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大学》没有详细解释“三纲”和“格物致知”。

题目

古本《大学》没有详细解释“三纲”和“格物致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

  • A、《中庸》
  • B、《论语》
  • C、《孟子》
  • D、《大学》

正确答案:D

第2题:

程颢和程颐把格物致知完全解释清楚了。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格物致知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儒家所倡导的认识方法及道德修养方法,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汉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此致或至。”程朱学派论述较详。南宋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种“即物穷理”的说法,把与事物的接触看成是认识事物的条件,因而有其合理之处。与此不同,陆王学派认为格物致知纯然是内心的事。明王守仁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第4题:

《大学》的“三纲八目”不包括()。

  • A、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 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 C、崇礼恒德居敬持简
  •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确答案:C

第5题:

古本大学没有过多地阐释“格物致知”,今本大学改变了这个问题。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礼记大学》中的“三纲领”


正确答案:“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第7题:

《大学》提出了三纲八目,其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通过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你认为《礼记·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


正确答案: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格物致知”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的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第9题:

古本《大学》阐释“三纲八目”使用的是分释的思路。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大学》的三纲领不包括()

  • A、亲民
  • B、明明德
  • C、格物致知
  • D、止于至善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