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是一家高科技环保企业,依靠多年技术储备,自主研发出新一代智能呼吸窗。由于该产品具备更加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公司预计市场需求会持续旺盛,为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订单要求,甲公司以投入自有资金为主,再吸收部分风险投资资金入股,在原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将产能扩大了三倍,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完全掌控生产线的运作。甲公司生产部经理提出异议:在原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产能,会增加企业的库存成本,不符合公司要

题目
甲公司是一家高科技环保企业,依靠多年技术储备,自主研发出新一代智能呼吸窗。由于该产品具备更加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公司预计市场需求会持续旺盛,为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订单要求,甲公司以投入自有资金为主,再吸收部分风险投资资金入股,在原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将产能扩大了三倍,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完全掌控生产线的运作。甲公司生产部经理提出异议:在原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产能,会增加企业的库存成本,不符合公司要求的准时生产方法理论。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从源头进行质量管控,甲公司所有原材料的采购都来自同一家原材料生产企业。响应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甲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企业的采购流程,完善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统筹安排采购计划,明确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建立价格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价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要求:
  (1)分析甲公司所实施的产能计划类型。
  (2)请帮助甲公司生产部经理分析采用准时生产系统的优点。
  (3)分析甲公司采用的货源策略,并简述企业的采购业务需要关注的风险。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所实施的产能计划类型是领先策略。领先策略是指根据对需求增长的预期增加产能。甲公司预计市场需求会持续旺盛,提前在原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将产能扩大了三倍,属于领先策略。
  (2)企业采用准时生产系统有如下优点:①库存量低,减少了仓储空间,从而节约了租赁和保险费用。②由于仅在需要时才取得存货,因此降低了花费在存货上的运营成本。③降低了存货变质、陈旧或过时的可能性。④避免因需求突然变动而导致大量产成品无法出售的情况出现。⑤由于JIT着重于第一次就执行正确的工作这一理念,因而降低了检查和返工产品的时间。
  (3)甲公司采用的是单一货源策略。甲公司所有原材料的采购都来自同一家原材料生产企业,即在一家供应商处购买,属于单一货源策略。
  采购业务需关注的主要风险:①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②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③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是国内一家汽车玻璃制造商。面对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和产品订单日趋减少,该公司把一部分资金和生产能力转移至生产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汽车产销大国M国。通过独立投资设厂和横向并购M国一家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甲公司在M国不仅很快站稳脚跟,而且获得M国汽车制造商的大量订单,业务量大幅增长。在本案例中,甲公司向M国投资的动机有( )。

A.寻求效率

B.寻求市场

C.寻求现成资产

D.寻求资源


正确答案:ABC

第2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为增加产能,拟于 2019 年末添置一台设备,该设备无需安装,预计购置成本 300 万元,根据税法相关规定,该设备按照 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 3 年,净残值率为 5%,甲公司现需确定该设备的经济寿命, 相关资料如下:

甲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企业所得税率25%,假设运行成本均发生在各年末。
要求:
(1)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分别计算设备更新年限为1 年、2 年、3 年的平均年成本。
(2)根据要求(1)计算的平均年成本,确定该设备的经济寿命。


答案:
解析:
(1)年折旧=300×(1-5%)/3=95(万元)
年折旧抵税额=95×25%=23.75(万元)
第1 年末残值变现损失抵税额=(300-95-200)×25%=1.25(万元)
第2 年末残值变现损失抵税额=(300-95×2-110)×25%=0(万元)
第3 年末残值变现收益纳税额=(40-300×5%)×25%=6.25(万元)
更新年限为1 年的平均年成本=[300-(200+1.25)×(P/F,10%,1)+90×(1-25%)×(P/F,10%,1)-23.75
×(P/F,10%,1)]/(P/A,10%,1)
=[300-(200+1.25)×0.9091+90×(1-25%)×0.9091-23.75×0.9091]/0.9091
=172.5(万元)
更新年限为2 年的平均年成本
=[300-110×(P/F,10%,2)+90×(1-25%)×(P/F,10%,1)+100×(1-25%)
×(P/F,10%,2)-23.75×(P/A,10%,2)]/(P/A,10%,2)
=(300-110×0.8264+67.5×0.9091+75×0.8264-23.75×1.7355)/1.7355
=167.8(万元)
更新年限为3 年的平均年成本
=[300-(40-6.25)×(P/F,10%,3)+90×(1-25%)×(P/F,10%,1)+100
×(1-25%)×(P/F,10%,2)+150×(1-25%)×(P/F,10%,3)-23.75×(P/A,10%,3)]/(P/A,10%,3)
=(300-33.75×0.7513+67.5×0.9091+75×0.8264+112.5×0.7513-23.75×2.4869)/2.4869=170.27(万元)
(2)更新年限为2 年的平均年成本最低,因此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2 年。

第3题:

甲公司拥有知名品牌,但生产能力不足,由于目前国家收紧了信贷政策,甲公司如果想要贷款扩大生产的成本会很高。此时乙公司代表上门来表示,自己目前的生产能力有剩余。而且技术上是可以达到甲公司要求的标准和规范的,于是双方经过磋商,决定进行合作,乙公司为甲公司生产产品,然后甲公司以自己的知名品牌进行销售,这种方式是( )。

