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纳税年度,甲国M公司来自甲国所得1000万美元,来自乙国分公司所得100万美元,来自丙国分公司所得100万美元。所得

题目
问答题
某一纳税年度,甲国M公司来自甲国所得1000万美元,来自乙国分公司所得100万美元,来自丙国分公司所得100万美元。所得税税率甲国为40%,乙国为50%,丙国为30%。用分国限额抵免法计算M公司国外所得税可抵免数额以及甲国政府可征所得税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L公司是甲国居民纳税人,2018年度所得100万元,其中来自甲国所得80万元,来自乙国所得20万元。甲国实行居民管辖权,所得税税率为30%,对境外所得实行扣除法:乙国实行地域管辖权,所得税税率为20%。L公司本年度在甲国应纳所得税( )万元。

A.4.0
B.20.0
C.26.0
D.28.8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扣除法是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取得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其居民将其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视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L公司在乙国已缴纳所得税=20×20%=4(万元)。L公司在甲国的应纳税所得额=100-4=96(万元)。L公司在甲国应纳所得税=96×30%=28.8(万元)。

第2题:

A公司为甲国居民纳税人,2015年度来自甲国的所得为50万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50万元。甲、乙的税率分别为20%和30%。A公司已在乙国缴纳税款,甲国对本国居民来自境外的所得实行的免除重复征税方法为扣除法,A公司2015年度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 )万元。(甲、乙两国均实行属人兼属地税收管辖权)

A.10
B.15
C.17
D.2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在乙国已纳税=50×30%=15(万元),采用扣除法,A公司在甲国的应纳税所得额=50+50-15=85(万元),应纳税额=85×20%=17(万元)。

第3题:

某跨国公司在某一纳税年度,来自本国所得100万元;该公司在甲、乙、丙三国各设一分公司,甲国分公司所得40万元,乙国和丙国分公司所得各30万元。各国税率分别是:本国40%,甲国30%、乙国40%、丙国50%,则乙国抵免限额是( )。

A.16

B.14

C.12

D.24


正确答案:C
计算分国抵免限额
乙国抵免限额=[(100+40+30+30)×40%]×30÷200=80×30÷200=12(万元)

第4题:

某跨国纳税人,总公司在甲国,甲国所得税率为25%,在乙国设一常设机构,乙国所得税率为50%,在某一纳税年度内,该公司从甲国获得收入2000万美元,来自乙国的收入1000万美元,总公司发生了200万美元的销货贷款利息费用,原应由分公司承担50%,实际由分公司承担100%的利息费用。计算该公司少纳税额并指出其避税方法。


正确答案:原来应该由甲国总公司和乙国的常设机构分别承担利息费用50%,即各100万美元,如果总公司承担100万美元利息,总公司利润减少100万元,所得税少缴100×25%=25(万美元),但乙国的常设机构比现在的200万美元少承担100万美元的利息,则该常设机构的利润比现在要多100万美元,乙国的所得税率为50%,则要多缴所得税100×50%=50(万美元),总公司与常设机构合起来要多缴50-25=25(万美元)的所得税。所以现在该公司把利息费用全部由税率较高的乙国常设机构承担,比原来的分别承担要少缴25万美元的所得税。另外总公司和常设机构属于同一法人实体(注意,母公司与子公司属于不同的法人公司),这里就是利用公司的组织形式避税。如果设在甲国和乙国的分别是母公司和子公司,两者是关联企业,则是通过转让定价方式避税。

第5题:

A公司为甲国居民纳税人,本年度来自甲国的所得50万元,来自乙国的所得50万元。甲、乙两国的税率分别为20%和30%。A公司已在乙国缴纳税款,甲国对本国居民来自境外的所得实行扣除法,A公司本年度所得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 )万元。

A.10
B.15
C.17
D.2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在乙国已纳税额=50×30%=15(万元)。扣除法下,在国外已纳税额视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A公司应纳税所得额=50+50-15=85(万元)。应纳税额=85×20%=17(万元)。

