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题目
问答题
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儒道互补:①源头上的互补性;②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共同需要;③儒道互补成 为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④儒道互补构成中国哲学的主干;⑤价值取向上的互补; ⑥哲学内在结构上的互补。
2、诠释人生。中国哲学具有浓厚的人学特质,缺乏西方哲学所具有的纯宇宙论与认 识论特质。
3、自觉认知。中国哲学依重非逻辑化的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方式,而不是以观念为 基础的逻辑化理性思维。
4、整体互动。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性思维。中国哲学发展早期,以宇宙统一性为认 知主题。
5、持中和谐。重和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贯传统。
6、偏重践履。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对于人们沟通中西学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2题: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

  • A、保护农业生产
  • B、保护小农经济
  • C、巩固封建统治
  • D、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正确答案:C

第3题:

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自然经济结构是中国古代伦理法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原因,也是()的原因

A.重要

B.根本

C.基本

D.次要


参考答案:B

第4题:

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4.封闭性和落后性,
5.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6.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7.土地买卖频繁。

第5题: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A、自耕农小农经济
  • B、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经济
  • C、C、B都不是
  • D、D、B都是

正确答案:D

第7题: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正确答案:B

第8题:

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游牧经济特别是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简述中国古代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中国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国家,三多(山地多、高原多、丘陵多)、三少(平原少、耕地少、适宜种植地更少)
(2)地形地貌复杂,土壤条件恶劣,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地质灾害多。“恶田居什四,良田居什二”。
(3)气候差异大,变化频繁,极易形成灾害性天气。
(4)自然环境方面,植被分布差异很大,且覆盖面积比较小、比例少;水资源分布也严重不均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第10题:

分析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


正确答案: 1.形成原始农业→夏商周农业的初步发展→社会大分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小农经济模式形成
2.特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结构就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小块土地为核心,以种植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家庭饲养业,进行精耕细作的综合经济模式。
(1)综合性。
(2)小块土地经营的狭小、分散性。
(3)精耕细作的技术路线。
(4)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男耕女织,个体生产,缺乏协作。
(5)既能自给自足,又有一定的开放性。(小块土地的局限性;独立手工业者的需求;封建政府的赋税政策)
(6)规模小、脆弱性大,但再生性也很强。(薄弱的生产基础;贫乏的生产条件;地主阶级的剥削;土地兼并;商品货币经济的影响;天灾人祸;人口的压力)
(7)稳定性高,可塑性低。(自给自足的封闭整体抗拒任何外来的新鲜事物和内部的自我革新)
3.影响:a.积极影响
(1)适应了古代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
(2)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文明;
(3)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原料基础,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封建国家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4)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文明的绵延不绝;
它的综合型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它的早熟性促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5)对中华民族的性格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勤劳、勇敢、顽强、灵活多变、节俭、安土重迁、安分守己、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切情怀。
(6)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饮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消极影响:
(1)小农经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文明向现代化转化,使之始终处于简单再生产和手工阶段,没有产生机械化的动力;
(2)小农经济的顽固性使中国封建社会连续不断,不易瓦解;
(3)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导致中国古代社会动荡不安、起伏不定;
(4)小农经济的相对封闭性,排斥联合,难以形成商品化生产;
(5)小农经济的技术以经验、实用为主,限制了中国古代的技术路线向立体化的质的转化;
(6)对对外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没有强烈对外需求惧怕外来商品竞争威胁,有一定的排外心理。
(7)对中国人尤其是农民的的思维、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闭塞、保守、思想僵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