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授计算了全班20名同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中数和众数,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位于高分段。下面哪句话不可能正确?(  )

题目
一位教授计算了全班20名同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中数和众数,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位于高分段。下面哪句话不可能正确?(  )

A.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平均数
B.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中数
C.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众数
D.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是负偏态分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针对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现象,某班承诺,只要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上签字,那么,如果全班有一人作弊,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都以不及格计。事后证明这一承诺没有落空,但班上还是有人作弊,而班长的考试成绩却为优秀。这说明()。

A、全班没有人在承诺书上签字

B、全班同学并未都在承诺书上签字

C、作弊的人就是班长本人

D、全班有人没有在承诺书上签字E、班长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使校方未能严格实施承诺


参考答案:BD

第2题:

假如学生的考试成绩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来表示,那么全班成绩的水平高低应该用什么平均数来说明?()

A、可以用算术平均数

B、只能众数

C、可以用众数或中位数

D、只能用中位数


答案:C

第3题:

针对作弊屡禁不止的现象,某学院某班承诺,只要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上签字,那么,如果全班有一人作弊,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都以不及格计。校方接受并实施了该班的这一承诺。结果班上还是有人作弊,但班长的考试成绩是优秀。

从上述判断逻辑得出的结论是:

A、班长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使校方没有严格实施承诺

B、全班多数人没有作弊

C、全班没有人在承诺书上签字

D、全班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


正确答案:D
如果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签字,而且班上有人舞弊,所有的人都应该不及格,可现在班长优秀,说明前提不成立,即全班有人没有在承诺书上签字

第4题:

王老师想了解全班同学的成绩变化情况,比较容易地成绩分析方法是()

  • A、将每次考试成绩张贴出来,进行直观比较
  • B、将每位同学的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进行分析
  • C、将每位同学的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在Execl中,然后利用图表进行分析
  • D、每位同学自己统计分析自己的成绩,然后汇报给王老师

正确答案:C

第5题:

在一个负偏态的分布中:()

A.中数>平均数
B.平均数>众数
C.中数>众数
D.中数>众数>平均数

答案:A
解析:
描述统计;集中量数。 负偏态分布中:众数>中数>平均数

第6题:

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第7题:

针对作弊屡禁不止的现象,某学院某班承诺,只要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上签字,那么,如果全班有一人作弊,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都以不及格计。校方接受并实施了该班的这一承诺。结果班上还是有人作弊,但班长的考试成绩是优秀。从上述判断逻辑得出的结论是:

A. 班长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使校方没有严格实施承诺
B. 全班多数人没有作弊
C. 全班没有人在承诺书上签字
D. 全班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

答案:D
解析:
如果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签字,而且班上有人舞弊,所有的人都应该不及格,可现在班长优秀,说明前提不成立,即全班有人没有在承诺书上签字。故答案为D。

第8题:

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里成绩就是统计指标。(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里成绩是标志。

第9题:

一位老师评阅了全班50名同学的心理统计学成绩,发现了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集中在高分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班同学的成绩分布为负偏态
B.全班50%的同学的成绩高于众数
C.全班50%同学成绩高于平均数
D.全班50%同学成绩高丁中数

答案:B
解析:
描述统计;集中量数。 因为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集中在高分段,所以成绩分布为负偏态。由于中数是最中间的数,所以50%的比中数大,500-/0比中数小,而在负偏态的情况下M< MD< Mo,所以B选项错误。

第10题:

王老师想调查全班同学的学习动机,采用下列哪种方式来收集数据最为快捷有效()

  • A、设计调查问卷
  • B、创建电子档案袋
  • C、分析考试成绩
  • D、分析学生平时的作业成绩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