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把能力外化给机器时,其前提是()。

题目
单选题
当人把能力外化给机器时,其前提是()。
A

机器可以控制

B

人是机器的管理者

C

机器能力比人更强

D

人的能力比机器更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制造费用中的电力费用与机器人工密切相关,机器设备的正常生产能力为 1000万小时,此时也为最大生产能力。当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为70%时,电力费用总额为 1200万元,每月的固定电力费用500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单位机器工时的变动电力费用为1元/小时

B.当生产能力为90%时,电力费用总额为1400万元

C.如果需要机器工时1100小时,则电力费用总额为1600万元

D.当生产能力为50%时,单位机器工时承担的电力费用2元/小时


正确答案:ABD
解析:当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为70%时,机器设备的工时=1000×70%=700万小时,变动电力费用总额=1200-500=700(万元),则单位机器工时的变动电力费用为700/700 =1(元/小时),所以选项A正确;当生产能力为90%时,电力费用总额=1×1000×90% +500=1400(万元),所以选项B正确;由于最大生产能力是1000小时,因此如果需要机器工时超过1000小时,还需要增加设备,此时各个数据就会发生变化,不再适用该模型,所以选项C不正确;则当生产能力为50%时,单位机器工时承担的电力费用=1+500/ 500=2(元/小时),所以选项D正确。

第2题:

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是机器人?

A.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器

B.一种人型的能用几种语言问好的机器

C.一种会参加足球赛踢球的机器

D.一种外观像人的机器


正确答案:C

第3题:

选择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时主要考虑其精度重复性及()

A、稳定性

B、可靠性

C、抗干扰能力

D、价格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当只有一侧履带陷入泥中时,用铲斗抬起(),然后垫上木板或圆木,把机器驶出。


正确答案:履带

第5题:

?以下不属于机器人的建造特征的是()。

A.一体化
B.体内化
C.体外化
D.虚拟/物质化的数字孪生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机器人建造特征。人机共生下的全新工作模式可以被归结为如下三个特征:一体化、体外化和虚拟/物质化的数字孪生。

第6题:

机器人按其能力大小,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______。

A.高级智能机器人

B.高级机器人

C.初级机器人

D.超高级机器人


参考答案:ABC

第7题:

当生产线上某一台机器被迫停车时,为了避免堵塞,所有给该机器供矿料的其他机器也必须(),但它以后的机器可以继续工作。


正确答案:停止运转

第8题:

()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A、编程机器人

B、智能机器人

C、感官机器人

D、专用机器人


参考答案:B

第9题:

机器是人类躯体的外化,机器智能是人类大脑的外化。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当驱动器打开时,可对机器人进行保养和修理。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