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护心理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9)

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称为( )

A.感觉对比

B.感觉补偿

C.联觉

D.痛觉

E.感觉适应


正确答案:D


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回忆称之为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相象

E.思维

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称为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相象

E.思维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C


问题 2 答案解析:E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称为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相象

E.思维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称为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相象

E.思维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B


问题 2 答案解析:A


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A.知觉

B.联觉

C.平衡觉

D.感觉

E.幻觉


参考答案:D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参考答案:A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护心理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不包括()A. 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疾病的作用B. 心理评估手段在护理中的作用C. 运用心理干预的方法达到护理的目的D.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艺的运用E. 运用心理学加强医院管理2. 提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是()A. 魏特默B. 詹姆士C. 华生D. 皮亚杰E. 冯特3. 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称为()A. 对比B. 联觉C. 适应D. 补偿E. 作用4. 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基木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称为()A. 感觉B. 知觉C. 记忆D. 思维E. 幻觉5. 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称为()A. 迁移B. 定势D. 功能固着E. 知觉特点6. 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紧急事故时就会 出现的状态称为()A. 激情B. 心境C. 应激D. 感情E. 感觉7.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称为()A. 情绪B. 感觉C. 知觉D. 思维E. 记忆8. 一般说来,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的焦虑状态为()A. 很低的焦虑B. 较低的焦虑C. 适度的焦虑D. 高的焦虑E. 非常高的焦虑9. 在人际交往中,与彼此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A. 人际情感B. 人际关系C. 人际情绪D. 人际状态E. 人际体验10. 江山易改、木性难移指的是()A. 人格的整体性B. 人格的稳定性C. 人格的独特性D. 人格的社会性E. 人格的倾向性11. 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概念指的是()A. 应激B. 应对C. 反应D. 反馈E. 压力12. 以下疾病不作为心身疾病的是()A. 冠心病B. 肺结核C. 哮喘D. 功血E. 消化性溃疡13. 心身疾病的心理学诊断包括()A. 病人的人格特点B. 病人的家族病史C. 病人的兴趣爱好D. 病人的业余生活E. 病人的人际关系14. 社会动荡、战争、灾难、重大事故、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变化,该因素称为()A. 社会性应激源B. 躯体性应激源C. 文化性应激源D. 心理性应激源E. 环境性应激源15. 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估计称为()A. 效度B. 常模C. 误差D. 信度E. 方差16. 借助各种问卷、调查表和晤谈等方式,向了解被评估者的人了解情况,据此评估被评估者的心理 特征,这种心理评估方法是()A. 调查法B. 观察法C. 会谈法D. 实验法E. 作品分析法17. 治疗师采用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请患者想象,他寻求帮助的问题解决了,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的提问方式称为()A. 例外提问B. 奇迹提问C. 循环提问D. 开放式提问E. 封闭式提问18. 心理治疗的原则不包括()A. 真诚原则B. 保密原则C计划原则D. 中立原则E. 长期原则19. 护患关系的特点包括()A. 互利互惠的关系B. 具有一定时效性C. 长期稳定的关系D. 病人处于主动地位E. 护士处于被动地位20. 仪表、动作、手势与表情属于()A. 非语言形式交往B. 语言形式交往C. 专业形式交往D. 技术形式交往E. 非技术形式交往21. 休克病人的护患关系为()A. 指导一合作型B. 主动一被动型C. 共同参与型D. 权威指导型E. 主动一主动型22 .护士不恰当的自我定位会常常会导致的结果是()A. 护患关系中的交往障碍B. 医院经济收益下滑C. 医院管理的混乱D. 人们对医院功能的怀疑E. 对健康教育的缺失23. 社交距离的大小为()A. 1. 23. 5mB. 3. 24. 5mC. 4. 25. 5mD. 5. 26. 5mE. 6. 27. 5m24. 在人所获得的信息总量中,语词信息只占了()A. 7%左右B. 17%左右C. 27%左右D. 37%左右E. 47%左右25. 信息源试图传递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称为()A. 人际B. 信息C. 通道D. 反馈E. 信息源26. 言语沟通技巧不包括()A. 认真倾听B. 善于引导病人谈话C. 多采用开放式谈话D. 多使用专业术语E. 注意沟通的完整性27. 心理护理的方法不包括()A. 情绪调节B. 行为评估C. 认知调节D. 自由联想E. 帮助适应环境28. 中年期患者的心理特点一般不包括()A. 心理压力过大B. 容易出现悲观情绪C. 易出现身心症状D. 易出现抑郁情绪E. 学习与工作矛盾29. 中年期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一般不包括()A. 关心家庭对患者的影响B. 以合作的方式与患者交流C. 开展适合的健康教育D. 关心工作对患者的影响E. 治疗抑郁的情绪障碍30.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不包括()A. 不孕不育知识的系统教育B. 帮助患者调节负性情绪C. 重视患者家人对患者的作用D. 教授放松训练方法E. 应对睡眠等身心问题二、简答题(四选二,每题20分,共40分)31. 如何与遗忘做斗争?(至少答出4种方法)答:(1)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及时复习。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必须及时复习。新学习的材料在脑中建立的神经联系还不巩 固,记忆痕迹较容易衰退,及时复习可以阻止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复习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数量、识记已经达到的水平,确定复习时间 间隔的长短。一般认为开始复习时间间隔要短,以后可以长一些。(2) 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复习时单纯重复阅读效果并不太好,应该在识记材料还没有完全记住前就要积极地试图回忆,当回忆 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的时间长,错误也少。(3) 复习方式多样化复习并不等于单纯重复。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和感到疲劳。多样化的复习可使人感 到新颖,容易激起进行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复习材料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多种联系,以更牢固地保持。(4) 要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复习中注意材料的序列位置效应,对材料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避免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影响, 类似材料的复习不要排在一起,如文科的语文、历史、政治的复习不要安排在一起,而应和理科科目交叉 安排。在复习时还要注意安排适当的休息。(5) 利用外部记忆手段为了更好地保持记忆的内容,人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外部记忆的手段,如上课时记笔记,读书时写笔记、 记卡片和编提纲,有时还可将需要保持的内容存入计、算机等。这些方式有助于我们保持所识记的内容。(6) 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注意脑的营养与适当的休息,对增强记忆也是有益的。评分标准:每点5分(要点2分,适当解释加3分),至少答出4点,共20分。32. 应激应对有哪些调节方式?答:(1)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态度而对各种外界刺激,采取科学的认识、积极的态度,有助于缓解个体的紧张程度,使应激水平保持在 一个适度水平。(2) 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积极地而对问题,提高自身应对问题的能力。而对可以解决的应激源,个体可以直接针对 应激源采 取措施,如果应激源是难以解决的,个体可以回避应激源,亦可以针对自身做出某种 调整,短期而言, 个体可以调整对结果的期望,调整自己的情绪,长期而言,个体可以加强学习 和实践,提高自身的应对 技能。个体对解决问题的期望值适中。(3) 提高社会支持、一个人赖以生活的社会环境,既可能是心理应激的

