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全国而言,全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脆弱区。作为海水域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物栖息地之一的()已经消

题目
单选题
就全国而言,全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脆弱区。作为海水域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物栖息地之一的()已经消失。
A

红树林

B

海草床

C

珊瑚礁

D

湿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的量。(3分)
(2)影响因素:
①环境条件(太阳辐射、CO2、温度、土壤及水分);(3分)
②生物群落的自身因素(群落的发育阶段、结构、物种组成);(3分)
③人为因素(投入、管理、技术进步等)。(3分)
(3)提高途径:
①增加人工辅助能的投入(如灌溉、施肥、地膜、机械);(4分)
②优化群落结构(如间种、套种),调节密度,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如遗传改良)。(4分)

第2题:

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到( )年,在生态脆弱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和资源开发监管执法体系。
A 2010
B 2015
C 2020
D 2025


答案:C
解析:

第3题:

()指为保护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经济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以及有重大科学、文化和景观价值的海洋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系统和历史遗迹划定的海域.

A.海洋保护区

B.保留区

C.特殊利用区

D.海洋能利用区


参考答案:A

第4题:

我国的海洋航空遥感监测系统和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是()年建立的。

  • A、1970
  • B、1984
  • C、2002
  • D、2003

正确答案:B

第5题: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规划目标是()。

A: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新增治理面积达到30%以上
B: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新增治理面积达到40%以上
C: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30%以上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D: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40%以上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答案:D
解析: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中规划目标是,至2020年,在生态脆弱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和资源开发监管执法体系;生态脆弱区4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退化生态系统基本得到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区域可更新资源不断增值,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高;生态产业成为脆弱区的主导产业,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有序、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结构基本合理,系统服务功能呈现持续、稳定态势;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各个层面,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明显增强,人与自然基本和谐。

第6题: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规划总体目标包括()。

A: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4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B: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3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C: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3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D: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4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答案:D
解析:
依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规划目标中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4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阶段目标是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100%,新增治理面积达到30%以上。

第7题: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规划目标是( )。
A 到2015年, 生态脆弱区新增治理面积达到30% 以上
B 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新增治理面积达到40% 以上
C 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30%以上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D 到2020年, 生态脆弱区40%以上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答案:D
解析:

第8题:

2004年,全国近岸海域共监测246个站位,I、II类海水比例占()。

A.19%

B.29%

C.39%

D.49%


答案:D

第9题:

依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退化生态系统基本得到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A30%

B40%

C60%

D80%


B

第10题:

试述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制度?


正确答案:①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包括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珍惜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②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包括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娱乐区,与人类食用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③一般工业用水,海滨风景旅游
④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