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题目

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行政领导者的能力包括抽象思维决断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技术能力。()


答案:对

第2题:

( )是人类思维能力的基本倾向。

A、抽象思维、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运动思维

D、形象思维、运动思维


参考答案:C

第3题:

聋哑人的抽象思维可以不以任何物质形式为依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4题:

手语一开始是()人士所使用的。

  • A、失去说话能力的人
  • B、失去听力的人
  • C、智障人士
  • D、聋哑人

正确答案:D

第5题: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

A.甲先天双目失明,在大学读书期间因琐事致室友重伤。甲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B.乙是聋哑人,长期组织数名聋哑人在公共场所扒窃。乙属于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
C.丙服用安眠药陷入熟睡,致同床的婴儿被压迫窒息死亡。丙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丁大醉后步行回家,嫌他人小汽车挡路,将车砸坏,事后毫无记忆。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责任能力。 AB项,根据《刑法》第17、18条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已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的自然人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是可以,就意味着虽然盲、聋哑,但是该生理缺陷对其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并无影响的时候,则依然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故AB项错误。
C项,由于丙处于睡眠的无意识状态,无法辨认和控制其行为,但该状态对于其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并无阻碍。故C项错误。
D项,根据《刑法》第18条的规定,醉酒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而此处的醉酒为生理性醉酒,仍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故D项正确。

第6题:

()是培养婴儿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A.早点学习说话

B.采取形象直观的教育方法

C.概括思维教

D.抽象思维教育


参考答案:B

第7题:

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也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所以不能对外签订正式合同。(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核点是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个人独资企业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第8题:

幼儿早期抽象思维能力就已经萌芽。()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先天双目失明,在大学读书期间因琐事致室友重伤。甲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B.乙是聋哑人,长期组织数名聋哑人在公共场所扒窃。乙属于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
C.丙服用安眠药陷入熟睡,致同床的婴儿被压迫窒息死亡。丙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丁大醉后步行回家,嫌他人小汽车挡路,将车砸坏,事后毫无记忆。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责任能力。 AB项,根据《刑法》第17、18条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已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的自然人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是可以,就意味着虽然盲、聋哑,但是该生理缺陷对其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并无影响的时候,则依然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故AB项错误。
C项,由于丙处于睡眠的无意识状态,无法辨认和控制其行为,但该状态对于其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并无阻碍。故C项错误。
D项,根据《刑法》第18条的规定,醉酒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而此处的醉酒为生理性醉酒,仍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故D项正确。

第10题:

()是培养婴儿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 A、早点学习说话
  • B、采取形象直观的教育方法
  • C、概括思维教育
  • D、抽象思维教育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