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8岁,农民,于12月20日因畏寒、发热3天入院。入

题目

患者,男性,28岁,农民,于12月20日因畏寒、发热3天入院。入院医疗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查体:体温35.9℃,血压8/5.5kPa,脉搏128次/分,呼吸40次/分,皮肤黏膜湿冷,肢端发绀,全身散在多个出血点,球结膜充血、水肿,肾区叩击痛明显。此病人目前处于()

  • A、发热期
  • B、少尿期
  • C、低血压休克期
  • D、多尿期
  • E、恢复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12岁,因发热、头痛入院治疗,疑诊为乙型脑炎,需做脑脊液检查,请你施行腰椎穿刺术。


参考答案:(1)患者准备(2分)①穿刺前先测量血压。(1分)②模拟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考生对面一手挽住模拟人头部,另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1分)(2)选择穿刺点(1分)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在皮肤上作一标记,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3)常规消毒(1分)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cm。(4)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6分)①穿手术衣双手提起衣领两端,抖开全衣,两手臂同时伸入袖筒;提出腰带双手交叉向对侧后,让他人系结。(3分)②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其余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两手分别把反折部翻至手术衣袖口上。(3分)(5)穿刺方法(5分)①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做局部麻醉。(1分)②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考生口述: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防止脑脊液流出过快造成脑疝)。(2分)③口述并模拟操作测压与抽放液,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做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2分)(6)术后处理(1分)完成采集脑脊液后将针芯插入,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再次测血压,去枕平仰卧4~6h。(7)提问患者存在哪些情况时应禁忌穿刺?(2分)答: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禁忌穿刺。

第2题:

患者,男性,21岁,因畏寒、发热、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乏力就诊。医生给予相关检查后以甲型病毒性肝炎收入院治疗。

对该患者宜采用的隔离方法是

A、不需隔离,注意手卫生
B、血液与体液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昆虫媒介传染隔离
E、消化道隔离

答案:E
解析:
甲型肝炎患者采取消化道隔离。

第3题:

男性患者,35岁,农民,因畏寒、发热、全身酸痛6天,尿黄2天于7月28日入院,体温39oC,巩膜黄染,球结膜充血,ALTl80IU/L,TBIL58#mol/L,尿蛋白(++),RBC4~5/HP,WBCl0~12/HP,确诊本病人的诊断依据是( )

A.肝炎病毒指标检测

B.出血热病毒抗体检测

C.肾功能检查

D.钩端螺旋体血清凝集试验

E.肥达、外斐反应


正确答案:D
D;钩体病合并肾损害十分常见,该患者黄疸伴肝功能轻度异常,应首先考虑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第4题:

患者,男性,30岁,农民,因寒战发热3天入院,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皮肤有出血点。入院第1天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咯血,全胸片示:两肺广泛片状阴影。针对肺大出血的首选药物为()

  • A、止血药
  • B、肝素
  • C、可待因
  • D、毛花苷丙
  • E、氢化可的松

正确答案:E

第5题:

患者,男性,30岁,因畏寒、发热、厌油、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乏力就诊。诊断为甲型肝炎,收入院治疗。

应采用哪种隔离
A.血液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昆虫隔离
E.保护性隔离

答案:B
解析:
1.不同病种病人书报不可借阅,以防交叉感染。
2.甲型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因此需采用消化道隔离方法。

第6题:

患儿,男性,6岁,因急性胃肠炎伴脱水于急诊输液治疗,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应考虑为

A.发热反应

B.右心衰竭

C.过敏反应

D.急性肺水肿

E.空气栓塞


正确答案:A
发热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轻症患者体温在38℃左右,可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严重患者寒战后,体温可高达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结合题中患儿的表现可判断该患儿出现了发热反应。

第7题:

患者,男性,35岁,因畏寒、发热、厌油、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乏力就诊。诊断为甲型肝炎,收入院治疗,下列隔离措施不妥的是

A:不同病种患者应分室居住
B:护理患者时须穿隔离衣
C:不同病种患者书报可借阅
D:室内保持无蝇、无蟑螂
E:不同病种患者的食品不可交换

答案:C
解析:
同室居住的不同病种的传染病患者,不宜相互借阅书报、交换物品,以防交叉感染。

第8题:

老年男性患者,因不明原因的发热入院,应优先选择

A、尿培养

B、痰培养

C、血培养

D、脑脊液培养

E、骨髓培养


参考答案:C

第9题:

患者,男性,24岁,因畏寒、发热、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乏力就诊。以甲型肝炎收入院治疗。

对该患者宜采用的隔离方法是
A.血液与体液隔离
B.不需隔离,注意手卫生
C.呼吸道隔离
D.昆虫媒介传染隔离
E.消化道隔离

答案:E
解析:

第10题:

男性,26岁,农民,5天来发热、畏寒,1天来头痛、呕吐2次,于8月15入院,T39.6C,球结膜充血,颈有抵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腓肠肌有压痛,尿蛋白(++)。治疗应首选的药为()。

  • A、四环素
  • B、链霉素
  • C、复方新诺明
  • D、氯霉素
  • E、青霉素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