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估价背景情况如下:

题目
本次估价背景情况如下:
甲房地产估价机构于2017年7月10日承接了一套办公用房估价业务,估价目的是为乙人民法院受理的丙银行与丁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提供价值参考。根据房屋权属证书记载,房屋所有权人为丁公司,坐落于X X市人民路28号1005室,存在尚未注销的抵押权,抵押权人为丙银行。接受委托后,项目负责人、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张X X带领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王X X和估价助理人员李X X进行了实地查勘,了 解到估价对象所在大厦为一栋高层甲级写字楼,冠名为“金达广场”。王XX、李义义具体承担了估价报告撰写工作,张X X对估价报告进行了终审,2017年7月15日出具了估价报告。以下为该估价报告封面:房地产抵押估价报告
估价报告编号: X X估字[2017]第Xx号
估价项目名称: X X市金达广场1005室房地产市场价值评估
估价委托人:丙银行
房地产估价机构:甲房地产估价机构
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王XX、李XX
估价报告出具日期: 2017年7月15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本次估价背景情况如下:

估价目的是为确定房地产抵押贷款额度提供参考依据而评估房地产抵押价值。估价委托人为××房地产开发公司,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在实地查看和市场调查时,从估价对象的施工方××建筑安装公司获取了相关成本等资料。

以下为该房地产估价报告中估价的假设和限制条件内容片断:

(一)估价的假设条件

1.估价时点2009年6月18日的房地产市场为公平、平等、自愿的交易市场。

2.本报告假定估价对象在合法前提下,按设计的商业用途使用能够产生最高最佳效益,并在未来可持续经营。

3.本次估价以××建筑安装公司提供的资料及数据真实、合法、完整、准确为前提,若提供资料及数据失实,由此产生的估价结果失真,本估价机构不承担责任。

4.估价对象土地用途为商贸综合用地,证载土地使用权终止日期为2053年6月19日,剩余使用年限为44年。

遵循合法原则和谨慎原则,本报告估价对象为商业房地产(未单独办理土地权属证书),设定其土地使用权年限自估价时点起为40年。

5.估价对象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能满足其剩余使用年限内的正常使用要求,并得到有效使用。

6.估价委托人拥有估价对象完全权益,包括房屋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

7.任何有关估价对象的运作方式、程序应符合国家、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

8.我们于2009年6月25日至26日对估价对象进行了实地查看,不能确认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状况与实地查看之曰的状况保持一致,提醒估价委托人使用估价报告时注意。

9.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在进行实地查看时,观察到估价对象外部完整正常,但不能确定其有无内部缺陷,本报告假设其建筑质量可以维持正常的使用寿命。

(二)估价的限制条件

1.本次估价目的仅为确定房地产抵押贷款额度提供参考依据,不对其他目的负责任,超出此范同使用报告,本估价机构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估价结果未考虑将来可能发生的资产处置、产权转移等费用对其抵押价值的影响。

3.根据× ×市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特征,本房地产估价报告应用有效期为半年,即自本报告估价时点起半年内有效。在应用有效期内,如果房地产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并对房地产价值产生明显影响,应重新进行估价。

4.本报告仅供委托人使用,未经本公司同意,不得向估价委托人和估价报告审查部门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媒体上。


正确答案:
错误:本次估价以××建筑安装公司提供的资料及数据真实、合法、完整、准确为前提。
改为:本次估价以委托人(或××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的资料及数据真实、合法、完整、准确为前提。
错误:设定其土地使用权年限自估价时点算起为40年。
改为:设定其土地使用权年限自估价时点算起为44年。
错误:自本报告估价时点起半年内有效。
改为:自本报告出具之日起半年内有效。
错误:不能确认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状况与实地查看之日的状况保持一致。

第2题:

若以改变用途的假设为前提进行评估,需在估价的假设和限制条件中对估价结果进行限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本次评估未考虑变更用途费用对估价结果的影响

