弱之胸痹心痛,阳虚外感风寒证及寒湿痹证。干姜温中力较强,兼温肺化饮,用治寒饮咳喘。

第2题:

干姜与生姜的来源、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为生姜,其干燥品为干姜。生姜、干姜均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用于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生姜长于发表散寒,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同时能温肺散寒止咳,用于风寒咳嗽。干姜长于温中回阳,用于里寒证,同时能温肺化饮止咳,用于寒饮咳喘。

第3题:

北沙参与南沙参的来源、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北沙参来源于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南沙参来源于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轮叶沙参或杏叶沙参的根。南沙参、北沙参均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阴虚的燥咳、干咳少痰、热病伤津或胃阴不足的舌干口渴等。北沙参滋阴力较强,肺胃阴伤者多用。南沙参滋阴之力较缓,兼能化痰、益气、肺热阴虚的燥咳及热病后气津不足者多用。

第4题:

试比较附子与肉桂在性能、功效、应用方面的异同。


正确答案:相同点:辛、甘、热。入心、脾、肾经。功能散寒止痛,补火助阳。用于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之腰膝冷痛及寒湿内侵之脘腹冷痛和风寒湿痹腰腿疼痛等证。不同点:附子辛热性烈,力猛效捷,除治多种阳虚证外,善能回阳救逆,用于大汗冷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之亡阳证,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肉桂甘缓,回阳救逆一般不用,而善温补命门之火,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且可引火归元,使肾阳亏虚上浮的虚火下归于肾。又能温通经脉,用于寒凝血滞,胸痹心痛,寒疝腹痛,经闭痛经,阴疽等证,兼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

第5题:

生地黄与玄参的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生地黄、玄参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津伤口渴、阴虚消渴、阴虚发热、肠燥便秘等。生地黄长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血热出血,内热消渴等多用。玄参长于泻火解毒、散结消痈,咽喉肿痛、瘰疬痰核、大头瘟疫、疮疡肿毒、脱疽等多用。

第6题:

桑叶与菊花的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桑叶、菊花均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兼清肺润燥,凉血止血,用于燥热伤肺,吐血、衄血等。菊花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之力较强,兼清热解毒,用于疔疮肿毒。

第7题:

麻黄与桂枝的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麻黄、桂枝均味辛性温,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麻黄发汗之力强,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无汗的表实证;兼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喘、水肿兼有表证。桂枝发汗之力较缓,善于温通卫阳而发汗解肌,外感风寒表实证、表虚证均用;兼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胸痹心痛,脘腹冷痛,经闭痛经,肩臂疼痛,痰饮眩晕,水肿,小便不利等。

第8题:

生地黄与熟地黄的来源、性能、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生地黄、熟地黄同出一物,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新鲜、干燥根为生地黄,炮制后为熟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均能补阴,用于阴虚证。生地黄苦甘寒,长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血热出血、热病伤津、阴虚发热、津枯肠燥便秘等。熟地黄甘微温,长于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精亏的头昏眼花、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不止、阴虚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

第9题:

桑白皮与葶苈子的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桑白皮、葶苈子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咳嗽气喘、水肿、小便不利之实证。桑白皮重在泻肺火,用于肺热咳喘、痰黄黏稠,利水消肿力较缓,用于皮水、风水。葶苈子重在泻肺痰水,兼泻大便,用于痰涎壅盛、喘咳不得平卧、二便不利之实证,利水消肿力较强,用于悬饮、胸胁积液、大腹水肿等证。

第10题:

写出桂枝与肉桂功效、应用的相同和不同点。


正确答案:相同点:温经通脉、散寒止痛:胸痹、痛经、风寒湿痹
不同点:
桂枝:长散表寒:表寒证。助阳化气:痰饮、蓄水。
肉桂:长温里寒:里寒证,腹痛、寒疝、阴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肾阳不足、虚阳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