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浙江人,1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38.

题目

患者,男,35岁,浙江人,1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L,嗜酸性粒细胞40%,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伤寒
  • B、副伤寒
  • C、阿米巴肝脓肿
  • D、急性血吸虫病
  • E、粟粒性结核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老年病人平日体弱多病,近日由于天气变化,着凉而患感冒,体温38℃,对其发热护理,尽量不采用( )

A.头部置冰袋

B.温水擦浴

C.酒精擦身

D.鼓励饮水

E.大量口服退热药


正确答案:E
解析:大量口服退热药容易导致大量出汗,降温过快易发生虚脱。

第2题:

35岁男性,浙江人,1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脾轻压痛。实验室血细胞15×109/L,嗜酸粒细胞0.40%,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副伤寒

C.阿米巴肝脓肿

D.急性血吸虫病

E.粟粒性结核


正确答案:D

第3题:

患者,男,22岁,近日来感觉身体极度不适,伴发热,遂入院治疗。入院当日体温最高时达39.4℃,最低时为37.6℃。

此种发热的热型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正确答案:B
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1℃,但最低体温都超过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

第4题:

男性,35岁。浙江人,一月前因捕鱼着凉,今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9/L,嗜酸性粒细胞40%。

该病原体虫中间宿主是

A、川卷螺
B、豆螺
C、钉螺
D、沼螺
E、扁卷螺

答案:C
解析:
日本血吸虫病史日本血吸虫计生在人体门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人是终宿主,钉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只有存在钉螺感染的地区才能构成血吸虫病流行。所有答案是C,其他不是日本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

第5题:

男性,35岁,湖南人,-月前因捕鱼受寒,近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白细胞l5×109/L,嗜酸性粒细胞40%,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副伤寒

B.伤寒

C.阿米巴肝脓肿

D.急性血吸虫病

E.粟粒性结核


正确答案:C

第6题:

男,35岁,浙江人。1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食欲减退。查体: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9/L,嗜酸性粒细胞0.40。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副伤寒

C.阿米巴肝脓肿

D.急性血吸虫病

E.粟粒性结核


正确答案:D
该中年男性患者是浙江人,位于血吸虫病好发地区,有捕鱼的疫水接触史,有发热、腹泻等急性血吸虫病的全身症状,有荨麻疹和肝、脾大等体征,化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均支持急性血吸虫病。

第7题:

男性,35岁,浙江人,1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38.5℃,腹泻。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9/L,嗜酸性粒细胞40%,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副伤寒

C、阿米巴肝脓肿

D、急性血吸虫病

E、阿米巴感染


参考答案:D

第8题:

男,25岁。反复腹痛、腹泻、便血10个月。近日加重伴发热,体温39度,1天前因腹痛肌注阿托品治疗6小时后腹胀明显。查体:70/50mmHg,心率120次/分。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肠套叠

B、肠穿孔

C、肠梗阻

D、肠出血

E、中毒性巨结肠


参考答案:E

第9题:

一医生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期间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8. 6°C,则三人的体温都是38. 6°C。 ( )


答案:错
解析:
体温计内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管子,由于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水银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所以在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甲的体温等于38. 6°C;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可能等于或小于38. 6°C。

第10题:

男性,35岁。浙江人,一月前因捕鱼着凉,今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9/L,嗜酸性粒细胞40%。

构成本病基本病变改变是

A、虫卵
B、成虫
C、毛蚴
D、尾蚴
E、童虫

答案:A
解析:
在血吸虫感染全过程中,在来自各发育阶段如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抗原刺激下,宿主发生一系列免疫应答并诱发相应的病理变化,尤其是虫卵抗原所引起的虫卵肉芽肿,构成了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将血吸虫视为一种免疫性疾病。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