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两位化学老师关于“二氧化硫”的教学设计片段。

题目
下面是两位化学老师关于“二氧化硫”的教学设计片段。

设计一?
设计二?
问题:?
(1)说明两个教学设计片段的特点。

(2)根据上述设计片段说说情境教学的好处,以及在化学教学中应如何选取素材。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设计一中,教师使用真实情景作素材,立足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从中提出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将知识与思维方法的学习与问题解决融为一体。其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受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是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学。
设计二中.教师纯粹是为了讲授知识.只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涉及很少。
(2)情境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从而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境教学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进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化学实验、化学史、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经验等为素材。选取素材时,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所处模块的功能定位,不同模块对教学素材的复杂程度、功能价值的要求也不同;其次,素材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再次,对于同一教学目标,可以选取不同的素材,促进学生思想方法的建构;最后,素材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面是两位教师关于《欧洲的启蒙运动》一课中历史背景的教学过程:

(1)试对两位教师关于启蒙运动历史背景的教学进行评价。(8分)

(2)教师在进行历史背景的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答案:
解析: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过于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方面必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地教。

教师在进行历史背景的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历史背景往往复杂多样,从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来看,历史背景有时划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有时划分为国内、国际因素(如五四运动的背景);有时又包括历史条件(如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导火线或借口(如两次鸦片战争)……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材范围,精挑细选一些最核心、最有价值、最有说服力的史料,补充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有关历史背景的结论,一方面便于学生真正理解历史背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和辩证思维。②学生分析历史背景时,教师可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个角度引导,思路清晰、条理明确的给予概括,同时指导学生要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背景。

第2题:

案例:
下面是两位初中化学老师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设计片段:
【设计一】将二氧化碳通x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加热时,溶液又变回紫色。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解释: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了碳酸,酸性物质会使石蕊变红。加热后碳酸分解,因此石蕊又变回紫色。由此,进一步介绍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二】将碳酸饮料振荡,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提问:为什么碳酸饮料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hA.水中会产生碳酸吗?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提问: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生成了碳酸吗?是否因为二氧化碳本身就具有酸性?将干燥的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石蕊试纸条不变色。将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石蕊试纸条变红。由此推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一步介绍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
(1)根据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片段,说明两个设计的特点。
(2)设计二体现了哪些教学理念?
(2)根据上述教学设计片段,归纳总结“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内容的基本教学策略。


答案:
解析:
【知识点】化学教学理念、化学教学策略——二氧化碳的性质
(1)设计一和设计二都引出并讲解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方程式.也都进行了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的实验。
设计二与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的事实联系起来,提出问题.实验成为教师引导下有探究意义的、有目的的实验。而设计一中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的实验是由教师完成.学生观察,师生共同解释的实验。
设计二重视每一个推断的证据意识。由于有其他的推断可能.后续又设计了二氧化碳与干燥石蕊试纸的实验,进一步排除其他可能的推断.推理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事实。而设计--N直接用反应解释了实验现象.并没有进行多种可能的探究。
设计二除了完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学习.还设计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并且让学生体验了探究推理的过程.目标更为丰富宽泛。
(2)注重过程性目标的体验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注重实验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对物质的感性认识的积累,让学生从化学视角熟悉身边的物质,在丰富的情境中,通过多研究、多思考,积累有关物质的知识。
(3)①依据内容特点规划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②贴近生活生产实际.初步形成科学物质观的意识。
③设计生动的化学实验和富有启迪性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
④注重反思实践,不断开拓更新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3题:

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


正确答案:
【参考设计】 
  《ai ei ui》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2.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 
  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拼读与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一)复习拼音。 
  1.同学们.谁还认识这些拼音娃娃?(教师指名学生读韵母“ai ei ui”)
  2.这些拼音娃娃和声母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音节,你们能读出来吗?(指名学生读音节:chui zai pei mei dai。)
  (二)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女孩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读“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2.小女孩说话的时候.小白兔也敢来了。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谈论小白兔——有从外形上说的,有从习性上说的。有借助童话说的。)
  三、学习儿歌。  
  1.教师教读儿歌。  
  2.让学生说说儿歌中的小白兔怎么样?
  3.认识生字。 
  (1)指名学生读音节 
  (2)自主识字,相互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是怎么认识的?(有的说是从广告上学的;有的说是爸爸教的;有的说通过拼读认识的;有的说是同桌告诉的;有的说这个字是某个人的名字……学生回答时,还让学生给生字找个朋友.组成词语)
  4.课堂间休。(当学生汇报“在”的时候,要学生用“在”说一句话。学生说“春天在哪里?”教师顺势要学生唱《春天在哪里》。教师和学生边唱边跳。)
  5.读儿歌。 
  (1)教师领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教师引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3)小组轮读 
  (4)指名学生读 
  (5)学生加动作读    
  (6)学生表演读    
  (7)教师与学生合作着表演读 
  (8)师生同唱“小兔乖乖”    
  (四)巩固生字。 
  1.教师创设问题:“小白兔和你们比谁最聪明呀?下面你们和小白兔比一比,记一记课文下面的生字吧!”
  2.开火车游戏。(学生读生字卡片)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李老师关于“新疆农业问题”的教学设计片段:

