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5岁,3周前因急性重型胰腺炎入院,一直进行肠外营养,采用的是右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途径。1d前,患者出现寒战、发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35岁,3周前因急性重型胰腺炎入院,一直进行肠外营养,采用的是右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途径。1d前,患者出现寒战、发热,最高38.5℃,医生考虑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可能。下列防治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严格无菌操作

B

导管和皮肤的规范护理

C

正确使用导管

D

酌情预防使用抗生素

E

最好选用下腔静脉途径,有利于减少感染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肠外营养常选用( )

A.无名静脉

B.肘正中静脉

C.头静脉

D.贵要静脉

E.锁骨下静脉


正确答案:E

第2题:

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肠外营养常选用哪条静脉?


答:锁骨下静脉

第3题:

女,60岁,因溃疡性结肠炎住院。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胃肠外营养,置管后半小时患者感胸闷,呼吸困难,首先应考虑的是

A、局麻药过敏

B、锁骨下静脉破裂出血

C、营养液输入纵隔内

D、空气栓塞

E、损伤性气胸


参考答案:E

第4题:

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一般采用的置管途径是A.股静脉B.大隐静脉C.贵要静脉S

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一般采用的置管途径是

A.股静脉

B.大隐静脉

C.贵要静脉

D.锁骨下静脉

E.小隐静脉


正确答案:D

第5题:

患者女,23岁,因车祸急诊入院。患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脉搏130次/min,呼吸35次/min,血压110/70mmHg。查体发现患者左下肢骨折,骨盆骨折,严重颅脑损伤。CT检查闭合性脑挫伤。患者1周内最合理的营养方式是A、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B、经锁骨下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C、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D、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E、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

10d后,患者病情稳定,但体重下降10kg,此时最常用的营养途径是A、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B、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C、恢复口服饮食

D、经过PEG给予肠内营养

E、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

此营养途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鼻窦炎

B、误吸

C、淤胆

D、感染

E、肠瘘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B

第6题:

肠外营养的输注途径选择原则是:需2周以上的患者用中心静脉置管,短期或部分肠外营养需要者采用周围静脉途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患者女,35岁,3周前因急性重型胰腺炎入院,一直进行肠外营养,采用的是右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途径。1d前,患者出现寒战、发热,最高38.5℃,医生考虑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可能。下面不支持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诊断的是A、较长时间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B、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C、机体其他部位无明显感染迹象

D、血培养阳性,为大肠埃希菌

E、血培养和导管培养得到相同的微生物生长

下列防治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严格无菌操作

B、导管和皮肤的规范护理

C、正确使用导管

D、酌情预防使用抗生素

E、最好选用下腔静脉途径,有利于减少感染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E

第8题:

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一般采用的置管途径是

A.股静脉

B.大隐静脉

C.上腔静脉

D.锁骨下静脉

E.小隐静脉


正确答案:D
解析:不超过2周的肠外营养,可采用周围静脉补给营养:3%.~5%.氨基酸和10%.葡萄糖或氨基酸、10%.葡萄糖和lO%.~20%.脂肪乳剂。长期的肠外营养及高渗性营养液(20%.~35%.葡萄糖)应采用中心静脉插管,24小时连续滴注。导管可经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等途径放置到上腔静脉。

第9题:

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一般采用的置管途径是

A.股静脉

B.大隐静脉

C.贵要静脉

D.锁骨下静脉

E.小隐静脉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36岁。胰腺炎进行肠外营养已3周,今日出现高热、寒战。

该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A:肠源性感染
B:导管败血症
C:血栓性静脉炎
D:导管堵塞
E:肝胆系统损害

答案:B
解析:
出现导管败血症的第一征象是高热并且伴有寒战。营养液中严禁加入治疗用药,以防引起药物化学反应,降低疗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