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02规定,在确定基础内力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

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C、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

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但荷载分项系数均取为1.0


参考答案:C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02规定,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面积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

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C、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

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但荷载分项系数均取为1.0


参考答案:B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下列哪些选项的设计计算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A )计算地基变形
(B)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
(C)验算基础裂缝宽度
(D)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


答案:B,D
解析:


计算地基变形时,以下荷载组合的取法哪个选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的规定?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分项系数为1.2
(B)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D)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关于荷载的规定,进行下列计算或验算时,哪些选项所采用的荷载组合类型相同?(  )

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
B、计算地基变形
C、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
D、计算滑坡推力

答案:A,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②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③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④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用的标准组合。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习题集及答案解析1.某正方形承台下设4根预制方桩,桩的边长为250mm,中心距为1000mm,均匀布桩,承台最小边长不宜小于( )m。A.1.50B.1.55C.1.60D.1.65【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4.2.1条第1款规定,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因此承台最小边长不宜小于100025021501550mm1.55m。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关于荷载的规定,下列选项中( )是正确的。2007年真题A.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B.计算地基稳定性时的荷载组合与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但所用的分项系数不同C.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验算桩身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不同D.计算滑坡推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计算支挡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且分项系数也一样【答案】:A|B|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地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3.下列关于建筑基桩检测的要求,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采用压重平台提供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反力时,压重施加于地基土上的压应力应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B.单孔钻芯检测发现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时,宜在同一基桩增加钻孔验证C.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即可进行钻芯法检测D.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2.0倍【答案】:B【解析】:A项,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第4.2.2条第5款规定,采用压重平台提供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反力时,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且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B项,根据第3.4.4条规定,单孔钻芯检测发现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时,宜在同一基桩增加钻孔验证,并根据前、后钻芯结果对受检桩重新评价;C项,根据第3.2.5条第2款规定,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应达到28d,或受检桩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D项,根据第4.1.3条规定,工程桩验收检测时,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4.为提高桩基水平承载力,下列哪些选项的措施是有效的?( )2011年真题A.约束桩顶的自由度B.将方桩改变成矩形桩,短轴平行于受力方向C.增大桩径D.加固上部桩间土体【答案】:A|C|D【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7.2条规定,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和位移的因素包括桩身截面抗弯刚度、材料强度、桩侧土质条件、桩的入土深度、桩顶约束条件。A项,约束桩顶自由度可以改变桩顶约束条件;B项,将方桩改变成矩形桩,短轴平行于受力方向会降低桩基水平承载力;C项,增大桩径可以增大截面的惯性矩,从而增大截面的抗弯刚度;D项,加固上部桩间土体可以改变桩侧土质条件。5.对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的划分除考虑对建筑抗震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及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 )。A.场地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B.场地岩土层的厚度C.水文地质条件D.岩土层中地应力的分布及应力场特征【答案】:C【解析】: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的划分应考虑对建筑抗震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水文地质条件、及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6.某大直径桩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在桩身共钻有两孔,在某深度发现有缺陷现象,桩基检测人员在两个钻孔相同深度各采取了3块混凝土芯样试件,得到该深度处的两个抗压强度代表值,则该桩在该深度的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由下列哪种方法确定?( )A.取两个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最小值B.取两个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平均值C.取所有6个试件抗压强度中的最小值D.取两组抗压强度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第7.6.1条第2款规定,同一受检桩同一深度部位有两组或两组以上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检测值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桩该深度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检测值。7.特殊条件下的桩基一般包括( )。A.住宅楼下的桩基B.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C.岩溶地区桩基D.地震条件下的桩基【答案】:B|C|D【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3.4节规定,特殊条件下的桩基包括软土地基的桩基、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桩基、季节性冻土和膨胀土地基中的桩基、岩溶地区的桩基、坡地岸边上的桩基、抗震设防区的桩基、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抗拔桩基。8.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当按弹性地基梁计算基础的内力、变形时,可采用的计算分析方法有哪些?( )A.等值梁B.有限差分法C.有限单元法D.倒梁法【答案】:B|C|D【解析】:BCD三项,根据基础工程(周景星等编,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08113页。柱下条形基础的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形成相应的三种类型的方法,分别为:不考虑共同作用分析法:常见方法有静定分析法(静定梁法)、倒梁法(用连续梁求解内力的方法)、倒楼盖法。考虑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梁法:主要由半无限弹性体法(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和基床系数法(温克尔地基模型),后者较为典型和应用广泛,具体解法有解析法、数值法等,有限单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属于数值法中的两种。考虑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目前还未成熟,使用较为有限。A项,等值梁法是用来分析支护结构的入土深度和最大弯矩的方法,和题中计算变形和内力无关。9.在工程中,CFG桩复合地基的褥垫层厚度一般取为( )cm。A.510B.1530C.3050D.50100【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7.2条第2款规定,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时,桩径:长螺旋钻中心压灌、干成孔和振动沉管成桩宜为350600mm;泥浆护壁钻孔成桩宜为6008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宜为300600mm。根据第4款规定,桩顶和基础之间应设置褥垫层,褥垫层厚度宜为桩径的40%60%。褥垫材料宜采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和碎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即CFG桩复合地基的褥垫层厚度一般取1530cm。10.下列几种浅基础类型,哪种最适宜用刚性基础假定?( )2012年真题A.独立基础B.条形基础C.筏形基础D.箱形基础【答案】:A【解析】:刚性基础是指基础底部扩展部分不超过基础材料刚性角的天然地基基础。它包括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刚性基础抗压性较好,而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差,基本不发生挠曲变形,基础面积越小越符合刚性基础的假定。A项,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基础。独立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多为无筋扩展基础,用于地基承载力较高的独立柱下面,主要承受竖向受压荷载,计算时适宜用刚性基础假定。B项,条形基础按构件的不同可分为墙下条形基础、柱下条形基础以及混凝土墙-柱下混合条形基础,条形基础不同于独立基础的地方在于独立基础是双向受力构件,需要验算受冲切承载力,而条形基础是单方向受力构件,抗弯刚度较大,需要验算受剪承载力。因此验算条形基础一般使用柔性基础假定。CD两项,当柱子或墙传来的荷载很大,地基土较软弱,用单独基础或条形基础都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时,往往需要把整个房屋底面(或地下室部分)做成一片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房屋的基础,称为筏形基础。为了增加基础板的刚度,以减小不均匀沉降,高层建筑往往把地下室的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内隔墙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刚度很强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称为箱形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都具有较大的抗弯刚度,同时斜截面受剪与受冲切承载力都较高,不适用刚性基础假定。箱筏基础一般采用柔性基础假定。11.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采用静压法沉桩时,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下列何值?( )2014年真题A.0.4%B.0.6%C.0.8%D.1.0%【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4.1.6条规定,预制桩的桩身配筋应按吊运、打桩及桩在使用中的受力等条件计算确定。采用锤击法沉桩时,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8%。静压法沉桩时,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4mm,打入桩桩顶以下(45)d长度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并设置钢筋网片。12.下列选项哪些内容包括在港口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作中?( )2009年真题A.天然和人工边坡的稳定性评价B.软弱土层的分布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C.微地貌单元D.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答案】:C|D【解析】:A项,天然和人工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是定量计算,需要提供边坡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而这些参数在港口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阶段无法获得;B项,根据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第12.0.7.2条规定,地层的调查与测绘宜包括下列内容:前第四纪地层的形成时代、层序、接触关系、岩性、软夹层、泥化层和易溶易崩解易风化岩的分布和性状;第四纪地层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土质、冻结深度、新近沉积土、胶结层、火山岩和特殊土的分布与性质。地层的调查与测绘不包括软弱土层的分布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C项,根据第12.0.7.1条规定,地貌的调查与测绘宜包括:划分微地貌单元,查明地貌形态与第四系堆积类型、地质构造、岩土性质、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D项,根据第12.0.7.6条规定,地下水的调查与测绘内容应包括地下水的露头位置、含水层类型、性质、地下水位与地表水位的动态变化和补排关系,对岸坡与边坡稳定的影响和不良地质作用的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下列( )结果是不正确的。
A.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时,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B.计算基础截面和配筋时,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D.计算边坡稳定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 4条,计算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及配筋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不正确的是( )。