问题:
(1)为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出示哪些地理图片配合讲解?(8分)
(2)分析探究式教学法的优点和局限性。(12分)


答案:
解析:
(1)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出示新疆地区的地形图、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光照等值线图、河流和绿洲分布图、交通线路图等。 (2)优点:探究式教学法不是以一般的知识掌握为目的,而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独立认知活动,通过探索、研究来获取知识,着眼于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意志。它适用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教学。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先呈现概念、原理的例证.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例证的共有本质特征.利用学生先前习得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通过新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发现新规则并习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局限性:首先,它要求对一切已被前人研究、证明和总结的知识与原理,学生都要通过自己的直接探究去发现。探究式教学适合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同时也必须在学生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前提下.方能顺利进行知识的迁移。很多教学内容会很难,甚至不可能被设计成一整套探索发现过程供学生学习。
其次.教学所耗费时间太多,往往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
此外,探究式教学法对待学生个别差异的适应性不强,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同一发现方案.效果不是最佳。
因此.探究式教学法只适合地理学科部分内容的教学。并且必须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5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有两位化学老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分别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
老师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把教学设计成一系列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了教学中的问题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一个个问题.
老师2: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析了教学中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后,选出几个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一个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开始然后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捕捉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请分析与评价上述两位老师的教学特点。(6分)
(2)简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讨论的注意事项。(6分)


答案:
解析:
(1)老师1是在用知识线索贯穿素材,这位教师使用素材的动机是单纯为了讲授知识,素材出现的时机完全由知识点决定。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只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涉及很少.
老师2是在用认识性问题线索贯穿素材.这位教师更加深入地挖掘了素材的内在联系,把素材纳入到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思维序列中.素材出现的时机和顺序由学生的认识逻辑决定.老师使用素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知识解决问题,很好地体现了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式的教学。
(2)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与讨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回答。
②问题的内容要集中,表达要简明准确。
③要有启发性,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问题重点时,教师应从侧面给予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依照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
⑤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的可能回答及处理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

第6题:

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根据是( )。

A.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性质和类型
B.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性质和类型
C.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和性质
D.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

答案:D
解析:
依据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

故正确答案为D项。

第7题:

案例: 某版本教材中的“空气有哪些成分”片段:



【观察活动】
请你协助老师完成或观察老师演示下面的实验。
【实验2-1】
?



[结论]通过上面的实验现象,你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1)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________。
(2)实验中(Ⅱ)、(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Ⅱ)________________;(Ⅳ)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产生(Ⅳ)的原因是:
(Ⅴ)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1]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本教科书片段的呈现方式体现了哪些化学教材设计理念?


答案:
解析:
(1)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稍过量,可以充分消耗氧气;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插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等瓶内气体完全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2)(Ⅱ)红磷燃烧,发出黄光,并冒出白烟;(Ⅳ)水从烧杯被吸进集气瓶,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Ⅴ)消耗的气体跟余下的气体体积比为1:4;
(3)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本教科书片段强化了实验教学,体现学科特色,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和多样化的学生活动,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验的设置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了义务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和启蒙性;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解析:(1)该实验属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保证实验成功,需要满足下列条件: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稍过量,可以充分消耗氧气;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插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等瓶内气体完全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2)(Ⅱ)中的现象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并冒出白烟;
(Ⅳ)在打开止水夹之后,由于集气瓶内外存在压强差,水会从烧杯被吸进集气瓶,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大约占21%,因此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Ⅴ)解释看到的现象,可知红磷燃烧消耗的气体跟余下的气体体积比为1:4;
(3)根据该实验得到的结论即: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基本理念答题,该部分教材的设计主要是从实验的角度培养学生,并且结合了学生日常接触的“空气”,因此可以结合课程基本理念的第3、4、5点来答题,分别是:
③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相信化学终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

第8题:

下面关于教学过程或教学行为描述的内容中,哪些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A、老师组织全体学生对某个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B、老师在课前设计、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

