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打电话报警称酒店门前一男子醉酒,不时对来往行人辱骂并敲砸停在路边的车辆,请求民警处理。出警民警以下正确的做法有( )。

题目
王某打电话报警称酒店门前一男子醉酒,不时对来往行人辱骂并敲砸停在路边的车辆,请求民警处理。出警民警以下正确的做法有( )。

A.对醉酒肇事人进行劝导和训诫
B.对不听劝诫者立即用手铐将其约束起来
C.迅速查清醉酒人身份、家庭情况
D.联系其家人赶进现场配合处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接到以下哪项群众投诉,110报警服务台应当指令就近警力先期到达现场控制事态发展,并指令督察部门调查处理( )。

A.某刑警支队民警携带枪支到洗浴中心洗澡
B.民警张某晚上带着妻儿到五星级酒店用餐
C.民警李某上班期间不穿警服
D.民警安某接到消费者在商场购买东西遭遇价格欺诈的报警却不作为

答案:A
解析:
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迫切需要处置的紧急报警、求助和对正在发生的民警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投诉,处警民警接到110报警服务台处警指令后,应当迅速前往现场开展处置工作。某刑警支队民警携带枪支到洗浴中心洗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应当指令就近警力到达现场控制事态。因此选择A项。

第2题:

某日晚十时许,在校大学生漆某在校园酒吧举行20岁生日聚会,喝醉酒后殴打同学刘某,致其头皮血肿,左膝皮肤擦伤,构成轻微伤害。刘某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后,漆某仍不停手,并拉扯、辱骂民警。针对本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本案案情简单,事实清楚,民警可以对漆某进行当场处罚
B.民警可以对漆某适用继续盘问措施
C.民警应当对漆某约束至酒醒
D.民警可以对漆某适用拘传

答案:C
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漆某殴打他人并阻碍警察执法,数行为并罚,不适用当场处罚,故A项错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 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九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四)从其住处、工作地点抓获以及其他应当依法直接适用传唤或者拘传的;……对于漆某,民警可以出示工作证件对其口头传唤,不适用继续盘问。故B项错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 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漆某在醉酒状态下,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并持续存在威胁。因此,公安机关应该对漆某进行约束至酒醒。C项正确。
拘传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漆某是违法嫌疑人,不能适用,D项错误。
因此选择C项。

第3题:

某抢劫犯罪嫌疑人驾车冲出警方包围,强闯公路上一堵截卡点时,被守卡民警开枪击毙,民警的做法是对的。()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王某醉酒后殴打李某致轻微伤,乘车回家途中醉卧马路。群众报警后,派出所民警赵某、余某处警。公安机关对王某殴打李某案件进行办理。经查,李某因向王某讨要所欠“食用油”款,发生口角,被醉酒的王某打伤。办案中,侦查员发现涉案“食用油”价格极低,成分复杂。侦查员紧抓疑点深入调查,进一步查明:王某系火锅店老板,低价购买李某用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等生产的“地沟油”,包装成“食用油”,供顾客火锅食用。王某、李某对以上事实供认不讳。

民警赵某、余某处置王某醉酒的行为不恰当的是:( )

A.联系王某朋友或亲人
B.拨打120,请求急救
C.为防止王某财物丢失,对其财物收集保管
D.迅速将其移至路边,面朝上平躺

答案:D
解析: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八条: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也可以通知其家属、亲友或者所属单位将其领回看管,必要时,应当送医院醒酒。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约束过程中,应当指定专人严加看护。确认醉酒人酒醒后,应当立即解除约束,并进行询问。约束时间不计算在询问查证时间内。
对于醉酒的王某,民警可以通知家属带回看管,可以送医院醒酒,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保管好醉酒人财物,故ABC项说法正确。指定专人看护,将醉酒人妥善安置,避免意外发生,不能将其移至路边面部朝上,这样容易导致醉酒人因呕吐物堵塞气管窒息或受凉,故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第5题:

