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数据结构与算法里,O(n)是以下哪种算法的复杂度()。A顺序查找B顺序表删除元素C顺序表插入元素D单链表查找第i个元素

题目
多选题
数据结构与算法里,O(n)是以下哪种算法的复杂度()。
A

顺序查找

B

顺序表删除元素

C

顺序表插入元素

D

单链表查找第i个元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顺序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顺序表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删除运算的效率高

B.顺序表属于静态结构

C.顺序表中的所有元素可以连续存放,也可以不连续存放

D.在有n个元素的顺序表中查找逻辑序号为i的元素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


参考答案:B

第2题:

设线性表中有2n个元素,算法( ),在单链表上实现要比在顺序表上实现效率更高。

A.删除所有值为x的元素

B.在最后一个匀速的后面插入一个新元素

C.顺序输出前k个元素

D.交换第i个元素和第2n-i-1个元素的值(i=0,1,…,n-1)


正确答案:A

第3题:

● 对具有n个元素的顺序表(采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进行 (40) 操作,其耗时与n的大小无关。

(40)A.在第i(1≤i≤n)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新元素

B.删除第i(1≤i≤n)个元素

C.对顺序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D.访问第i(1≤i≤n)个元素的前驱和后继


试题(40)分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线性表的逻辑关系特点是元素依序排列。当采用顺序存储方式时(一维数组存储),可以随机访问其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表中插入元素和删除元素都要移动其他元素,所需移动的元素个数大约为n/2,而排序所需时间更是与表中元素个数n相关。

参考答案(40)D

第4题:

若某线性表长度为n且采用顺序存储方式,则运算速度最快的操作是(37)。

A.查找与给定值相匹配的元素的位置
B.查找并返回第i个元素的值(1≤i≤n)
C. 删除第i个元素(1≤i≤n)
D.在第i个元素(1≤i≤n)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线性表(a1,a2,…,an)采用顺序存储时占用一段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元素之间没有空闲单元,如下图所示。在这种存储方式下,插入和删除元素都需要移动一部分元素,这是比较耗时的操作。按照序号来查找元素,实际上是直接计算出元素的存储位置,例如,第i个元素ai的存储位置为LOC(ai)=LOC(a1)+(i-1)×L,其中L是每个元素所占用的存储单元数。按照值来查找元素时,需要与表中的部分元素进行比对,相对于按照序号来查找元素,需要更多的时间

第5题:

含有n个元素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方式时,对其运算速度最快的操作是(36)。

A.访问第i个元素(l<i≤n)

B.删除第i个元素(1≤j≤n)

C.在第i个元素(1≤i≤n)之后插入一个新元素

D.查找与特定值相匹配的元素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线性表(a1,a2,a3.......an)采用顺序存储方式如下图所示,其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物理位置也是相邻的,因此,按照序号访问元素的速度是很快的。访问第i个元素(1≤i≤n)的元素,仅需计算出a1的存储位置再进行内存的随机访问操作即可,以LOC(a1)表示线性表中第一个元素的存储位置,L表示每个元素所占存储单元的个数,则计算LOC(a1)的方式如下:LOC(a1)=LOC(a1)+(i-I)×L再分析其他运算,不在表尾插入或删除时就需要移动其他元素,这是比较耗时的。查找与特定值相匹配的元素时,需要经过一个与表中多个元素进行比较的过程,相对于随机访问第i个元素,消耗更多时间。

第6题:

对具有n个元素的顺序表(采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进行______操作,其耗时与n的大小无关。

A.在第i(1≤i≤n)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新元素

B.删除第i(1≤i≤n)个元素

C.对顺序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D.访问第i(1≤i≤n)个元素的前驱和后继

A.

B.

C.

D.


正确答案:D

第7题:

对具有n个元素的顺序表(采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进行( ) 操作,其耗时与n的大小无关。

A.在第i(1≤i≤n)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新元素

B.删除第i(1≤i≤n)个元素

C.对顺序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D.访问第i(1≤i≤n)个元素的前驱和后继


正确答案:D
解析:线性表是随机读取的,所以参看某个元素与n无关。【总结与扩展】顺序表是在计算机内存中以数组的形式保存的线性表,是指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数据元素的线性结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的方式存储就称之为顺序表。顺序表是将表中的结点依次存放在计算机内存中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中。将表中元素一个接一个地存入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中,这种存储结构是顺序结构。采用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简称为“顺序表”。顺序表的存储特点是:只要确定了起始位置,表中任一元素的地址都通过下列公式得到:L0c(ai)=LOC(ai)+(i-1)*L(1≤i≤n),其中,L是元素占用存储单元的长度。

第8题:

在下列对单链表进行的操作中,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的是()。

A、访问第i个元素的前驱(1

B、在第i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新元素(1≤i≤n)

C、删除第i个元素(1≤i≤n)

D、对表中元素进行排序


参考答案:A

第9题:

含有n个元素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方式时,对其运算速度最快的操作是( )。

A.访问第i个元素(1≤i≤n)
B.删除第i个元素(1≤i≤n)
C.在第i个元素(1≤i≤n)之后插入一个新元素
D.查找与特定值相匹配的元素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线性表(a1,a2,…,an)采用顺序存储方式如下图所示,其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物理位置也是相邻的,因此,按照序号访问元素的速度是很快的。

访问第i个元素(1≤i≤n)的元素,仅需计算出ai的存储位置再进行内存的随机访问操作即可,以LOC(a1)表示线性表中第一个元素的存储位置,L表示每个元素所占存储单元的个数,则计算LOC(ai)的方式如下:
LOC(ai)=LOC(a1)+(i-1)×L
再分析其他运算,不在表尾插入或删除时就需要移动其他元素,这是比较耗时的。查找与特定值相匹配的元素时,需要经过一个与表中多个元素进行比较的过程,相对于随机访问第i个元素,消耗更多时间。

第10题:

若某线性表长度为n且采用顺序存储方式,则运算速度最快的操作是
( )。

A.查找与给定值相匹配的元素的位置
B.查找并返回第i个元素的值(1≤i≤n)
C.删除第i个元素(1≤iD.在第i个元素(1≤i≤n)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

答案:B
解析:
在线性表中插入和删除元素都需要修改前驱和后继的指针。查找并返回第i个元素的值,这个只要找到该位置读取即可。查找与给定值相匹配的元素的位置,先读取第一个元素再比较,依次类推直到找到该元素。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