B.本次评估已考虑补地价因素对估价结果的影响并予以扣减

C.若估价对象变更用途未获批准,则估价结果不能成立,需另行评估

D.若估价对象变更用途未获批准,则估价结果应适当调整


正确答案:D

第3题:

述职报告首先要介绍任职概况和述职评估,包括何时任职,工作变动情况、背景情况、岗位职责、目标及对个人尽职的总体估价、确定述职范围和基调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本次估价背景情况如下:
估价对象是李某拥有的位于某住宅小区一幢临街住宅楼一层的一套住宅。为解决该住宅小区商业配套不足的问题,规划部门原则同意该住宅楼一层改建为商铺。该住宅楼一层大部分业主已将住宅改为商铺。李某也已申请改建,但尚未办理完变更手续,后因债务问题需转让该套住宅,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其市场价值。
以下是该房地产估价报告中“最高最佳利用分析”内容片段:
最高最佳利用是指法律上允许,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允许,经过充分合理的论证,使估价对象的价值最大的一种利用。估价对象最高最佳利用分析具体如下:
1.法律上的允许。估价对象相关权属证书登记土地用途为综合用地,房屋用途为住宅。鉴于土地法定用途为综合用地,且规划部门已原则同意该幢住宅楼一层改建为商铺,故估价对象变更房屋用途具有可能性。因李某已申请改建,所以估价对象按照商业用途使用在法律上应视为许可。
2.技术上的可能性。虽然估价对象为已建成住宅,但经估价人员实地査勘,为适应改建为商铺用途的需要,可以拆除承重墙以外的部分墙体。所以,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从建筑材料性能、施工手段等技术方面是可能的。
3.经济上的可行性。结合估价对象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状况,经过分析测算,若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未来作为商铺使用带来的收入现值,大于作为住宅使用带来的收入现值。所以,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经济上可行。
4.价值最大化分析。经调查,于估价时点估价对象类似住宅市场均价为8 000元/m2,类似商铺市场均价为20000元/m2。若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扣除需支付的改造装修成本及应得利润后,其剩余价值大于作为住宅使用的价值。所以,估价对象作为商铺利用的价值为最大。
综上所述,估价对象的最髙最佳利用方式为商铺,故本次估价以重新开发为前提。


答案:
解析:
1.虽然李某已申请改建,但尚未办理完用途变更手续,因此从法律上讲,估价对象仍应按住宅用途评估。
2.若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扣除需支付的改造装修成本、用途变更费用及应得利润后,其剩余价值大于作为住宅使用的价值。
3.价值最大化分析应在目前住宅用途现状情况下,分别在维持现状、更新改造且改变用途、重新开发三种前提下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得出在第二种前提下利用价值最大。不能只分析一种前提就得出结论。
4.综上所述,估价对象的最髙最佳利用方式为商铺,故本次估价以更新改造且改变用途为前提。

第5题:

本次估价背景情况如下:
估价对象为一宗商业用途的在建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后至估价时点已停工3年,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5万m2。估价目的是为确定房地产抵押贷款额度提供参考依据而评估房地产抵押价值。
以下为该房地产抵押估价技术报告中“估价方法适用性分析”内容片段:
1.根据《房地产估价规范》(GB/T 50291—1999),主要的估价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基准地价修正法等。因估价对象为在建工程,具有开发潜力,宜采用假设开发法估价;估价对象为商业房地产,故可以采用收益法测算开发完成后的价值;估价对象成本造价等资料较为齐全,故可以采用成本法估价。因此,综合确定本次估价采用假设开发法、收益法、成本法三种估价方法。
2.假设开发法是预测估价对象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和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然后将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减去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
由于本次估价目的是在建工程抵押,所以在采用假设开发法时按自愿转让前提进行估价。
3.收益法是预测估价对象的未来收益,然后利用合适的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将未来收益转换为价值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
由于估价对象为商业房地产,且成本造价资料较为齐全,故可采用收益法、成本法估算估价对象开发宪成后的价值。
4.成本法是求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重新购建价格和折旧,然后将重新购建价格减去折旧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
本次具体采用房地分估、综合计价的方式进行估价,用市场法评估土地使用权价格,用成本法评估在建工程建筑物价格,并估算在建工程于现状条件下的房地合一价格。用成本法评估在建工程建筑物价格时,根据委托人提供的该在建工程项目造价资料等据实测算。
由于估价对象已停工3年,故在成本法估价中应考虑其折旧因素。


