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二: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实验室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板整体设计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设计、荷载及其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补充该模板整体设计必要的验算内容。

题目
事件二: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实验室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板整体设计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设计、荷载及其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补充该模板整体设计必要的验算内容。
  事件三;在科研中心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明确指出:(1)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2)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木板遮盖防止落入物料;(3)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两侧进行回顶,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中上述做法存在不妥,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针对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将施工技术要点以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问题】1.事件二中,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应补充哪些必要验算内容?
  2.事件三中,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照要求,模板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

A、现浇混凝土工程概况和拟选定的模板种类

B、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

C、绘制各类模板的施工图

D、模板搭设的程序、步骤及要求

E、降水排水方案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体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地下二层,建筑檐口高度45米,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实验设备,设置在地下二层的实验室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室的后浇带需待主楼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针对群体工程进度计划的不同编制对象,施工单位分别编制了各种施工进度计划,上报监理机构审批后作为参建各方进度控制的依据。
事件二: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实验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板整体建设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审计、荷载及其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补充该模板整体涉及必要的验算内容。
事件三:在科研中心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明确指出:(1)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2)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木板遮盖防止落入物料;(3)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两侧进行回顶,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中上述做法存在不妥,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针对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将施工技术要点以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事件四:主体机构验收后,施工单位对后续工作进度以时标网络图形式做出安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



<1> 、事件一中,按照编制对象不同,本工程应编制哪些施工进度计划?
<2> 、事件二中,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应补充哪些必要验算内容?
<3> 、事件三中,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4> 、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压缩网络计划时,只能以周为单位进行压缩,其最合理的方式应压缩哪项工作?需增加成本多少万元?


答案:
解析:
<1> 、施工进度计划按编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或专项工程)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四种。
<2> 、对拉螺栓承载能力计算;基础下混凝土楼板抗冲切计算、地基承载能力计算;楼板总荷载核算;架体整体稳定计算、连墙件承载能力计算、边梁斜撑杆轴向稳定。
<3> 、(1)不妥之处一: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
原因:后浇带模板与支架应独立搭设。
不妥之处二: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木板遮盖防止落入物料
原因:后浇带两侧应用模板分隔,上部采取钢筋保护措施。
不妥之处三: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
原因:后浇带位置模板应该等到后浇带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
不妥之处四: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原因: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封顶(两侧混凝土浇筑后)后14天浇筑。
(2)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4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4> 、从网络图上可以看出,如果想要通过压缩工作来缩短总工期,只能压缩关键线路上的工期。本时标网络图的关键线路为:A→B→E→H→I,其中可以压缩的工作有E和H两项,由于压缩E工作所需要的成本低于H工作所需要的成本。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压缩工作E更合适。需要增加的成为为10万元。

第3题:

模板设计的内容应包括()等,均应详细注明并绘制施工详图。

A.模板材质要求

B.构造大样及剪刀撑的设置要求

C.立杆接长方法

D.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

E.上下模板的施工通道


答案:ABCD

第4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中包括模板及其支架设计,以下()不是模板及其支架设计计算项目。

  • A、稳定性
  • B、结构
  • C、刚度
  • D、强度

正确答案:B

第5题:

背景:
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体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10层,地下2层,建筑檐口高度45m。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试验设备,设置在地下二层的试验室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室的后浇带需待主楼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针对群体工程进度计划的不同编制对象,施工单位分别编制了各种施工进度计划,上报监理机构审批后作为参建各方进度控制的依据。
事件二: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试验室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板整体设计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设计、荷载及其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补充该模板整体设计必要的验算内容。
事件三:在科研中心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明确指出:(1)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2)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木板遮盖防止落人物料;(3)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两侧进行回顶,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中上述做法存在不妥,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针对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将施工技术要点以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事件四:主体结构验收后,施工单位对后续工作进度以时标网络图形式做出安排,如
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

在第6周末时,建设单位要求提前一周完工。经测算工作D、E、F、G、H均可压缩一周(工作1不可压缩),所需增加的成本分别为8万元、10万元、4万元、12万元、13万元。施工单位压缩工序时间,实现提前一周完工。
问题:
1.事件一中,按照编制对象不同,本工程应编制哪些施工进度计划
2.事件二中,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应补充哪些必要验算内容
3.事件三中,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压缩网络计划时,只能以周为单位进行压缩,其最合理的方式应压缩哪项工作需增加成本多少万元


答案:
解析:
1.按照编制对象不同,本工程还应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有:
①施工(或群体工程)总进度计划;
②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③分阶段(专项工程)进度计划;
④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2.模板及支架设计应补充的必要验算内容有:承载力,刚度,抗倾覆。
3.(1)不妥之处:后浇带处模板及支架拆除后重新搭设及两侧回顶;
(2)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施工技术要点:
①剔凿接槎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
②调整钢筋;
③清理干净;
④充分湿润;
⑤宜使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充;
⑥强度等级宜提高一个标号;
⑦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4.最合理的方式应压缩工作E一周,需增加成本10万元。

第6题:

某沿海城市住宅工程,建筑面积23400m2,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20层,地下2层。筏板基础。顶板模板板面采用18mm胶合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竖向结构模板采用大钢模。施工单位为某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模板工程施工前,项目部组织对模板的设计资料进行了审查验证。审查验证了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内容。监理单位认为审查验证项目不够,要求项目部增加审查验证项目。事件二: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院提供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设计院回复按国家规范标准执行,无具体要求。
问题:
1.事件一中,需要审查验证的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内容有哪些?审查验证的项目还应有哪些?
2.模板工程施工中,支撑立柱的设计与安装的要求有哪些?(至少写出六项)
3.根据施工经验,写出六项保证模板安装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4.事件二中,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1)需要审查验证的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内容有:1)荷载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实际;2)计算方法是否正确;3)审核手续是否齐全。(2)审查验证的项目还应有:1)模板设计图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图纸是否齐全;2)模板设计中的各项安全措施是否齐全。
2.立柱设计与安装的要求有:(1)立柱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2)为合理传递荷载,立柱底部应设置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3)支承在地基上时,应验算地基土的承载力;(4)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5)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6)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7)对接接头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8)安装立柱的同时,加设水平拉结和剪刀撑;(9)立柱的间距应经计算确定,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10)上下层立柱要保持垂直,并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3.保证模板安装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有:(1)作业高度在2m及2m以上时,要有操作架子或操作平台,并按要求进行防护;(2)操作架子上、平台上短时间堆放时,数量必须控制在架子或平台允许荷载范围内;(3)冬期施工,对于操作地点和人行通道上的冰雪应事先清除;(4)雨期施工,要考虑抗风和加固措施;(5)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6)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4.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有:(1)承重模板,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方可拆除。(2)拆模过程中发现实际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模,经妥善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才可继续拆除。(3)结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后,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4)拆除芯模或预留孔的内模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第7题:

(2016年)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体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地下二层,建筑檐口高度 45 米,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设备,设置在地下二层的试验室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室的后浇带需待主楼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试验室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板整体设计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设计、荷载及其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
求补充该模板整体设计必要的验算内容。
事件三;在科研中心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明确指出:(1)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2)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木板遮盖防止落入物料;
(3)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两侧进行回顶,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中上述做法存在不妥,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针对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将施工技术要点以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问题】
(1)事件二中,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应补充哪些必要验算内容?
(2)事件三中,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P60)(估计 6 分)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抗倾覆验算。
(2)(估计 6 分)
1)①(P61)不妥之一: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
正确做法: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②(P68)不妥之二: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正确做法:待主体结构封顶后至少保留 14 天。
2)(P68)技术要点:①采用微膨胀混凝土;②比原结构高一等级混凝土;③地下室防水后浇带至少保持养护 28 天(其他 14 天)

第8题:

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规定,模板设计应包括()内容。

A、绘制配板设计图

B、绘制支撑设计布置图

C、按模板承受荷载的最利组合对模板进行验算

D、绘制细部构造和异型模板大样图

E、编制模板施工安全、防火技术措施


答案:ABDE

第9题: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体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10层,地下2层,建筑檐口高度45m,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实验设备,设置在地下2层的实验室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室的后浇带需待主楼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进场后,针对群体工程进度计划的不同编制对象,施工单位分别编制了各种施工进度计划,上报监理机构审批后作为参建各方进度控制的依据。
事件2: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实验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板整体设计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设计、荷载及其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补充该模板整体设计必要的验算内容。
事件3:在科研中心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明确指出:(1)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2)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木板遮盖防止落入物料;(3)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两侧进行回顶,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中上述做法存在不妥,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针对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将施工技术要点以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事件4:主体结构验收后,施工单位对后续工作进度以时标网络图形式做出安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



在第6周末时,建设单位要求提前一周完工,经测算工作D、E、F、G、H均可压缩一周(工作1不可压缩),所需增加的成本分别为8万元、10万元、4万元、12万元、13万元。施工单位压缩工序时间,实现提前一周完工。
【问题】
1.事件1中,按照编制对象不同,本工程应编制哪些施工进度计划
2.事件2中,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应补充哪些必要验算内容
3.事件3中,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 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4.事件4中,施工单位压缩网络计划时,只能以周为单位进行压缩,其最合理的方式应压缩哪项工作 需增加成本多少万元


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按照编制对象的不同,本工程应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T程进度计划、分阶段(或专项)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2.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验算;模板及支架的抗倾覆验算。
3.后浇带施工中的不妥之处:
(1)不妥之处: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
原因: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2)不妥之处: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木板遮盖防止落入物料。
原因:后浇带两侧应用模板进行分隔,上部采用钢筋保护措施。
(3)不妥之处: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
原因: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底模及支架。
(4)不妥之处: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原因: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在主体结构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则至少保留28d)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
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4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4.事件4中,施工单位压缩网络计划时,其最合理的方式应压缩工作E,需增加成本10万元。

第10题:

在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绘制的施工图主要包括()。

  • A、梁板模板结构大样图及支架构造措施节点大样图
  • B、立杆平面布置图
  • C、梁板模板支架纵横两方向立面图
  • D、柱墙模板支撑立面图和断面图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