A.特许经营

B.OEM

C.合营

D.战略联盟


正确答案:B
解析:OEM即为一方(委托方)提供技术、工艺、设计方案、市场、规范、标准、质量要求等产品要素,另一方(制造方)按订单加工的长期战略联盟方式,也称委托制造。

第4题:

甲公司是一家国际船舶制造企业。甲公司在与其客户签订船舶制造合同后,才向各主要部件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甲公司采用的平衡产能与需求的方法是()。

A、订单生产式生产
B、资源订单式生产
C、库存生产式生产
D、滞后策略式生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平衡产能与需求的方法。资源订单式生产,即当需求不具独立性时,企业仅购买所需材料并在需要时才开始生产所需的产品或提供所需的服务,其特征是订单——资源——生产。

第5题:

ABC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甲产品的上市公司,目前拥有资金1000万元,其中,普通股75万股,每股价格8元;债券400万元,年利率8%;目前的销量为24万件,单价为2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固定成本为100万元。该公司准备扩大生产规模,预计需要新增投资800万元,投资所需资金有下列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发行债券800万元,年利率10%;
方案二:发行普通股股票800万元,每股发行价格16元。
预计扩大生产能力后,固定成本会增加82万元(不包括利息费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相等时的销量水平;
(2)若预计扩大生产能力后企业销量会增加16万件,不考虑风险因素,确定该公司最佳的筹资方案。


答案:
解析:
(1)企业目前的利息=400×8%=32(万元)
企业目前的股数=75万股
追加债券筹资后的总利息=32+800×10%=112(万元)
追加股票筹资后的股数=75+800/16=125(万股)



设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量水平为X,
则:(25-10)X-(100+82)=232
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量水平=27.6(万件)
(2)追加投资后的总销量=24+16=40(万件),由于高于无差别点(27.6万件),所以应采用财务杠杆效应较大的负债筹资方式即方案一。

第6题:

甲公司生产乙产品,生产能力为500件,目前正常订货量为4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正常销售单价80元,单位产品成本50元,其中变动成本40元。现有客户追加订货150件,报价70元,甲公司如果接受这笔订货,需要追加专属成本1200元,并且会影响正常定单减少50件销量。分析甲公司若接受这笔订货,将增加利润(  )元。

A.1300
B.2000
C.1800
D.3000

答案:A
解析:
增加利润=150×(70-40)-1200-50×(80-40)=1300(元)。

第7题:

甲公司生产乙产品,生产能力为 500 件,目前正常订货量为 400 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正常销售单价 80 元,单位产品成本 50 元,其中变动成本 40 元。现有客户追加订货 100件,报价 70 元,甲公司如果接受这笔订货。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1200 元。甲公司若接受这笔订货,将增加利润( )元。

A.800
B.2000
C.1800
D.3000

答案:C
解析:
增加利润=100×(70-40)-1200=1800(元)。

本题考查:特殊订单是否接受的决策

第8题:

原有企业为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能力(或效益)或增加新产品的生产能力称之为( )。

A.新建

B.改建

C.扩建

D.恢复


正确答案:C

第9题:

大宇公司生产各种类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公司的生产设施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而且固定成本也很高。激光打印机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市场上的各种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性能和价格都具有竞争力。大宇公司要实现公司的目标利润率,就必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2011年,大宇公司计划通过提高公司产量以及减少制造过程的次品率来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大宇公司将对员工进行培训,鼓励并授权于他们采取必要的措施。现在大宇公司的大量生产能力都浪费在生产那些有缺陷而且无法出售的产品之上。大宇公司预计,提高产量会降低大宇公司用来制造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宇公司认为由于公司的固定成本高,提高制造质量并不会自动导致成本的降低。为了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大宇公司可以裁减一些员工、出售一些设备,或利用公司生产能力生产和销售更多的现有产品或改进后的产品。
下面是大宇公司 2011 年会计年度的平衡计分卡。为了简洁起见,我们省略了为实现每个目标而采取的计划。

要求:

你认为大宇公司在提高质量,进行大规模精简以消除闲置生产能力时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提高质量的同时大力进行精简以消除闲置生产能力有很大的难度。我们谈到过大宇公司要提高质量,关键是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授权。随着质量的提高,生产能力就会得到释放,但由于成本是固定的,质量的提高并不会自动导致成本的降低。为了降低成本,大宇公司的管理层必须采取行动,例如出售设备和裁减员工。但是公司管理层怎么能裁减凭借努力工作和技能带来了质量提高的员工呢?如果公司现在确实开始裁减员工,那么余下的员工还会继续努力工作来提高质量吗?因此,公司的管理层首先应做的是利用新增的生产能力来出售更多的产品。如果此举行不通,公司又只能进行精简,那么管理层在进行精简时应努力不要伤害员工的积极性,例如采取提前退休和主动离职等方法。

第10题:

甲公司是一家家电企业,通过自身研发,向市场推出一款新型家电,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产品供不应求,企业为此一直满负荷生产。在此情况下,公司决定根据市场需求的情况投资增加该种产品的产能,以谋求进一步扩大销售。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甲公司的这种产能计划类型属于( )。

A.领先策略
B.匹配策略
C.滞后策略
D.适中策略

答案:C
解析:
滞后策略是指仅当企业因需求增长而满负荷生产或超额生产后才增加产能。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