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下载)北师大古典文献学2012年真题

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其是之谓乎:


正确答案:
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l0题。(10分)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回:“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


正确答案:D
D【解析】A.“共”通“供”。B.“画”通“划”。C.“说”通“悦”。


文言文阅读(共16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友人惭,下车引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皆以美于徐公

C.河曲智叟亡以应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

D.惧其不已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正确答案:D


下列各组词语中,画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硕求余文以记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其木皆十围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必仕则忘其身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虽鸡狗不得宁焉

答案:D
解析:
A项,前一个“以”为介词,指“来,用来”;后一个“以”为连词,表顺承,“而”的意思。B项,前一个“其”为代词,代指园子;后一个“其”意为“一定”。C项,前一个“则”表承接,“就”的意思;后一个“则”表转折,指“却”。D项两个“焉”均为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故本题当选D项。


翻译:韩厥献丑父,卻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卻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正确答案: 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要杀了他。逢丑父喊叫说:“自今没有代替他的国君担当祸患的人了。有一个在这里,要被杀掉吗?”郤克说:“一个人不把用自己的死使他的国君免除祸患当作难事,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他,来勉励那些效力于国君的人。”于是就赦免了他。


古代文论 ( 100 分) 一、填空( 10 分, 每空 2 分) ( 文变染乎世情 ), 兴废系乎时序 二、名词解释 ( 20 分, 5 题) 诗教, 诗品, 活法, 南词叙录, 神韵说, 三、简答 ( 30 分, 3 题) 1.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灵说”与袁枚的“性灵说”有什么不同 四 、 论述 (两题,共 40 分) 道、征圣、宗经”的发展历程 古代汉语 ( 50 分) 一、标点并翻译(两题,共 30 分) 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叔誉日其阳处父 乎文子曰行并植于晋国不没其身 其知不足称也其舅犯乎文子曰见利不顾其君 其仁不足称也 我则随武子 利其君 不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 晋人谓文子知人 文于其中退然如不胜衣其言呐呐然如不出诸其口所举于晋同管库之十七十有余家生不交利死不属其子焉 二、指出诗歌韵脚并归纳韵部( 10 分) 野有死麕 三、用六书分析汉字结构,并说出本义( 10 个共 10 分) 宿,兵,各,鸟,贼,齿,刃,本,奔, 古代文学( 100 分) 一、名句填空( 15 分,每空 1 分) 临深渊( 如履薄冰 ) 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日泪,(孤舟一片故园心) 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5.(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6.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 ( 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中竟何如? ( 上言加餐饭 ) ,下言长相忆。 铁马秋风大散关 ) 二、名词解释( 5 个,每个 5 分 ) 发愤说, 永明体, 前七子,变文,肌理说 三、简答 ( 3 个,每个 10 分) 1.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圣俞诗集序:“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谈理解。 四、论述( 30 分,两题选做其一) 2.聊斋对志怪和传奇的继承和创新 古典文献( 50 分) 一、 填空 ( 15 分) 临川先生诗文集是(王安石)的诗文集 元白诗笺证稿 是近人( 陈寅恪 )的著作 清真词指的是(周邦彦)的词 元遗山诗集的作者是(元好问) 鹤林玉露的作者( 罗大经 ) 剪灯新话的作者( 瞿佑 ) 二、 写出下列著作属于四部分类法中的哪一部 庄子,水经注, 乐府诗集 , 金石录 ,诗集传( 不确定, 是一部经书的传 或注 ) 三 、名词解释 ( 10 分) 四 、简答 (两题, 20 分) 讳学” 三经”

翻译: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正确答案: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翻译: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事将仕矣。”(《论语·阳货》)


正确答案:阳货想让孔子去拜见他,孔子不去见,他便赠送非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孔子暗中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才去回拜他。两人却在途中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过来!我有话对你说。”[孔子近前,阳货]说:“把自己的宝物藏在怀里,而听任国家迷乱,这样做可以称为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又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可以称为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又说:]“时间消逝了,年岁是不等待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翻译:干木,晋人也,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干木逾墙避之。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闾而轼。其仆曰:‘君何轼?’曰:‘段干木贤者也,不趣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吾安得勿轼!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又请为相,不肯。后卑己固请见,与语,文侯立倦不敢息。


正确答案: 房玄龄和高士廉一起走路,遇上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他说:“北门近来有什么建筑工程?”德素将这件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对房玄龄、高士廉说:“你们只须管好南衙的事务就行了,我在北门建造一项小小的工程,又妨碍你们什么事呢?”房玄龄等人跪拜道歉。魏征进谏说:“我不理解陛下您(为什么)责备(房玄龄等人),也不理解房玄龄等人(为什么)道歉。(他们)既然担任大臣,就是陛下的得力助手,(陛下)有什么工程建筑,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知道。(陛下您)责备他们向主管官员询问(的做法),(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陛下所做的事情如果是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帮助陛下完成它;所做的事情如果是不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奏请(陛下)罢免它。这是辅助君主的正道。房玄龄等的询问既然没有罪,而陛下却责备他们,房玄龄等也不知道自己应当坚守职责,我实在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太宗很赞同他的话。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并回答问题。 (1)《春秋左传·宣公二年》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2)《春秋·宣公二年(晋灵公十四年)》: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请问第一段文字中是否有虚构叙事?如有,请举例说明如此虚构是否符合历史叙事的特点?


