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要“真共享”

题目
共享单车要“真共享”

背景链接
2016年,以共享为理念的短时租赁单车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作为“互联网+交通运输”的一种实现方式,对解决人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作用明显,极大地便捷了大家的生活。但随着它们的流行,各种问题也暴露了出来,被称为公民素质的“照妖镜”,公共管理的“显微镜”。
【时评】
在各类共享单车的“乱象”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乱停违停,一些市民在使用完单车后,随意停放在绿化带内、路口,甚至机动车道上,破坏市容环境,也带来巨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此外,是对单车的破坏和私自占用,有些单车被卸下了车篮、车座,重要信息的二维码也被恶意涂抹,被有些市民私自停在居民区私家院内,成为“私家车”,严重影响共享单车的使用秩序。
各类乱象的背后是国人的素质、社会管理上的短板。一方面,在经济学领域有一个“公地悲剧”的理论,即牧羊人放羊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倾向于让自己的羊多吃草。作为公共资源的草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想多占,最后就造成了草的枯竭。对于共享单车来说,虽然不完全算是公共财产,但毕竟不是个人的东西,多用多占的心理亦会萌生,可见,共享单车的乱停、破坏和私自占用与使用者的公德素质密切相关,一些市民自私自利、只图自己方便,罔顾社会公共秩序的心理让共享单车的不文明使用行为频现。另一方面,目前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仍存在缺失,对于这一新生事物监管准备不足、研究了解不够、管理理念滞后、主动对接服务意识不强,难以与运营公司形成有效的共治,及时加强对共享单车规范使用的管理。
共享单车对方便出行作用明显,值得支持和鼓励,而解决好共享单车发展当中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要主动作为、超前谋划,把单车运营纳入城市管理、交通管理规划,与运营公司一道,探索负面清单等模式,完善与共享单车有关的规章,让共享单车能够更好地发展。运营企业要遵守城市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市场规则,承担管理责任,做好线下维护服务,坚持诚信经营,提升服务水平。而作为使用者的广大市民,更要增强社会公德意识、遵守交通法规,真正用“共享精神”维护共享单车的运行秩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行为属于盗窃的是?()

A.小A.将共享单车放置自家门口,便于自己使用

B.小B.将上锁的共享单车(仅供城市使用),偷偷运到村里,供村民使用

C.小C.将共享单车停到自家院里,供自己使用

D.小D.将已上锁的共享单车锁破坏,用自己的锁将共享单车锁上供自己使用


参考答案:CD

第2题:

春节长假期间,橘黄色共享单车亮相济南市。趵突泉,大明湖等旅游景点以及济南市各主干道随处可见单车,不少共享单车安放点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低碳出行理念的诞生,共享单车营运而生。济南市设立的共享单车能够方便市民出行。这是政府又一项便民工程。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问题,这需要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让共享单车真正发挥作用。
  
  随着高铁,城际铁路的发展,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但是随着城市病,城市拥堵问题的严重,“最后一公里”成为阻挠人们出行的重症。比如济南道路拥堵问题就很严重,14车道的经十路也经常成为“停车场”。在这种情况下,最快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电瓶车。共享单车就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市民只要出门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租一辆单车,到达目的地后停放在单车安置点即可。简单,经济,方便。同时骑单车即绿色环保,也锻炼身体。因此,共享单车火了起来。但是共享单车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单车横亘在人行道上,无序摆放,有的直接锁在栏杆上,停在大树边……单车停放难问题日益严重。单车停放难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规划缺位。抛开老城区不讲,很多城市在新区最初的规划时,没有给自行车,步行等慢行留有足够的空间。其次,租车者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租车者只顾骑,不顾停,不愿意花时间认真摆放自行车,这也造成单车损坏严重。最后,单车公司跑马圈地、过量投放、管理粗放。有的街头地方狭窄,一下子容不下那么多单车,一些故障车长期摆放在街头,而单车公司又顾不上管理,加剧了停车乱象。
  
  要想使共享单车真正便民,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停好车的前提是有地方停。机动车占自行车道,交通、城管等工作人员加强巡逻频次,加大处罚力度,定时定点“清障”;自行车停放区不够,规划、城建、交通等部门,做好车道规划,完善停放导则,从总量上增加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停放区的供给数量。想要停得好,还要管得好。维护好共享单车的停车秩序,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对某些人公共意识缺乏、任意折腾单车的行为,有关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做好思想教育;建立租车人信用管理系统,奖罚分明。鼓励用户对违规停车者拍照举报,核实后奖励信用积分;对恶意乱停、滥用、损毁、盗窃单车等行为,将租车人纳入失信黑名单。

第3题:

ofo小黄车是全球第一个无桩共享单车出行平台,首创“无桩单车共享”模式。()


参考答案:√

第4题: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近来发展迅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到处可见共享单车的影子。共享单车构成城市一道新的亮丽风景线,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但是,有一些市民对整个自行车生产行业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共享单车的出现和大量投入使用,使得很多计划购买自行车的个人不再购买。因此,整个自行车行业的生产和销售量随之减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这些市民的结论?