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叫()。

A.感觉

B.想象

C.记忆

D.思维


参考答案:C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称为()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E.想象


参考答案:A


()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A.知觉

B.记忆

C.注意

D.意识


正确答案:B


个体经验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发生相对稳定变化的过程称为A.记忆B.感觉C.学习S

个体经验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发生相对稳定变化的过程称为

A.记忆

B.感觉

C.学习

D.知觉

E.思维


正确答案:C


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解决新问题会产生影响的心理现象称为 没把握

A.暗示
B.功能固着
C.保持
D.迁移
E.创造

答案:D
解析:

更多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护心理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9)” 相关考题
考题 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称为()A、对比B、联觉C、适应D、补偿E、作用正确答案:C

考题 单选题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称为()A 感觉B 知觉C 记忆D 思维E 幻觉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对掌习新知识、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是()A 知觉特点B 定势C 功能固着D 迁移E 干扰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称为()A 对比B 联觉C 适应D 补偿E 作用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多选题记忆是通过(),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A复述B识记C注意D保持正确答案:D,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解决新问题会产生影响的心理现象称为 A.暗示B.保持C.迁移D.创造E.功能固着答案:C解析:迁移: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考题 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得以巩固的过程,是记忆的哪一个环节(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记忆的基本过程。 应试解难: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考题 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技能所产生的一种影响,称为()A、定势B、迁移C、功能固着D、知觉特点正确答案:B

考题 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心理过程是( )A.感觉 B.知觉 C.思维 D.记忆 E.想象答案:A解析:

考题 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称为()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E、幻觉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