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通风,其空气流量能使易燃物质很快稀释到爆炸下限值的()以下时,可定为通风良好。

题目
单选题
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通风,其空气流量能使易燃物质很快稀释到爆炸下限值的()以下时,可定为通风良好。
A

50%

B

40%

C

30%

D

25%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建筑通风空调系统检查中,不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B.对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循环使用
C.厂房内用于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包覆不燃材料后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D.对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房间,选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答案:C
解析:
教材P94
严禁厂房内用于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第2题:

下列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以及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划分为0区时,其危险程度低于1区

B.有效通风可以使高一级的危险环境降为低一级的危险环境

C.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30%以下

D.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可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扩散,缩小爆炸危险范围

E.当厂房内空间大,释放源释放的易燃物质量少时,可按厂房内部分空间划定爆炸危险的区域范围

答案:B,D,E
解析:
对于选项A,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2区。根据上述定义可知,0区最危险,2区最安全,所以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C,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25%以下,而非30%,所以选项C错误;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均是正确的。

第3题:

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值的10%时,可划分为非爆炸危险区域。()


本题答案:对

第4题:

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以及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划分为0区时,其危险程度低于1区
B.有效通风的可以使高一级的危险环境降为低一级的危险环境
C.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40%以下
D.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可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扩散,缩小爆炸危险范围
E.当厂房内空间大,释放源释放的易燃物质量少时,可按厂房内部分空间划定爆炸危险的区域范围

答案:B,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气防火防爆技术。0区最危险,2区最安全。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1/4以下。

第5题:

(2018)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时,应综合考虑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先按释放源级别划分区域,再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划分。关于爆炸危险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35%以下为通风良好
B.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75%以下为通风不良
C.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2区
D.存在连续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2区

答案:C
解析:
良好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25%以下;
(1)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
(2)如通风良好,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如通风不良,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3)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第6题:

对爆炸危险场所通风、空调系统检查中,不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A.对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的甲、乙类厂房及丙类厂房,空调系统采取不循环使用的方式
B.对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循环使用
C.厂房内用于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包覆不燃材料后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D.对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房间,选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答案:C
解析:
爆炸危险场所的通风、空调系统的检查内容包括:(1)空调系统的选择: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2)管道的敷设:厂房内用于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甲、乙、丙类厂房内的送、排风管道宜分层设置。(3)通风设备的选择:对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选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当送风机布置在单独分隔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时,可采用普通型的通风设备。燃气锅炉房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且事故排风量满足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4)除尘器、过滤器的设置:对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5)接地装置的设置: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及燃油或燃气锅炉房的机械通风设施,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第7题:

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以下。

A.12%
B.18%
C.22%
D.25%

答案:D
解析:
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25%以下。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风降低爆炸性危险区域等级。

第8题:

对建筑通风空调系统检査中,不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对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的甲、乙类厂房及丙类厂房,空气调节系统采取不循环使用的方式
B.对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循环使用
C.厂房内用于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包覆不燃材料后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D.对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房间,选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答案:C
解析:
厂房内用于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第9题:

下列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以及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划分为0区时其危险程度低于1区
B.有效通风的可以使高一级的危险环境降为低一级的危险环境
C.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30%以下
D.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可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扩散,缩小爆炸危险范围
E.当厂房内空间大释放源释放的易燃物质量少时可按厂房内部分空间划定爆炸危险的区域范围

答案:B,D,E
解析:
本题目主要考查爆炸性气体场所危险区域的相关知识点。对于A选项,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根据上述定义可知,0区最危险,2区最安全,所以A选项错误。对于选项C,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25%以下,而非30%,所以C选项错误。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第10题:

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通风,其空气流量能使易燃物质很快稀释到爆炸下限值()以 下时,可定为通风良好。

A.10%B 15%; C. 20%; D. 25%。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