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空调的企业,为扩大产能,投资一条生产线,具体资料如下:

题目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空调的企业,为扩大产能,投资一条生产线,具体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总资产100000万元,其资金来源:所有者权益60000万元,负债40000万元,该公司按目前资本结构募集资金投资生产线。
  资料二:甲公司β系数为2,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无风险收益率为4%,新增借款率8%;所得税率25%。不考虑筹资费用。
  资料三:甲公司新生产线有3个备选方案。
  方案一:生产线投资1800万元,营运资金垫支200万,生产线建设期为0,预计使用寿命10年,期末固定净残值500万,垫支的营运资金在最后收回。生产线投产后,每年产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300万,经测算,该项目净现值为-79.54万元。
  方案二:经测算该投资项目现值指数为1.15。
  方案三:经测算,该投资项目内含报酬率11%,假设该项目必要报酬率12%。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下列关于新生产线建设的可行性评价中正确的有( )。

A.方案二可行
B.方案一不可行
C.方案三不可行
D.三个方案都不可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是一家饮料生产企业,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9年12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生产线并投入使用,建造成本为600 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
  (2)2×11年12月3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这条饮料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假定该生产线未发生过减值。
  (3)至2×12年4月30日,完成了对这条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改扩建过程中发生以下支出:用银行存款购买工程物资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7 300元,已全部用于改扩建工程,发生有关人员薪酬104 000元。另,拆下旧的设备部件,账面价值为20 000元,处置取得银行存款12 000元。
  (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7年,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其账面价值的4%,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
  假定甲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为简化计算过程,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编制甲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


答案:
解析: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①饮料生产线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能够为企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改扩建的支出金额也能可靠计量,因此该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计固定资产的成本。
  ②2×10年1月1日至2×11年12月31日两年间,各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    97 000[600 000×(1-3%)/6]
    贷:累计折旧    97 000
  ③2×11年12月31日,将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406 000元[600 000-(97 000×2)]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饮料生产线       406 000
    累计折旧    194 000
    贷:固定资产——饮料生产线       600 000
  ④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
  借:工程物资 2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 300
    贷:银行存款 237 300
  借:在建工程——饮料生产线 314 000
    贷:工程物资 210 000
      应付职工薪酬   104 000
  ⑤旧设备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12 000
    营业外支出 8 000
    贷:在建工程  20 000
  ⑥2×12年4月30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饮料生产线       700 000
    贷:在建工程 ——饮料生产线       700 000
  ⑦2×12年4月30日,转为固定资产后,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应计足折旧额=700 000×(1-4%)=672 000(元);
  月折旧额=672 000/(7×12)=8 000(元);
  2×1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64 000元(8 000×8)
  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64 000
    贷:累计折旧    64 000
  2×13年至2×18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96 000元(8 000×12),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96 000
    贷:累计折旧    96 000
  2×19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32 000元(8 000×4),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32 000
    贷:累计折旧    32 000

第2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包装物的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正在考虑投资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新生产线的初始投资额为2300万元,建设期2年,项目经营期8年,第2年末垫支营运资金100万元,预计项目期各年现金净流量如表1所示。

资料二:甲公司初始投资所需资金2300万元全部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发行价格等于面值,债券年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债券的发行费用率为4%,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资料三:生产线投产后,生产的新包装物预计售价为每件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包括设备折旧在内的相关年固定成本预计为3200000元,预计正常销量为100 000件,在此基础上,假设新包装物的销售量变化10%,经测算,息税前利润将变化13%。
根据资料一,新生产线项目的净现值为( )
 

A.620.54万元
B.1139.02万元
C.1221.66万元
D.836.16万元

答案:C
解析:
净现值=800×[(P/A,10%,9)-(P/A,10%,2)]+1000×(P/F,10%,10)-2300-100×(P/F,10%,2)=800×(5.7590-1.7355)+1000×0.3855-2300-100×0.8264=1221.66(万元)

第3题: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印刷业的企业,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1999年12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印刷生产线,建造成本为568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的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 (2)2002年1月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 (3)2002年1月1日至3月31日,经过三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对这条印刷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共发生支出2689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 (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将其使用年限延长了4年,即为10年。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3%;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为700000元。 (5)为简化计算过程,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要求:编制甲公司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两年间,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前,该条生产线的应计折旧额为:568000×(1-3%)=550960元,年折旧额为:550960÷6=91826.67元,各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91826.67
      贷:累计折旧 91826.67
  (2)2002年1月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56800-(91826.67×2)=384346.66元,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384346.66
      累计折旧 183653.34
      贷:固定资产   568000
  (3)200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268900
      贷:银行存款 268900
  (4)2002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如将后续支出全部资本化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384346.66+268900=653246.66元,不超过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700000元,所以,可将后续支出全部予以资本化,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653246.66
      贷:在建工程 653246.66
  (5)2002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53246.66元;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为:653246.66×(1-3%)=633649.26元;在200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九个月期间,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为:633649.26÷(7×12+9)=6813.43(元)
  在2003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七年间,每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为:6813.43×12=81761.16元。每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81761.16
      贷:累计折旧 81761.16

第4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包装物的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正在考虑投资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新生产线的初始投资额为2300万元,建设期2年,项目经营期8年,第2年末垫支营运资金100万元,预计项目期各年现金净流量如表1所示。
表1 新生产线各年现金净流量



假设项目投资的必要报酬率为10%,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



资料二:甲公司初始投资所需资金2300万元全部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发行价格等于面值,债券年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债券的发行费用率为4%,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资料三:生产线投产后,生产的新包装物预计售价为每件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包括设备折旧在内的相关年固定成本预计为3200000元,预计正常销量为100 000件,在此基础上,假设新包装物的销售量变化10%,经测算,息税前利润将变化13%。
<3>、根据资料二,假设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债券筹资的资本成本为()