第6题:

A公司为甲国居民纳税人,本年度来自甲国的所得为50万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50万元。甲、乙的税率分别为20%和30%。A公司已在乙国缴纳税款,甲国对本国居民来自境外的所得实行的免除重复征税方法为扣除法,A公司本年度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 )万元。

A.10
B.15
C.17
D.2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在乙国已纳税额=50×30%=15(万元)。在扣除法下,在国外已纳所得税视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A公司应纳税所得额=50+50-15=85(万元),应纳税额=85×20%=17(万元)。

第7题:

A公司为甲国居民纳税人,2012年度来自甲国的所得为50万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50万元。甲、乙两国的税率分别为20%和30%。A公司已在乙国缴纳税款,甲国对本国居民来自境外的所得实行的免除重复征税方法为扣除法,A公司2012年度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万元。

A:10
B:15
C:17
D:20

答案:C
解析:
扣除法即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取得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居民将其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视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本题中,A公司在乙国缴纳所得税税额=50*30%=15(万元);其在甲国应纳税所得额=50+50-15=85(万元);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税额=85*20%=17(万元)。

第8题:

L公司是甲国居民纳税人,2018年度的所得为150万元,其中来自甲国所得90万元,来自乙国所得60万元。甲国实行居民管辖权,所得税税率为25%,对境外所得实行扣除法:乙国实行地域管辖权,所得税税率为20%。L公司2018年度在甲国应纳所得税税额为( )万元。

A.12.0
B.22.5
C.26.0
D.34.5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扣除法是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取得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其居民将其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视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L公司在乙国已纳所得税=60×20%=12(万元)。L公司在甲国的应纳税所得额=150-12=138(万元)。L公司在甲国应纳所得税=138×25%=34.5(万元)。

第9题:

中国居民A公司在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A公司核算的2018年度境内外所得情况如下:
(1)境内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万元。
(2)在甲国设有一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的分公司,2018年度,该分公司实现所得200万元,分公司适用20%税率,但因处在甲国税收减半优惠期而向甲国政府实际缴纳所得税20万元,当年分公司所得未分回我国。
(3)在乙国设有一全资子公司,2018年度从该子公司分回税后所得323万元,乙国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乙国预提所得税的税率为5%。
(其他相关资料:甲国、乙国和我国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规定一致;我国与甲国和乙国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中有饶让条款;A公司选择分国不分项抵免方法)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回答问题。
(1)甲国分支机构所得未汇入我国,是否计入A公司201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总额,说明理由。
(2)说明分公司在甲国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是属于A公司直接负担的所得税还是间接负担的所得税。
(3)计算A公司来自甲国分公司所得的抵免限额。
(4)计算A公司来自乙国子公司所得的抵免限额。
(5)假定没有影响税额计算的其他因素,计算A公司当年在我国实际缴纳的所得税。


答案:
解析:
(1)甲国分公司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应计入A公司201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总额。分支机构不具备利润分配的职能,不论利润是否汇入我国,都应并入A公司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2)分公司在甲国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属于A公司直接负担的所得税。
(3)来自甲国分公司的抵免限额=200×25%=50(万元)。
(4)乙国税后所得还原成税前所得:
323÷(1-5%)÷(1-15%)=400(万元)
抵免限额=400×25%=100(万元)。
(5)甲国境外优惠饶让视同纳税=200×20%=40(万元)
在乙国实际缴纳税款=400-323=77(万元)
甲国视同已纳税额40万元小于50万元的抵免限额。
乙国实际已纳税额77万元小于100万元的抵免限额。
A公司当年境内境外所得在我国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2000+200+400)×25%-40-77=650-40-77=533(万元)。

第10题:

甲国A公司在某纳税年度内来自本国的应税所得为100万元,来自乙国的应税所得为100万元,设甲乙两国税率分别为20%和10%,如甲国实行全额抵免制,A公司向甲国应纳所得税额是多少?

  • A、20万
  • B、40万
  • C、10万
  • D、30万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