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7岁。因发热2天、鼻腔牙龈出血1天入院。查体:体温39.0℃,全身皮肤瘀斑、腋下淋巴结增大,胸骨下压痛,肝、脾大。骨髓象结果: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题目
患儿,7岁。因发热2天、鼻腔牙龈出血1天入院。查体:体温39.0℃,全身皮肤瘀斑、腋下淋巴结增大,胸骨下压痛,肝、脾大。骨髓象结果: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该患者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是
A.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ITP急性发作
E.脾功能亢进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2.别嘌醇可抑制尿酸合成,防止尿酸性肾病。
3.白血病细胞浸润不同部位,可引起相应的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项最符合白血病的诊断( )。

A.发热、贫血、出血,外周血象正常,骨髓象增生不活跃

B.发热、贫血、胸骨压痛,外周血幼稚细胞增多、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C.发热、贫血、出血,骨髓象增生良好

D.发热、贫血,骨髓增生活跃

E.发热、淋巴结肿大,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


正确答案:B

第2题:

女性,29岁。因皮肤瘀斑.牙龈出血81月入院。体查发现全身皮肤有散在瘀点、瘀斑,肝脾未见肿大。血常规:WBC 5.5×10^9/L,HB102g/ L,RBC 4.1×10^12/L, PLT 37×10^9/L,网织红细胞2%;PAIgG增高,APTT、PT常,束臂试验阳性。该患者的骨髓检查不会出现下列哪项?

A. 骨髓中巨核细胞缺乏
B. 骨髓增生活跃
C. 粒/红=2/1
D. 红系细胞23%
E. 全片巨核细胞500个

答案:A
解析:

第3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白血病诊断描述的是( )

A、发热,贫血,出血,外周血象正常,骨髓象增生不活跃

B、发热,贫血,胸骨压痛,外周血幼稚细胞增多,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C、发热,贫血,出血,骨髓象增生良好

D、发热,贫血,骨髓象增生活跃

E、发热,淋巴结肿大,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白血病诊断描述的是( )

A.发热,贫血,出血,外周血象正常,骨髓象增生不活跃
B.发热,贫血,胸骨压痛,外周血幼稚细胞增多,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C.发热,贫血,出血,骨髓象增生良好
D.发热,贫血,骨髓象增生活跃
E.发热,淋巴结肿大,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患儿,7岁。因发热2天、鼻腔牙龈出血1天入院。查体:体温39.0℃,全身皮肤瘀斑、腋下淋巴结增大,胸骨下压痛,肝、脾大。骨髓象结果: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经治疗患者症状缓解,今日突然出现头痛、头晕、昏迷,急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葡萄糖定量减少;血常规示:血小板65×10/L。则患者最有可能发生了
A.脑梗死
B.颅内出血
C.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D.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答案:D
解析:
2.别嘌醇可抑制尿酸合成,防止尿酸性肾病。
3.白血病细胞浸润不同部位,可引起相应的表现。

第6题:

患者,发热,咽痛,皮肤黏膜出血l个月。检查可见贫血面容,皮肤瘀斑,肝脾无增大,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示有核细胞量少,幼红细胞、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应首先考虑的是 ( )。

A.急性白血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粒细胞缺乏症

E.脾功能亢进


正确答案:B

第7题:

男性,46岁,因头晕、发热、下肢淤斑一个月入院,体查:中度贫血貌,双下肢有散在淤斑和出血点,牙龈增生肿胀,胸骨轻压痛,腹平软,肝脾肋下均可触及1cm,血象:WBC27.2×10/L,RBC2.80×10/L.Hb67g/L,PLT10×10/L,骨穿结果: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早幼粒细胞5%,红系、巨核细胞系受抑制。

该患者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出血停止,胸骨压痛消失,脾肋下未触及,血象基本恢复正常,复查骨穿,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早幼粒细胞占7.5%.红系、巨核细胞大致正常,此时患者处于
A.部分缓解状态
B.完全缓解状态
C.没有变化
D.完全治愈
E.病情恶化

答案:A
解析:
从该患者症状、体征、血象及骨髓象可能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初治的M3患者首选是维A酸,用维A酸20mgBid或Tid7~14天后再用HAA或DA方案化疗。

第8题:

下列最符合白血病的诊断的是 ( )

A.发热、贫血、出血,外周血象正常,骨髓象增生不活跃

B.发热、贫血、胸骨压痛,外周血幼稚细胞增多、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C.发热、贫血、出血,骨髓象增生良好

D.发热、贫血,骨髓象增生活跃

E.发热、淋巴结肿大,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


正确答案:C

第9题:

患者发热,咽痛,皮肤黏膜出血1个月。查体:贫血面容,皮肤瘀斑,肝脾无肿大,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示有核细胞量少,幼红细胞,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应首先考虑的是

A.急性白血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粒细胞缺乏症
E.脾功能亢进

答案:B
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其诊断标准为: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②一般无肝、脾大;③骨髓检查显示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粒系、红系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且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及浆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骨髓小粒无造血细胞,可见较多脂肪滴;④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⑤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而白血病虽亦有贫血、出血、感染等征象,但其有浸润特点,可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出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第10题:

张某,女,34岁。发热,咽痛,牙龈、皮肤黏膜出血2个月。检查:贫血面容,皮肤瘀斑,肝脾无肿大,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示有核细胞量少,幼红细胞、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应首先考虑的是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急性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粒细胞缺乏症
E.脾功能亢进

答案:C
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②一般无脾肿大。③骨髓检查显示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应明显减少),骨髓小粒成分中应见非造血细胞增多。④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⑤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故本病首先考虑C选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