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面谱例。

题目
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谱例中的旋律一共出现几对模进关系?分别是哪几对? (10分)

(2)此段旋律中,音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5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

A.变奏
B.扩大
C.减缩
D.模进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旋律发展手法。该谱例展示了两行乐谱,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两行乐谱的骨干音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是以第一行乐谱为骨干音,第二行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旋律的填充,使音乐表现更富有变化性。

A项:“变奏”一词原意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与题干相符,当选。

B项:扩大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原旋律中音符的时值拉大,如八分音符扩大为四分音符。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减缩指的是将原旋律进行逐步紧缩,通过提取骨干音的方式收束为一个简洁的结尾,如删减掉旋律中的过渡音。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模进指的是将原有的旋律作为基础,并将其移到不同高度的音高上进行重复,如将1234移到3456。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2题:

下面谱例的曲作者是( )。

A.冼星海
B.任光
C.贺绿汀
D.聂耳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谱例的认识。该旋律是《黄河颂》,选自大型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曲作者冼星海,词作者光未然。《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其中《黄河颂》是第二乐章。

A项:冼星海,一生创作了四部大合唱作品,有《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与题干相符,当选。

B项:任光是3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代表之一,其作品有《打回老家去》《渔光曲》《彩云追月》。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贺绿汀是30年代后期的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牧童短笛》《摇篮曲》《天涯歌女》《四季歌》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聂耳是我国30年代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代表之一,也是国歌的作者,代表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卖报歌》《金蛇狂舞》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3题:

为下面谱例的旋律编创乐段。

要求:

(1)将下面谱例的旋律改写为3/4拍的摇篮曲,可以改变时值,是否弱起均可。(8分)

(2)为改写后的摇篮曲标明合适的速度和表情记号。(2分)




答案:
解析:
本题共2问:(1)第一问是通过时值来进行改写,是对音乐的二度创作,将旋律进行改变,按照音乐的时值进行同等创作。(2)本题涉及的是和第一题相同的内容,在创作手法上有所改动,所谓同头换尾是乐句前半段保持不变,在后半段进行变化。从而进行题目作答。

第4题:

与下面谱例相同的调性是( )。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调式分析。第一看调号,是

大调的调号。第二看尾音,落在C上。第三看调号与尾音的关系,两者之间为小三度,属于关系大小调。第四,根据主音(尾音)排音列,可以发现中间出现了增二度音程,而增二度音程是c和声小调中的特性音程。因此,为c和声小调。

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5题:

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标明调式调性。(2分)

(2)写出曲式结构名称。(10分)

(3)说明歌曲 17~22 小节在旋律方面的主要特征。(3分)


答案:
解析:
本题共三问。(1)第一问考查调式调性。通过视唱旋律不难发现这是西洋调式,有两个升号,尾音落在 D 上,没有临时变化音,由此判断是D自然大调。(2)第二问要求写出曲式结构名称。该谱例是一个再现单二部曲式,1~16 小节为A段,17~31 小节为B段。(3)第三问追问 17~22 小节的旋律特点。考生可以从旋律发展手法和旋律走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6题:

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写出歌曲第一段的调式调性。(3分)

(2)画出曲式结构图式。(7分)

(3)写出曲式的整体结构名称。(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目共三问。

(1)第一问分析歌曲第一段的调式调性;

(2)第二问考察的是曲式结构图式;

(3)第三问需要阐述整体结构的名称。

第7题:

下面谱例是哪种演奏形式的乐谱?( )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对西洋器乐体裁演奏的了解。

根据所给谱例音乐风格可以判断出为西洋器乐体裁演奏,谱例中花括号谱表中是一种两手同时弹奏的乐器,由此可判断出包含了钢琴。

第8题:

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画出结构图示,写出乐曲的结构名称。(10分)

(2)说明乐曲第一段的每个乐句之间是运用什么手法连接而成的。(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目共两问。

(1)第一问提出画出曲式结构图,并写出曲式结构名称。

(2)第二问考察的是作曲手法的理解,并解释该结构的旋律特点。仔细观察乐谱我们会发现该作品的旋律发展手法是“鱼咬尾”四句类的一段体。

第9题:

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说明调式调性
(2)划分乐句,并画出结构图式,标明小节数。
(3)简要说明乐句间的关系,以及乐句自身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D自然大调。 (2)前4小节一个乐句,后4小节一个乐句。

(3)该旋律片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二个乐句重复第一个乐句的前半部分,两个乐句是同头换尾的形式展开,属于平行乐段。该曲为D大调l2/8拍,节奏为中速,该旋律为弱起小节,旋律的进行是级进与同音反复相交替,为一部曲式。

第10题:

为下面谱例的旋律编创乐段。
要求:(1)将下面谱例的旋律改写为3/4拍的摇篮曲,可以改变时值,是否弱起均可。
(2)为改写后的摇篮曲标明合适的速度和表情记号。


答案: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