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哪个是对形成结盟的真实描述()A、结盟寻求将规模最小化B、结盟通常是运用个体权力C、当任务不固定的时候,结盟更有可能形成D、当存在相互依赖时,结盟更有可能形成

题目

下面的哪个是对形成结盟的真实描述()

  • A、结盟寻求将规模最小化
  • B、结盟通常是运用个体权力
  • C、当任务不固定的时候,结盟更有可能形成
  • D、当存在相互依赖时,结盟更有可能形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俾斯麦结盟体系是怎样形成和调整的?


参考答案:

俾斯麦体系的建立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欧洲大陆上的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法国丧失了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霸主地位,四分五裂的德国和意大利都得到了统一。尤其是德国的统一使欧洲列强感到忧虑不安。而且,德国在《法兰克福和约》中对法国割地赔款的要求使得两国长期交恶。为了防范法国、孤立法国,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外交策略是防止其他欧洲大国与法国结盟,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处理好德国与俄国和奥国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1873年6月,俄奥两国在德国的推动下拟定了一个政治协定--《兴勃隆协定》。同年10月,德国加入该协定,从而三皇联盟形成。然而,俄奥两国在东方问题上的冲突使三皇联盟存在瓦解的危险。1875年,东方问题再起,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在战争中,俄国同土耳其签订了《圣斯蒂法诺条约》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这引起了英国和奥国的不满。1878年,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讨论东方问题和《圣斯蒂法诺条约》引起的问题。这次会议避免了一次大国间的战争,但由于东方问题,三皇联盟失去了彼此协调的作用。
面对这一形势,俾斯麦通过联合奥国迫使当时在国际上孤立的俄国回到王朝联合的道路上来,而奥国也希望同德国订立抵制俄国侵略的防御条约。这样,1879年10月,双方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德奥的接近引起了俄国的警觉,由于当时英国对俄国利益的损害大于奥国对俄国的损害,为了防备英国,重新控制巴尔干事务,1881年,德、奥、俄三国在柏林签署《三皇同盟》条约。这样,德国也就重新控制了欧洲局势。与此同时,意大利在收复领土和殖民地争夺中处于劣势,国际地位也十分孤立,意大利希望与德奥结盟换取他们的支持。而德国认为法俄有接近的迹象,三皇同盟尚不足以保证德国的安全,于是同意与意大利结盟。1882年,德、奥、意三国订立了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同盟。德国可以牵制俄国的力量,进一步孤立法国。随后,俾斯麦还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拉入自己主导的体系内。至此,一个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系形成。
体系的调整
1885年,保加利亚危机爆发。这样,俄奥两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再起冲突。奥国联合英国抵制俄国恢复在保加利亚的控制,俄国则视奥国为扩张的主要障碍。俄奥两国在巴尔干扩张的对立使得《三皇同盟条约》瓦解。同时,法国也企图利用保加利亚危机进攻德国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三皇同盟瓦解、法德关系恶化,这给俾斯麦体系带来严重冲击,于是俾斯麦决定强化三国同盟。1887年《三国同盟续约》使三国同盟成为一个侵略性的军事同盟。
俾斯麦还有一个考虑,希望英国也能加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因为,英国在地中海和巴尔干与法俄都有矛盾。但英国并不信任俄国,只希望与奥、意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维持地中海地区的现状。1887年2-3月,英、奥、意三国签订第一次《地中海协定》。12月,三国又签订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这样,德国就增加了对付法俄的力量。但是,《三皇同盟条约》没有续订,法俄存在接近的可能,这是俾斯麦必须全力避免的。而俄国有意从德国那里取得其在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支持。1887年6月,德俄在柏林签订了《再保险条约》,暂时防止了法俄的接近。
体系的瓦解
1890年,俾斯麦首相下台,接替他的卡普里维放弃了俾斯麦时期的路线,主张放弃与俄国的妥协,全力加强与英国的联系以抗衡法俄集团。新内阁的第一项外交措施就是取消了与俄国续订《再保险条约》,这无疑是把俄国推向了法国。但德国对英国的拉拢却收效甚微,这样,德国更加珍视三国同盟。1891年,德、奥、意续订三国同盟,这次续订反映了一致对法的立场,英国也对三国同盟表示支持。这促使俄法两国于1891年达成了一项政治协定,次年,两国订立军事协定。1894年,这项军事协定在两国相继获得批准,法俄同盟遂告成立。


第2题:

根据某位国际问题专家的调查统计可知:有的国家希望与某些国家结盟,有三个以上的国家不希望与某些国家结盟;至少有两个国家希望与多个国家建交,有的国家不希望与任一国家结盟。根据上述统计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之建交。
B.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之结盟。
C.有些国家之间希望建交,但是不希望结盟。
D.至少有一个国家,既有国家希望与之结盟,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结盟。
E.至少有一个国家,既有国家希望与之建交,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建交。

答案:D
解析:

第3题:

下面的哪个是对形成结盟的真实描述?()

A.结盟寻求将规模最小化。

B.结盟通常是运用个体权力。

C.当任务不固定的时候,结盟更有可能形成。

D.当存在相互依赖时,结盟更有可能形成。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中国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


正确答案: 1961年9月,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中国对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不结盟运动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作出贡献。

第5题:

中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A.大国结盟
B.周边结盟
C.独立自主
D.地区结盟

答案:C
解析:
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6题:

“不结盟运动”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关于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
B.“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中包括中国
C.“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
D.“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考前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所以,中国是其观察国,不是其成员国。

第7题:

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答案:D
解析:

第8题:

战后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作为全球性的国际政治运动,倡导“和平、中立、不结盟”政策,以()为基本原则和宗旨。

A、独立自主

B、不结盟

C、非集团

D、公开性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不结盟运动


答案:
解析: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拥有115个成员国的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贝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不结盟”一词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总理尼赭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尼赫鲁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之后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目标。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第10题:

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因为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