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属于“文以载道”说代表人物的是()。A.欧阳修B.王安石C.柳开D.苏轼
查看答案
问题:社会组织在表决通过一项方案,通常采取的规则有__。A一致通过;B多数通过;C投票通过;D等级通过
问题:能够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全在于它的语言形式,作品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之无关。()
问题:1467年,守护大名之间发生了一场持续十年的大内战,史称()。A、建兴之乱B、战国之乱C、应仁之乱D、醍醐之乱
问题:依据税收划分原则,适宜由中央政府征收的税收是:()。A、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的税收B、税基分布不均匀的税收C、容易转嫁的税收D、税基流动性小的税收
问题:基本标准是一小部分人能够达到的标准,卓越标准是所有人都可以达到的标准。()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问题:皖峰机械厂生产的A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完成,各工序工时定额及月末在产品数量如表8-6所示,各工序月末在产品在本工序的完工程度均为50%,原材料于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2014年7月成本计算的有关资料见表8-7和表8-8.1.在产品数量和生产工时表8-6 在产品数量和生产工时表2.产量资料:表8-7 产量记录3.生产费用资料:表8-8 各项费用资料要求:1.计算填列在产品完工程度和约当产量计算表。2.计算填列产品成本计算单。
问题:甲乙两国均为1982年《海洋法公约》缔约国。甲国与乙国就某岛屿的归属长期争执不下,甲国渔民在该岛屿附近捕鱼时,经常遭到乙国军舰的驱逐。在最近一次类似事件中,乙国军舰使用高压水枪将两名甲国渔民冲至海中身亡。为彻底解决该岛屿归属,甲国与乙国拟将该争端通过国际司法途径加以解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双方可以选择将该争端提交国际法院或国际海洋法法庭B.如国际法院的法官中有一人为甲国人,则为确保公平审理,该法官必须回避C.由于海洋法庭可以受理自然人或法人为当事方的案件,因此甲国受害渔民家属可向海洋法法庭起诉乙国要求赔偿D.甲国在国际法院起诉乙国解决岛屿归属问题时,甲国受害渔民家属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参与案件的审理
问题:“他最讨厌陈龙这个徒弟。”,是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多义。()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问题:下列各组全是同义词的是()。A.安慰关怀关切B.轻视鄙视看不起C.疲倦疲劳劳累D.实行执行推广
问题:设关系R(A,B,C)和S(A,D),与自然连接RS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A.σ(R.A=S.A)(R×S)B.R(等值连接1=1)SC.∏B,C,S.A,D(σR.A=S.A(R×S))D.∏R,A,E.C,D(R×S)
问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转移支付减少,总需求曲线()。A.左下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右上方
问题:鸿达有限责任公司为季节性生产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基本生产车间2014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为765000元。本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分别为:甲产品3300件,乙产品5700件,丙产品3300件。单件产品的定额工时分别为:甲产品20小时,乙产品10小时,丙产品40小时。本年12月生产甲产品600件,生产乙产品750件,生产丙产品450件,实际发生制造费用90000元。根据资料,11月制造费用本年累计借方发生额为682500元,贷方发生额为652500元。“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明细账有借方余额30000元。要求:1.计算本年度计划制造费用分配率。2.按计划费用分配率分配12月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3.将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按计划费用分配率分配的数额的差额调整计入12月产品成本,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因甲、乙、丙三种产品在开工月份生产份额相差不多,按12月实际完成的定额工时分配给甲、乙、丙三种产品)。4.根据核算的结果,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见表6-8)表6-8制造费用明细账
问题:()是我国公司组织机构中的老三会之一。A.董事会B.监事会C.工会D.股东大会
问题: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公共经济学的特点。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对经济的影响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问题: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模式有()。A.民族中心主义原则B.多中心原则C.地区中心原则D.全球中心原则
问题:“山上架着炮”和“台上演着戏”的“着”的语法意义不一样。()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问题:中央对地方财政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理由是:()。A、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的宏观调控B、地方政府间财政净利益的差别存在C、辖区间的外溢性D、稳定宏观经济
问题:如右图:已知窗口左边界X1=100,线段端点P1(50,110),P2(200,200)则线段与窗口左边界的交点P为(100,140)。()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问题:甲国与乙国之间不存在有关引渡的国际条约,现甲国公民丙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丙某,乙国拒绝,乙国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的是()。A.乙国认为丙某是政治犯,政治犯不引渡B.丙某的行为在乙国不认为是犯罪C.乙国引渡法规定对于丙某在甲国的犯罪行为不予引渡,应在乙国起诉D.乙国认为甲国是专制国家,其司法程序不正当,不能有效地保障犯罪人的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