答案:
解析:
1.不能因为估价对象成本造价等资料较为齐全,就得出可以采用成本法估价的结论。本估价对象可以采用成本法估价,是因为估价对象为在建工程,其土地取得成本、建设成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开发利润等可通过测算其重新购建价格得出。
2.本次估价在采用假设开发法时按自愿转让前提进行估价不对。由于本次估价目的是在建工程抵押,所以存在工程不能按期完工或抵押人到期不履行债务而需将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变卖的风险,因此在采用假设开发法时应按强制转让前提进行估价。
3.用成本法评估在建工程建筑物价格时,根据委托人提供的该在建工程项目造价资料等据实测算不正确。
用成本法评估在建工程建筑物价格时,应根据重新取得该在建工程建筑物的必要支出或重新开发该在建工程建筑物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来测算其价格。
4.由于估价对象已停工3年,故在成本法估价中应考虑其折旧因素这句话不对。折旧是从建筑物正式竣工之日以后才会存在,所以估价对象虽已停工3年,但该工程仍属于新开发的房地产,在成本法估价中不应考虑其折旧因素。

第6题:

若以改变用途的假设为前提进行评估,需在估价的假设和限制条件中对估价结果进行限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本次评估未考虑变更用途费用对估价结果的影响

B.本次评估已考虑补地价对估价结果的影响并予以扣减

C.若估价对象变更用途未获批准,则估价结果应适当调整

D.若估价对象变更用途获得批准,则估价结果应适当调整


正确答案:D

第7题:

指出并改正下列房地产估价文书的错误
本次估价背景情况如下:
估价目的是为确定房地产抵押贷款额度提供参考依据而评估房地产抵押价值。估价委托人为xx房地产开发公司,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在实地查勘和市场调查时,从估价对象的施工方xx建筑安装公司获取了相关成本等资料。
以下为该房地产估价报告中估价假设和限制条件内容片断:
估价的假设条件
价值时点2009年6月18日的房地产市场为公平、平等、自愿的交易市场。
本报告假定估价对象在合法前提下,按设计的商业用途使用能够产生最高最佳效益,并在未来可持续经营。
本次估价以xx建筑安装公司提供的资料及数据真实、合法、完整、准确为前提,若提供资料及数据失实,由此产生的估价结果失真,本估价机构不承担责任。
估价对象土地用途为商贸综合用地,证载土地使用权终止日期为2053年6月19日,剩余使用年限为44年。
遵循合法原则和谨慎原则,本报告估价对象为商业房地产(未单独办理土地权属证书),设定其土地使用权年限自价值时点起为40年。
估价对象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能满足其剩余使用年限内的正常使用要求,并得到有效使用。
委托人拥有估价对象完全权益,包括房屋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
任何有关估价对象的运作方式,程序应符合国家、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
我们于2009年6月25日至26日对估价对象进行了实地查勘,不能确认估价对象在价值时点的状况与实地查看的状况保持一致,提醒估价委托人使用估价报告时注意。
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在进行实地查勘时,观察到估价对象外部完整正常,但不能确定其有无内部缺陷,本报告假设其建筑质量可以维持其正常的使用寿命。
估价的限制条件
本次估价目的仅为确定房地产抵押贷款额度提供参考依据,不对其他目的负责,超出此范围使用报告,本估价机构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估价结果未考虑将来可能发生的财产处置、产权转移等费用对其抵押价值的影响。
根据xx市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特征,本房地产估价报告应用有效期为半年,及即自本报告价值时点其半年内有效。在应用有效期内,如果房地产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并对房地产价值产生明显影响,应重新进行评估。
本报告仅供委托人使用,未经本公司同意,不得向估价委托人和估价报告审查部门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媒体上。


