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设定行政强制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题目

拟设定行政强制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水行政许可的,承担起草任务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等形式听取意见。

A.听证会

B.辩论会

C.信访

D.论证会


答案:AD

第2题:

下列关于行政的种类与设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是( )

A.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可分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划拨存款、汇款,扣押财物等。

B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强制执行职能有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设定的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拟设定行政强制的,起草单位可以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正确答案:B
【答案】B
【详解】选项A划拨存款、汇款不是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之一。选项A错误,根据《行政强制法》第9条规定,部门规整是不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根据《行政强制法》第13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 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根据《行政强制法》第14条规定,起草法律草案“应当”采取听证会征求意见,不是“可以”。
【相关考点梳理】在司法考试中,《行政强制法》2012年应该是大考,但是可能真正的考分大考年是2013年。对于第二章,掌握上题考点应付考试无问题,还需要强调几点:
1、对于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是两个并行的概念,考生掌握的时候要分开独立掌握,行政强制措施着重强调事前预防性,暂时行为。而行政强制行为需要有先前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前提。
2、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但是部门规章不可以设立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行政强制执行职能以法律设定。而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务以及扣押财务的行政强制措施,其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亏款的行为不得创设。

第3题:

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拟设定行政强制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强制的必要性、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关于行政法的程序正当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程序正当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
B.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予以公开,公众可以査阅
C.行政机关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无须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
D.设定行政强制,起草单位可以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答案:A,C,D
解析:
行政法六大基本原则包括: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原 则。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其他原则是合法行政原则的延伸。所以A选项表述错误,应选。程 序正当原则包括三个子原则:行政公开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和回避原则。《行政许可法》第40条规定,行政机 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所以B选项表述正确,不选。《行政处罚法》第 3 2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 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釆纳。所以,不管是简易程序 作出的当场处罚决定,还是一般程序作出的处罚决定,都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C选项错误,应选。 《行政强制法》第14条规定,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故设定行政强制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 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强制的必要性、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 很明显,D选项认为“可以”而不是“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的表述是错误的,应选。

第5题:

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许可,起草单位应当采取()等形式听取意见。


参考答案:听证会、论证会

第6题:

起草行政法规,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召开()等多种形式。

A.座谈会

B.论证会

C.听证会

D.投票


答案:ABC

第7题:

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拟设定行政强制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第8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指出,起草( )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许可的必要性、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

A.法律草案

B.法律草案、法规草案

C.法规草案

D.以上均错误


参考答案:B

第9题:

某省地方性法规设定了上述行政强制手段,关于行政强制设定和立法后评估程序,其中正确的是?

A.与行政处罚类似,对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B.与行政许可类似,行政强制行为的实施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进行评价,对不适当的行政强制及时修改或废止
C.与行政许可类似,起草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D.与行政许可类似,行政强制行为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进行评价,对不适当的行政强制及时修改或废止

答案:C,D
解析:
(1)行政强制的立法起草程序和立法后评价制度仿照了《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强制法》通过时间较晚,建立了起草听取意见程序和立法后评价制度,所以,本题CD选项均正确。1996年通过的《行政处罚法》并没有规定立法后评价制度。所以,A选项错误。 (2)《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强制法》中均规定了实施机关的事后评估制度。设定机关应当定期评价,是强制性的规则;而实施机关可以适时评价,并非定期评价,不是强制性的规则。B选项表述错误,应当是可以适时评价。

第10题:

下列哪些选项是程序正当原则的具体要求?()

A: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B: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C: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D:起草行政法规草案,拟设定行政强制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答案:B,D
解析:
程序正当是当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则之一。它包括了:(1)行政公开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公开,以实现公民的知情权。(2)公众参与原则。行政机关作出重要规定或者决定,应当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特别是作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利的决定,要听取他们的陈述和申辩。(3)回避原则。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B、D项均属于公众参与原则的体现,故应选。A项是合理行政原则中比例原则的体现;C项是权责统一原则的体现,均不应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