A.不同品牌的自行车生产商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些厂家与共享单车运营公司合作。会生产和销售更多的自行车
B.共享单车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存在安全隐患,在有需求时不能及时找到,有一些民众仍愿意购买专属自己的自行车
C.共享单车由共享单车所属公司委托自行车生产商生产,共享单车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因个人需求而产生的购买量
D.共享单车的使用需要网上申请账号,使用时需要进行微信扫码,很多中年人不会上网,因此他们更愿意自己购买自行车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削弱论证,并选择能削弱的选项。第二步,本题的论点是“整个自行车行业的生产和销售量随之减少”。论据是“有些市民认为共享单车的出现和大量投入使用,使得很多计划购买自行车的个人不再购买”。C选项表明共享单车的存在使得自行车的生产商能够获得更多的订单,生产销售更多的自行车,个人购买的自行车数量很少,对于整个自行车行业的影响非常小,由论据得到论点有很大的漏洞,能够削弱论点。因此,选择C选项。A项:有些厂家生产销售更多的自行车,只是部分厂家的情况,不能表明整个自行车行业的情况,削弱力度较弱。B项:有些民众仍愿意购买专属自己的自行车,只是部分民众的情况,不能表明整个自行车行业的情况,削弱力度较弱。D项:很多中年人不会上网,更愿意自己购买自行车,只是许多中年人,不能表明整个自行车行业的情况,削弱力度较弱。

第5题:

去年以来,互联网共享单车蓬勃发展,共享单车因其经济便宜、无桩停放、随骑随停、方便快捷深受市民的喜爱。但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各种问题,其中乱停放现象尤为突出,单车乱停放影响市容市貌,甚至有些单车被丢弃停放在机动车道上,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安全,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共享单车业态发展。对此,有人建议,应当设立共享单车专门停车点,并规范管理,要求按点取车停车,大力整治单车乱停放问题,即可促进共享单车业态发展。
如果以下选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建议的推理的是:

A.共享单车之所以广受欢迎,最基本的原因在于随停随骑
B.即便设立专门停车点,仍会有一部分人乱停放
C.整治单车乱停放最有效的措施是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处罚
D.设立专门停车点需要一定的成本,可能会提高共享单车的使用价格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应当设立共享单车专门停车点,并规范管理,按点停车取车,大力整顿乱停放问题,促进共享单车的发展。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否定前提。指出随停随骑是共享单车存在并快速发展的前提,建议规范共享单车停放会造成共享单车不受欢迎,具有削弱作用。
B项:不明确项。该项是在论述采取了建议的措施后可能的负面情况,但实际会不会发生并不清楚,所以是促进还是阻碍共享单车的发展并不清楚,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无关选项,“最有效的措施”与题干推理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设立专门停车点需要成本与这项措施本身的作用是没有关系的,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第6题:

对于共享单车来说,同样需要走出烧钱的比拼的阶段,寻求更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经营模式。此次美团对摩拜的并购,为共享单车这个市场的突破寻找了新的方向。美团虽是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在前两年公司估值已达70美亿元,并且通过与大众点评的策略合作积累了企业并购的经验,这使市场没有理由不看好它此次的收购,但如果此次美团将摩拜揽入旗下后延续以往的烧钱模式,以此为手段对共享单车的进入,那么这场并购的意义就要打一个不小的折扣,甚至会将美团拖得疲惫不堪。下列各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

A.美团对共享单车的并购标志着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的终结
B.美团的雄厚实力足以支持并购来的摩拜,即使烧钱,也不足为惧
C.市场对于这次并购的态度并不重要,美团有自己的战略考虑
D. 美团只有将共享单车与其主营的业务相融合,实现盈利,并购才有意义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如果此次美团将摩拜揽入旗下后延续以往的烧钱模式,以此为手段实现对共享单车的进入,那么这场并购的意义就要打一个不小的折扣,甚至会将美团拖得疲惫不堪。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只是强调此次收购的意义,与美团是否延续烧钱模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削弱项。该项指出美团实力雄厚,即使烧钱也不足为惧,具有削弱作用,排除。C项,不明确选项。美团有自己的战略考虑,但是否是烧钱战略并不明确,即使是烧钱战略,后果也不明确,排除。D项,加强论点。该项翻译为:并购有意义→不按照原先的烧钱模式,与题干一致。因此,选择D选项。

第7题:

很多人都骑过共享单车,打开软件就可以看到单车的位置,扫码可以自动开锁,停车锁车自动缴费。共享单车是( ) 的典型应用。

A.移动通信
B.物联网
C.大数据
D.GPS

答案:B
解析:
相信很多人一定对共享单车的工作原理非常感兴趣,还有她背后所代表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以摩拜单车为例:实际上,摩拜单车的技术实现,主要包括这几个主要角色:单车上面的智能锁用户手中的手机和APP单车提供商的云服务器(平台),通过网络,打开软件就可以看到单车的位置,扫码可以自动开锁,停车镇车自动缴费。

第8题:

共享单车是2017年以来最受舆论关注的共享经济形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早上7点之前,某小区门口停有100辆共享单车。7点开始,每20秒就有一辆共享单车被骑走。共享单车企业雇佣三轮车从附近的地铁站将无人使用的车辆拉到小区门口,7点拉来第一趟,往后每15分钟拉一趟,每趟拉来30辆共享单车。则下列哪个时间段会出现小区门口没有共享单车的情况?(不存在共享单车损坏和被骑来小区门口的情况)

A.8点21分至25分
B.8点36分至40分
C.8点41分至45分
D.8点46分至50分

答案:C
解析:
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属于其他杂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依次代入四个选项。
A选项,8:21分开始的时候距7:00过了80分钟,拉了6趟拉来6×30=180(辆),总供给280辆,骑走80×3=240(辆),到8:25之前还需要15辆,有车可骑。
B选项,8:36分开始的时候距7:00过了95分钟,拉了7趟拉来7×30=210(辆),总供给310辆,骑走95×3=285(辆),到8:40之前还需要15辆,有车可骑。
C选项,8:41分开始的时候距7:00过了100分钟,拉了7趟拉来7×30=210(辆),总供给310辆,骑走100×3=300(辆),到8:45之前还需要15辆,会出现无车可骑。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属于其他杂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由于每15分钟拉来一次,因此无车可骑的情况必然发生在每15分钟的最后5分钟,如8:26—8:30、8:41—8:45等。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C选项。

第10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近日,由共享单车引发的社会问题又进入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云南有一小学生可以凭借“听声音”破解单车密码锁。除了社会问题外,共享单车的安全漏洞也浮出水面。在5月14日举行的国际安全极客大赛GeekPwn年中赛上,一位女程序员演示了不到一分钟攻破共事单车的高危漏洞并直接获取用户的个人资料、免费骑车的过程。普通的小学生、程序员都能做到这些,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传十、十传百,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都能做到这些。那么,共享单车真的还能继续正常运营吗?共享单车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是无法回避也是不能回避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共享单车尚未处理好自己的摊子时,新的“共享”事物,如共享汽车、共享KTV、共享充电宝以及共享篮球等却都已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共享单车都存在如此多的问題,难道这些新兴的共享事物不会出现问题吗?它们是否能够避免出现共享单车类似的弊病?如果不能解决,单纯只是因为“共享经济大有搞头”就开展业务,那是不是急了些?共享经济被支持、提倡,无不得益于当下全国都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总不能做因噎废食的事。可是,漠视可能出现的问题,不看看前车之鉴,一味埋头朝前跑,是不是不理智呢?将来,如果出现了问题,冷不丁“摔一跤”,这些一拥而上的共享企业就爬不起来了。共享经济的脚步不妨“慢一点”。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的“共享经济”需要的就是“磨刀”的功夫。共享企业只要有了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意识到可出现的“共享”病症,未来就能获得成功。一拥而上地发展各类“共享”,恐怕过于急躁,最终利益肯定会受损。


答案:
解析:
1普通的小学生、程序员能做这些→大家都能做到论证者只是列举了一个小学生和程序员的事例,无法说明普遍现象。可能这个小学生和程序员具有过人的智慧和技能,而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同样的能力,因此,大家未必能做到同样的事。该论证显然有“以偏概全”之嫌。2大家都能做到“听声解锁”“获取隐私”“免费骑车”→共享单车不能继续正常运营即使大家可以钻漏洞,但是由于此行为带来的后续影响较大,人们也不会选择去做,那共享单车也许可以继续正常运营。更何况运营除了取决于消费者,还取决于企业本身。若共享单车企业在修复漏洞的同时对这类行为进行严格监控打击,比如经常更新密码设量规则,修复、更新程序代码,将这类行为人列入禁骑名单等,即使大家能做到,也不敢去做,共享单车或许还能更好地运营。3共享单车存在问题→新兴的共享事物也会出现问题单车和新兴共享汽车、KTV、充电宝、篮球等是不同的物品,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使用方式、看管方法、定价都会存在不同,共享这些不同的东西还可能在监管模式、运营模式上出现不同,故不能将它们进行简单类比。4全国都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享经济被提倡共享经济被提倡并非仅是由全国鼓励创业、创新导致,还受其他因素共同影响,比如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社会亟须整合行业的产能过剩等。任凭全国都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不足够的。5出现问题→共享企业就真的爬不起来了在未来、即使出现了问题、但随着共享经济的日趋发展、日益成熟,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有很好的应对措施,能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边前进,边摸索”未必不是一种好的方式,企业不至于“爬不起来”。6共享企业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未来就能获得成功即使共享企业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能够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共享”病症,但未必就能获得成功。有了意识只是思想、理论上的,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将理论落实到实践行为中。若只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意识到了可能出现的“共享”病症,而不针对该病症寻求解決方法,或者有了方法未能有效执行,那么成功从何谈起?7一拥而上地发展各类“共享”→利益肯定会受损一拥而上地发展各类“共享”,最终利益未必会受损。有的行业需要抢占先机,对于机遇的把握要及时。在抢占先机发展各类“共享”的同时,如果能找到解决各类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方法并有效执行,那么对最终利益还有好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