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  )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

题目
单选题
1953年,(  )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
A

美国的洛伦兹

B

美国的朱兰

C

日本的石川馨

D

美国的奥斯本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因果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因果图显示试验中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

B.因果图显示可能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C.因果图也称作石川图

D.因果图显示变量间相互作用的程度

E.因果图可以分析数据的分布形状


正确答案:BC
解析: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所以因果图又称石川图(IshikawaChart)。它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因果图主要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

第2题:

两图一表分别是()

A.排列图、因果图、对策表

B.排列图、因果图、决策表

C.排列图、后果图、对策表

D.顺序图、因果图、对策表


正确答案:A

第3题:

1953年,( )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

A.美国的洛伦兹

B.美国的朱兰

C.日本的石川馨

D.美国的奥斯本


正确答案:C
解析: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所以因果图又称石川图。

第4题:

以下关于因果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7年真题]
A.因果图显示试验中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
B.因果图显示可能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C.因果图也称作石川图
D.因果图显示变量间相互作用的程度
E.因果图可以分析数据的分布形状


答案:B,C
解析:
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所以因果图又称石川图(Ishikawa Chart)。它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因果图主要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

第5题:

掌握产品质量状况及其动态的数理统计方法最常用的有()。

A、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直方图

B、直方图、控制图、工序能力调查

C、排列图、因果分析图、控制图

D、相关图、因果分析图、工序能力调查


参考答案: B

第6题:

因果分析图的正确步骤是()

A、思考→目标确定→构建因果图→确认

B、确认→目标确定→建构因果图→思考

C、思考→确认→目标确定→构建因果图

D、确认→思考→目标确定→构建因果图


参考答案:B

第7题:

两图一表的联合应用时先后顺序依次是()

A.因果图→排列图→对策表

B.对策表→排列图→因果图

C.排列图→对策表→因果图

D.排列图→因果图→对策表


正确答案:D

第8题:

因果图是( )第一次提出的。

A.石川馨

B.谷津进

C.戴明

D.朱兰


正确答案:A
解析: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所以因果图又称石川图。因果图主要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

第9题:

因果图的绘制可以运用________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正确答案:D
因果图的绘制可以运用逻辑推理法、发散整理法绘制因果图。

第10题:

因果图又称石川图、鱼刺图等,其适用场合为()

  • A、表达因果关系
  • B、进行多维思考
  • C、归纳整理思路
  • D、分析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A,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