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跳舞时,既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合拍,又能与同伴保持一致,还能

题目

玲玲跳舞时,既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合拍,又能与同伴保持一致,还能配上适当的表情,这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 B、注意的广度
  • C、注意的范围
  • D、注意的稳定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幼儿的音乐欣赏一般与幼儿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幼儿通常是运用()的经验来理解音乐,

A、同伴

B、父母

C、教师

D、自己


参考答案:D

第2题:

()是幼儿是对音乐欣赏进行交流的基础。

A、言语表达

B、动作

C、倾听

D、跳舞


参考答案:A

第3题:

学校举办歌舞晚会,共有80人参加了表演。其中唱歌的有70人,跳舞的有30人,既唱歌又跳舞的有多少人?


答案:解:4.8×10÷(12-10)=24(吨)答: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24吨。

第4题:

波利尼是一位既弹琴又指挥的“双料音乐家”。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时值”是指每一舞步的时间正好与( )合拍。

A.舞步
B.音乐
C.以上都是

答案:B
解析:

第6题:

()是对儿童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开展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

A、唱歌

B、跳舞

C、动作

D、倾听


正确答案:D

第7题:

幼儿园中班儿童在音乐发展上能够记住(),多数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注意到速度变化。基本做到动作与音乐合拍。

A.节奏
B.歌词
C.旋律
D.休止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第8题:

幼儿随着音乐合拍并有感觉地进行动作变换时,说明他们对此曲的( )已经形成。

A、乐句感

B、节奏感

C、肌肉感

D、音乐理解

E、音乐表达


参考答案:ABCE

第9题:

教师在带领幼儿复习《拍拍踏踏》时,让小班幼儿按歌词内容合拍地做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表演时要求动作合拍、协调。这是用的()方法复习。

  • A、边唱边表演
  • B、变换演唱形式
  • C、为歌曲伴奏
  • D、用玩教具辅助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升降动作是指跳舞时身体的上升与下降。升降动作是在膝、踝、趾关节的屈和()动作的转换中完成的。

  • A、绕环
  • B、伸
  • C、屈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