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顺序存储的线性长度为n,要在第i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按课

题目

设顺序存储的线性长度为n,要在第i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按课本的算法当i=()时,移动元素次数为2。

  • A、n/2
  • B、n
  • C、n-1
  • D、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有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要在第i个元素之前(也就是插入元素作为新表的第i个元素),插入一个元素,则移动元素个数为( )。

A、n-i+1

B、n-i-1

C、i

D、n-i


标准答案:A

第2题:

设有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要在第i个元素之前(也就是插入元素作为新表的第i个元素),插入一个元素,则移动元素个数为()。

A.n-i+1

B.n-i-1

C.n-i

D.i


参考答案:A

第3题:

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在第i个元素(1≤i≤n+1)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须向后移动()个元素。

A.n-i

B、n-i+1

C、n-i-1

D、I


参考答案:B

第4题:

若某线性表长度为n且采用顺序存储方式,则运算速度最快的操作是( )。

A.查找与给定值相匹配的元素的位置B.查找并返回第i个元素的值(1≤i≤n)C.删除第i个元素(1≤i≤n)D.在第i个元素(1≤i≤n )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


正确答案:B

第5题:

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第i≤1≤i≤n+1) 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1)。

A.O(0)

B.O (1)

C.O(n)

D.O(n2)


正确答案:C
解析:性表上插入元素,时间主要耗费在移动元素上。不失一般性,假定性表上的任何位置插入元素是等概率的,即:Pi=1/(n+1),那么在插入一个元素时所需要移动元素的次数的平均值为:。因此,在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插入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第6题:

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中,向第i(1£i£n+1)个元素之前插入新元素时,需向后移动回答()个数据元素。


参考答案:n-i+1

第7题:

在一个有n个元素的顺序表的第i个元素(1≤i≤n)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需要向后移动【 】元素。


正确答案:n-i+1
n-i+1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要在第i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首先是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直到第i个元素之间共n-i+1个元素依次向后移动一个位置。

第8题:

已知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A,在表A的第i个元素(1≤i≤n)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需向后移动()个元素。


参考答案:n-i+1

第9题:

对具有n个元素的顺序表(采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进行( ) 操作,其耗时与n的大小无关。

A.在第i(1≤i≤n)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新元素

B.删除第i(1≤i≤n)个元素

C.对顺序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D.访问第i(1≤i≤n)个元素的前驱和后继


正确答案:D
解析:线性表是随机读取的,所以参看某个元素与n无关。【总结与扩展】顺序表是在计算机内存中以数组的形式保存的线性表,是指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数据元素的线性结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的方式存储就称之为顺序表。顺序表是将表中的结点依次存放在计算机内存中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中。将表中元素一个接一个地存入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中,这种存储结构是顺序结构。采用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简称为“顺序表”。顺序表的存储特点是:只要确定了起始位置,表中任一元素的地址都通过下列公式得到:L0c(ai)=LOC(ai)+(i-1)*L(1≤i≤n),其中,L是元素占用存储单元的长度。

第10题:

在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线性表中,向第i个元素(1≤i≤n)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需要从后向前依次后移______个元素。

A.n-i

B.n-i+1

C.n-i-1

D.i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