C、老师根据往届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大了对一些内容的练习难度

D、老师在内容的讲授过程中,根据学生前期的设计作业,调整了讲授的重点


答案:ABD

第9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李老师关于“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的教学过程设计.
?
问题: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12分)
(2)分析此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8分)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能够在图上识别出大陆、岛屿、半岛、群岛;在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成功之处:
①在教学中.李老师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地球仪进行观察、探究,发现海陆分布大势和各大洲的轮廓特征.再通过知识竞赛呈现和突破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记住海陆面积的比例.学会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②在教学中,李老师通过活动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结合得较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第10题:

下面为某实习教师在“力的合成”一课上的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上课了。首先请前排的三个同学上来,我们一起做个游戏。
(前排的三位同学走到讲台前)
老师:老师站在这里,请两位同学从我身后同时用力推老师。
(两位同学从老师身后轻推老师,老师假装向前踉跄了一步,停了下来)
老师:现在请剩下的这位同学从我身后用力推老师,注意,要用力推呦。
(该同学从老师身后用力推了一下老师,老师又向前踉跄了一步,停了下来)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刚才两位同学分别用力推老师,老师被推动了;现在一位同学用力也推动了老师。说明前两位同学和后面同学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后一位同学所用的力看成前两位同学用力之和,把两位同学推我的力叫作分力,后一位同学推我的力叫作合力。合力与分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老师开始板书)
老师:下面大家拿出老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分组做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之前请仔细看老师的PPT(图8)和教材。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老师:通过实验探究,现在知道了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下面我们看看如何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问题,大家拿出“导学案”,先看看习题3。
(同学拿出“导学案”,认真读起了习题3)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习题。题目说的是:光滑斜面上有一木块,大家看黑板,和老师一起分析木块所受的分力和合力。
(老师开始板书如图9)

问题:
(1)简述平行四边形定则。
(2)对教师教学行为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进行评述。
(3)设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教学片段或思路。


答案:
解析:
(1)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即平行四边形定则。 (2)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有违“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①在新课导入时,教师采用“向前踉跄一步”的方式展现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的做法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向前踉跄一步”无法准确地表达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
②在授课过程中,有“灌输式”教学的痕迹。首先,实验前,没有启发引导学生如何规范进行实验操作,而是让学生“请仔细看老师的PPT(图8)和教材”;其次,实验结论不是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而是教师叙述“我们知道了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最后,巩固训练过程中没有师生互动,而是让学生“拿出‘导学案’,先看看习题3”。以上三点有违“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练习题目的设置及教师表述也存在错误。
其一.“光滑斜面”上的物体不可能在斜面上静止;其二,“和老师一起分析木板所受的分力和合力。”应改为“大家分析一下木块的受力,讨论下分力是哪个,合力是哪个”此外,教师板书不规范。力的示意图无法构成平行四边形,不利于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
(3)片段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受力分析一般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才不会漏掉力呢
生1:先分析重力,再分析接触力,如支持力、压力、摩擦力等。
师:生1的回答非常正确。那么,当物体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时,是否存在简化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呢
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大家注意观察下面的实验。
(老师准备了一桶水,现在请两名同学到上前共同提起这桶水)
师:他们对水桶施加了几个力能用一个力来等效替代它吗怎样替代
生2:老师,他们对水桶施加了两个力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一个人来提水,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向上的力来等效替代这两个力了。
师:生2分析得非常正确,而且也非常严谨。我们发现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
(故意放慢语气,等待学生回答)
全体:相同的。
师:是的。那么我们就把这两个力称作这一个力的分力,而把这一个力称作这两个力的合力。
(老师同时板书分力和合力的概念)。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合力和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呢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好不好
全体:好。
(老师边演示边说明,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老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模拟同学提水,用钩码模拟水桶,并要求学生观察下面两个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演示实验1: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根细绳以一定的夹角提起一个钩码,学生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记为a和b。(夹角度数可选30°、45°、60°等)
演示实验2:用一只弹簧测力计竖直地提起实验1中所用的钩码,学生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记为C。
生:(读出弹簧测力计读数)
师:现在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作图,根据大家的读数,先画两个分力的方向与大小,并以这两个分力为邻边做平行形,最后画出对角线来。大家看一下对角线的力和合力相比有什么关系呢
(老师板书: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学生的读数)
生3:对角线的力的大小跟测量数据几乎完全吻合,方向基本一致。
师:没错。大家换个角度操作几次,并告诉我这个结论是否正确,证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来回指导)
生:证明了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师:非常正确。以后求多个力的合力,我们也可以画两分力来求合力。这是用作图法来求合力。当然也可以用公式法来求解,比如,对于成任意角度力的合成可以采用数学公式中的余弦定理来求解。接下来,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请看大屏幕: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大家画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并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重力的分力。
(为下一知识点“力的分解”做铺垫)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