某男子因醉酒驾车被执勤交警查处,拒绝配合并推搡执勤交警。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赶到现场处置,该男子情绪激动,要求派出所民警出示“执法证”,民警出示人民警察证,该男子以人民警察证不是“执法证”为由拒绝配合。关于人民警察使用执法证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民警察证不是执法证件,该男子有权拒绝
B.该男子有权要求人民警察出示执法证件
C.着装警察出警时可以不出示人民警察证,但对方要求应当出示
D.人民警察证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身份和依法执行职位的凭证和标志

答案:A
解析: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使用管理规定》第四条:人民警察证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身份和依法执行职务的凭证和标志。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职务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应当随身携带人民警察证,主动出示并表明人民警察身份。故A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六条:采取处置措施前,公安民警应当表明身份并出示执法证件,情况紧急来不及出示执法证件的,应当先表明身份,并在处置过程中出示执法证件;着制式警服执行职务的,可以不出示执法证件。着警服执行职务可以不用出示警官证,但当事人要求的,应当出示,表明执法身份,故BC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A项。

第6题:

民警王某陪妻子购物时,妻子发现有人正在偷窃并告诉了王某。王某上前,表明警察身份请群众甲帮助制服了该男子。下列可作为该案证据的有:

A.民警王某证言
B.办案人员的推断意见
C.被侵害人的陈述
D.违法嫌疑人的供述

答案:A,C,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A项:属于证人证言。
B项:不属于刑诉证据。
C项:属于被害人陈诉。
D项: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故本题答案为ACD。

第7题:

某日凌晨1时25分左右,某派出所“街面图像监控室”民警在视频监控时发现:一名成年男子沿街一直尾随一名女子,两人相距700米左右。在行至某路距幸福苑居民小区200米处,该男子突然跟进上前将女子绊倒,并压在女子身上。

根据以上情境,街面图像监控室民警正确的做法是:

A.迅速报告所领导
B.直接指令接处警民警出警
C.自己跑出去抓捕该男子
D.将截图发到工作微信群

答案:B
解析:
根据《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十五条: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后,根据警情调派警力进行处置。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的紧急案(事)件,应当在派警处置的同时,立即向分管负责人报告,并向业务主管部门通报。根据法律规定和题意,监控室的民警在监控中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违法行为发生时,应该立即指令接警处的民警出警。因此,选择B选项。

第8题:

甲区公安机关办理一起寻衅滋事治安案件,办案民警王某决定进行辨认。在办案民警王某和肖某的主持下,未经询问便由李某辨认赵某。其间,李某提出不愿暴露身份。民警王某将赵某的照片与其他性别相同,年龄、发式近似的6张男子照片随机排序打印于白纸之上并标明,交由李某辨认。由于李某未能辨认出赵某,王某和肖某便没有制作辨认笔录。下列公安机关的做法错误的是()。

A.办案民警未经询问辨认人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即开展辨认活动

B.办案民警自行决定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辨认,两名办案民警主持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辨认

C.办案民警以照片进行混杂辨认,辨认照片数量6张

D.因辨认人未能辨认出被辨认人,办案民警未制作辨认笔录


参考答案:A, C, D

第9题:

某晚,派出所两名民警携带规定装备在巡逻盘查时,受到醉酒男子甲的滋扰,甲身高体壮,先动手推搡一名民警,另外一名民警进行劝导时,甲上前对两名民警拳打脚踢。下列符合民警规范执法要求的做法是( )。

A.尽力躲避甲的攻击,苦口婆心继续劝导
B.徒手与甲开展格斗,直接攻击甲的致命部位
C.取出警棍,警告甲,如不停止攻击将强行控制
D.快速出枪,警告甲,如不停止攻击将开枪射击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六)袭击人民警察的;(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题干中醉酒男子甲对两名民警拳打脚踢属于袭击人民警察,警告无效的话,可以使用警械强行控制。因此选择C项。

第10题:

范某在某小区内偷自行车时被小区居民发现并扭送到派出所,民警王某负责处理批案。询问过程中,王某得知范某不满14岁,且为初次偷窃,即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在范某认识到自己错误并表示不再犯后,民警王某让其离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民警王某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B.民警王某应对范某进行处罚
C.民警王某的做法符合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政策
D.民警王某在本案办理过程中感情用事

答案:A
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王某没有责令其监护人对其严加管教,而是直接释放,故王某的行为不合法律规定。因此选择A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