正确答案: 有,如鉏麑刺杀情节,符合,是设身处地的虚构


翻译: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②“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正确答案: 齐国和晋国互相征战。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丢失了戟捡到只矛,退下战场离去,心里不痛快。问路上的陌生人说:“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陌路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往回家的路走着,心里还是不痛快,碰到高唐(地名)的孤(官名)叔无孙,就挡在他的马前,说:“今天打仗,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丢失了戟捡到只矛,他们难道可以相抵吗?”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说:“是啊!”反身回去参战。跑步,才赶上了战斗。终于是战死了。叔无孙说:“据我所知,君子救人于患难,必须同甘共苦。”(于是)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到死也没离去。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这次的死没有什么大的功绩,是因为他的官职(或权力)小啊。

更多 “(文献下载)北师大古典文献学2012年真题” 相关考题
考题 问答题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并回答问题。(1)《春秋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2)《春秋·宣公二年(晋灵公十四年)》: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试比较两段文字在叙事上各有什么特点?正确答案:前者叙事完备,有剪裁运化之妙,后者大事记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下列句中的“其”不能用作语气副词的是()A、独文懿喜日:"吾疾其遂瘳矣乎!"B、繇此言之,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C、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D、秉生受形,咸有定分,药石其如命何E、此其臆度无稽,固不足深辨正确答案:C

考题 下列各句中,“其”用作语气词的是()。A、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B、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C、其然平?其不然乎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E、《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正确答案:A,B,E

考题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正确答案:阳货(阳虎,季氏的家臣。季氏几世把持鲁国政权,阳货是季氏家臣中最有权势的人)想使孔子拜见自己,但孔子不去见他,赠送给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孔子探听到他不在家的时候,而去拜望他。两人却在路上遇到了(诸:“之余”的合音字)。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对你说。”阳货又说:“有才能却怀着不用,听任自己的国家迷乱,这能说是仁爱吗?”(阳货自问自答)说:“不可以。”——阳货又说:“喜欢从事政治活动,却屡次错过时机,这能叫聪明吗?”(自问自答)说:“不可以。”——阳货又说:“时光一去就不复返了,岁月是不等待我们的。”孔子说:“好吧,我要出来做官了。”

考题 多选题下列各句中,“其”用作语气词的是()。A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B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C其然平?其不然乎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E《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正确答案:D,A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并回答问题。(1)《春秋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2)《春秋·宣公二年(晋灵公十四年)》: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请问第一段文字体现了该段文字所书写年代的什么观念?正确答案:第一段文字体现了该段文字所书写年代的人本/民本观念

考题 问答题标点并翻译。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日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吕氏春秋·疑似》正确答案:(1)标点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专门)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日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吕氏春秋·疑似》 (2)翻译 梁国的城北有一个叫黎丘的土丘,这里有一个奇鬼,喜欢仿效别人子侄的样子。城邑中有一个老人去市场喝醉了回来,黎丘的鬼就仿效他的儿子的样子,扶着老人并在路上捉弄他。老人回家,酒醒后骂自己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难道说不慈爱吗?我喝醉了,你半道上捉弄我,为什么?”他儿子哭着磕头说:“罪过呀,没有这种事。以前我到东邑去收债,你可以去问别人。”他的父亲相信了他,说:“唉!这一定是那个奇鬼,我本来就曾经听说过他。明日我一定专门再到市场喝酒,想遇到他并刺杀了他。”第二天到市场喝醉了。他的真儿子恐怕自己的父亲不能回来,于是过去迎接父亲。老人远处看到自己的真儿子,拔出剑来刺杀了他。老人的才智受到象自己儿子的人的迷惑,从而杀掉了自己的真儿子。那些被像士的人蒙蔽从而失去了真正的士的人,这就是黎丘丈人的才智呀。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翻译:韩厥献丑父,卻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卻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正确答案: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要杀了他。逢丑父喊叫说:“自今没有代替他的国君担当祸患的人了。有一个在这里,要被杀掉吗?”郤克说:“一个人不把用自己的死使他的国君免除祸患当作难事,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他,来勉励那些效力于国君的人。”于是就赦免了他。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硕求余文以记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其木皆十围/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必仕则忘其身/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虽鸡狗不得宁焉正确答案:D

考题 问答题将下列短文抄写下来,并加上现代汉语标点,翻译。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有丈人之市饮酒醉而归者黎丘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我为汝之父可谓不慈乎吾醉汝道苦我何为其子泣而触地曰孽也无此事也昔也我责于邑东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吾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之市饮欲遇而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不能反也遂逝而迎丈人见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丈人之智也正确答案:(1)标点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有丈人之市饮酒醉而归者,黎丘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我为汝之父,可谓不慈乎!吾醉,汝道苦我,何为?”其子泣而触地曰:“孽也!无此事也。昔也我责于邑东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吾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之市,饮欲遇而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不能反也,遂逝而迎。丈人见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丈人之智也。 (2)翻译 大梁城的北部有座叫黎丘的小山,(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村中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儿子的样子,扶他却在路上使他受苦。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可以问他的。”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说:“呵!那就肯定是那奇鬼啊,我本来曾听说过的啊!”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第二天早晨前往街市上喝醉了,他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老人看见儿子,拔出剑就刺他。老人的意识竟被像他儿子的鬼弄糊涂了,因而杀死了自己真正的儿子,哪些被冒牌的贤士搞糊涂的人,见了真的贤士,反而不能辨认,它们的见识其实是和黎丘老人一样啊!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