A、5.76%
B、8.33%
C、6.25%
D、7.69%

答案:C
解析:
债券资本成本=8%×(1-25%)/(1-4%)=6.25%

第5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包装物的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正在考虑投资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新生产线的初始投资额为2300万元,建设期2年,项目经营期8年,第2年末垫支营运资金100万元,预计项目期各年现金净流量如表1所示。

资料二:甲公司初始投资所需资金2300万元全部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发行价格等于面值,债券年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债券的发行费用率为4%,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资料三:生产线投产后,生产的新包装物预计售价为每件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包括设备折旧在内的相关年固定成本预计为3200000元,预计正常销量为100 000件,在此基础上,假设新包装物的销售量变化10%,经测算,息税前利润将变化13%。
根据资料一,新生产线包含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

A.4年
B.3年
C.5年
D.6年

答案:C
解析: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额=2+2400/800=5(年)

第6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空调的企业,为扩大产能,投资一条生产线,具体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总资产100000万元,其资金来源:所有者权益60000万元,负债40000万元,该公司按目前资本结构募集资金投资生产线。
  资料二:甲公司β系数为2,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无风险收益率为4%,新增借款率8%;所得税率25%。不考虑筹资费用。
  资料三:甲公司新生产线有3个备选方案。
  方案一:生产线投资1800万元,营运资金垫支200万,生产线建设期为0,预计使用寿命10年,期末固定净残值500万,垫支的营运资金在最后收回。生产线投产后,每年产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300万,经测算,该项目净现值为-79.54万元。
  方案二:经测算该投资项目现值指数为1.15。
  方案三:经测算,该投资项目内含报酬率11%,假设该项目必要报酬率12%。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根据方案一,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年。

A.3.77
B.5.00
C.6.00
D.6.67

答案:D
解析:
静态投资回收期=2000/300=6.67(年)

第7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包装物的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正在考虑投资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新生产线的初始投资额为2300万元,建设期2年,项目经营期8年,第2年末垫支营运资金100万元,预计项目期各年现金净流量如表1所示。
表1 新生产线各年现金净流量



假设项目投资的必要报酬率为10%,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



资料二:甲公司初始投资所需资金2300万元全部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发行价格等于面值,债券年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债券的发行费用率为4%,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资料三:生产线投产后,生产的新包装物预计售价为每件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包括设备折旧在内的相关年固定成本预计为3200000元,预计正常销量为100 000件,在此基础上,假设新包装物的销售量变化10%,经测算,息税前利润将变化13%。
<5>、根据资料三,如果公司的目标利润为600 000元,则公司的保利点销售量为()

A、80000件
B、23000件
C、15000件
D、95000件

答案:D
解析:
保利点销售量=(600000+3200000)/(10-60)=95000(件)

第8题:

某企业欲达到年产量1000万件生产能力,计划引进生产线。现有两个生产线方案可选,若引进甲生产线,其固定成本为4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6元;若引进乙生产线,其固定成本为5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4元,则企业的决策是()。

A、应该引进甲生产线
B、应该引进乙生产线
C、甲乙生产线都不引进
D、无法判断应该引进哪一条生产线

答案:B
解析:
2020/2019版教材P33
半可变成本 C = Cf+ CuQ; 式中C— 总成本; Cf— 固定成本; Cu一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甲生产线成本:400+100×0.6=1000;
乙生产线成本:500+1000×0.4=900;应该引进乙生产线。

第9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空调的企业,为扩大产能,投资一条生产线,具体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总资产100000万元,其资金来源:所有者权益60000万元,负债40000万元,该公司按目前资本结构募集资金投资生产线。
  资料二:甲公司β系数为2,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无风险收益率为4%,新增借款率8%;所得税率25%。不考虑筹资费用。
  资料三:甲公司新生产线有3个备选方案。
  方案一:生产线投资1800万元,营运资金垫支200万,生产线建设期为0,预计使用寿命10年,期末固定净残值500万,垫支的营运资金在最后收回。生产线投产后,每年产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300万,经测算,该项目净现值为-79.54万元。
  方案二:经测算该投资项目现值指数为1.15。
  方案三:经测算,该投资项目内含报酬率11%,假设该项目必要报酬率12%。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下列关于方案一各年现金净流量计算正确的有( )。

A.初始现金净流量为-2000万元
B.经营期第2年现金净流量为300万元
C.经营期第5年现金净流量为530万元
D.项目终结现金净流量为700万

答案:A,B,D
解析:
初始现金净流量=-1800-200=-2000(万元)
  经营期每年现金净流量为300万
  终结现金净流量=500+200=700(万元)

第10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包装物的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正在考虑投资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新生产线的初始投资额为2300万元,建设期2年,项目经营期8年,第2年末垫支营运资金100万元,预计项目期各年现金净流量如表1所示。

资料二:甲公司初始投资所需资金2300万元全部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发行价格等于面值,债券年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债券的发行费用率为4%,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资料三:生产线投产后,生产的新包装物预计售价为每件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包括设备折旧在内的相关年固定成本预计为3200000元,预计正常销量为100 000件,在此基础上,假设新包装物的销售量变化10%,经测算,息税前利润将变化13%。
根据资料二,假设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债券筹资的资本成本为( )

A.5.76%
B.8.33%
C.6.25%
D.7.69%

答案:C
解析:
债券资本成本=8%×(1-25%)/(1-4%)=6.2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