A.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B.计算基础截面和配筋时,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D.计算边坡稳定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答案:B
解析: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0.4条,计算基础截面及配筋时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因此B不正确,其他三项均符合要求。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釆用下列哪种组合?
(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C)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分项系数均为1.0


答案:A
解析: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下列()结果是不正确的。
A .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时,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B .计算基础截面和配筋时,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D.计算边坡稳定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下列荷载效应取值方法中正确的有( )。
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荷载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B.计算地基变形: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计算地基稳定:荷载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其分项系数均为1.0
D.确定基础高度和配筋: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 0.4条,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地基变形时, 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麥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确定基础高度和配筋时,荷载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更多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关于作用效应的取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计算滑坡稳定性时的作用效应与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所用的作用效应一样,但所用的分项系数不同B、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底面积时所用的作用效应是一样的C、计算滑坡推力时所用的作用效应与计算支挡结构内力时所用的作用效应是一样的,但分项系数不同D、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所用的作用效应与验算桩身结构内力时所用的作用效应是不一样的正确答案:A,B,D

考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在计算地基或斜坡稳定性时,应采用下列选项中的( )荷载效应组合。 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C.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 0. 4条第3款,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下列(  )结果是不正确的。A 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时,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B 计算基础截面和配筋时,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C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D 计算边坡稳定时,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4款规定,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用的标准组合。

考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荷载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个是错误的?()A、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B、计算地基稳定性时的荷载组合与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但所用的分项系数不同C、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验算桩身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不同D、计算滑坡推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计算支挡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且分项系数也一样正确答案:D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下列荷载效应取值方法中正确的有(  )。A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荷载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B 计算地基变形: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C 计算地基稳定:荷载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其分项系数均为1.0D 确定基础高度和配筋: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1款规定,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第2款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第3款规定,计算地基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第4款规定,确定基础高度和配筋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考题 多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关于荷载的规定,进行下列计算或验算时,哪些选项所采用的荷载组合类型相同?(  )[2013年真题]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B计算地基变形C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D计算滑坡推力正确答案:A,B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②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③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④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用的标准组合。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荷载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个是错误的?()A 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B 计算地基稳定性时的荷载组合与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但所用的分项系数不同C 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验算桩身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不同D 计算滑坡推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计算支挡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且分项系数也一样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计算地基变形时,以下荷载组合的取法哪个选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  )[2010年真题]A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分项系数为1.2B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C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D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考题 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的规定中,下列()说法不正确。()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其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B、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承台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永久组合,抗力应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C、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性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D、基础设计时的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正确答案:B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采用(  )。[2007年真题]A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C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D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分项系数均为l.0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1款规定,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