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对爆炸极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题目

下列有关对爆炸极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对氢气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色无味无毒,极易燃烧

B.沸点为-252.8℃

C.爆炸浓度极限为0.4~10%

D.火焰为蓝色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下列有关对爆炸极限影响因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C

第3题:

爆炸极限分为下列类型()

A、 爆炸温度极限

B、爆炸浓度极限

C、爆炸 上下极限

D、爆炸态度极限


答案:AB

第4题:

下列关于爆炸极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爆炸极限通常以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3)等来表示
B.气体浓度超过爆炸上限时,不会发生爆炸
C.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不会发生爆炸
D.同种物质一般来说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窄
E.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分数(%)表示

答案:D,E
解析:
教材P23
可知:选项D,同种物质一般氧气中的爆炸极限比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故D错误:选项E,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质量(g/m3)表示,故E错误。

第5题:

下列关于爆炸极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中)

A.爆炸极限通常以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3)等来表示
B.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称为爆炸浓度极限
C.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D.同种物质一般来说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窄
E.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分数(%)表示

答案:D,E
解析:
2020版教材P 37
可知:选项D,同种物质一般氧气中的爆炸极限比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故D错误:选项E,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质量(g/m3)表示,故E错误。

第6题:

下列有关对控制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B

第7题:

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之一。下列关于爆炸极限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
B. 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越大,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
C.混合气体中惰性气体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变宽
D.混合气体中氧气浓度的增加,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宽

答案:C
解析:
(1)温度的影响
混合爆炸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越宽危险性越大),则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危险性增加。
(2)压力的影响
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的影响较复杂,在0.1~2.0 MPa 的压力下,对爆炸下限影响不大,对爆炸上限影响较大;当大于2.0 MPa 时,爆炸下限变小,爆炸上限变大,爆炸范围扩大。
(3)惰性介质的影响
若在混合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随着惰性气体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惰性气体的浓度增加到某一值时,使爆炸上下限趋于一致,使混合气体不发生爆炸。对爆炸上限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爆炸上限剧烈下降。混合气体中氧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对爆炸上限提高得更多。@##

第8题:

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2.1-8%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4.1-74.3一氧化碳的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12-74.5%。()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下列关于爆炸极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易)

A.物质发生爆炸不必在其爆炸极限范围内
B.物质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上限(下限)
C.爆炸上限与爆炸下限之间的间隔称为爆炸范围
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爆炸极限相同
E.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与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相同

答案:B,C
解析:
2020版教材P 37
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度范围。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分数(%) 表示。不同的物质由于其理化性质不同,其 爆炸极限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 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其爆炸极限也不同。通常,在氧 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大。

第10题:

空气中可燃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火就会爆炸,该爆炸的气体浓度范围称爆炸极限.一般石油气的爆炸极限是()%,汽油的爆炸极限是()%,煤油的爆炸极限是()%。


正确答案:3~13;1.0~6.0;1.4~7.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