答案:
解析:
(1)错误:本次估价以xx建筑安装公司提供的资料及数据真实、合法、完整、准确为前提。
  改为:本次估价以委托人(或xx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的资料及数据真实、合法、完整、准确为前提。
(2)错误:设定其土地使用权年限自价值时点起为40年。
  改为:设定其土地使用权年限自价值时点起为44年。
(3)错误:自本报告价值时点起半年内有效。
  改为:自本报告出具之日起半年内有效。
(4)错误:不能确认估价对象在价值时点的状况与实地查勘的状况保持一致。
  改为:假定估价对象在价值时点的状况与实地查勘的状况保持一致。

第8题:

聚集性疫情流调报告中的背景部分,下列中的哪项必须要交代?()

A、本次疫情被发现的具体情形

B、所有病例的发病情况

C、本次疫情的传播链

D、病例潜伏期


答案:D

解析: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研究进展,国家卫健委组织制定了这一方案,提出加强组织领导、病例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等9项防控措施。方案还包括四个附件文件,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以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方案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更新。聚集性疫情流调报告中的背景部分,病例潜伏期必须要交代,期间如果有接触或者间接性接触患者,必须要进行隔离!

第9题:

本次估价背景情况如下:
估价对象房地产登记用途为工业,现状用途为办公,由业主自用。估价对象于一年前向银行办理了抵押,曾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进行估价,现因向原贷款银行申请信贷的需要,房屋所有权人委托同一房地产估价机构再次估价,估价委托人仅提供了估价对象权属证明复印件,注册房地产估价师进行实地查勘时,发现估价对象进行了加层,但未办理相关审批、登记手续。
以下是该房地产抵押估价报告中“估价假设和限制条件” 的内容片段:
估价假设和限制条件
一、估价假设
(一)一般假设
1.假设估价对象在价值时点的房地产市场为公开、平等、自愿的交易市场,估价对象可在公开市场上自由交易,并能维持持续使用。
2.估价委托人提供了估价对象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复印件,我们不保证复印件与原件的一致性,也未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核实,本次估价假设估价委托人提供的资料真实、合法、准确、完整,并以此为估价前提。
3.实地查勘仅限于对估价对象外观、使用状况、区域状况的一般性查看,未对房屋主体结构、隐蔽工程等内在质量进行专业测试,本次估价以房屋内在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足以维持
安全的正常使用为前提。
4.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已对房屋安全、环境污染等影响估价对象价值的重大因素给予了关注,在无理由怀疑估价对象存在安全隐患且无相应的专业机构进行鉴定、检测的情况下,假定估价对象能正常安全使用。
(二)未定事项假设
本次估价无未定事项假设。
(三)背离事实假设
据估价委托人介绍,至价值时点估价对象存在尚未注销的抵押登记,因为估价目的为再次抵押,本次估价不考虑在先的抵押担保债权的影响,以估价对象处于完整权利状况为假设前提。
(四)不相一致假设
1.估价对象登记用途为工业,实际用途为办公,本次估价以估价对象按照办公用途持续使用为假设前提。
2.经实地查勘,发现估价对象已加层,实际面积与登记面积不一致,本次估价采用估价委托人提供的实际面积数据,并以此面积数据准确为假设前提。
(五)依据不足假设
本次估价无依据不足假设。
二、估价报告使用限制(略)


答案:
解析:
1.我们不保证复印件与原件的一致性,也未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核实。错误,应改为我们不保证复印件与原件的一致性,已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核实(或查询)。
2.“因为估价目的为再次抵押”错误,应改为:对同一抵押权人的续贷房地产抵押估价,抵押价值可不减去续贷对应的已抵押担保的债权数额。
3.“按办公用途持续使用为假设前提”错误,应改为:本次估价以估价对象按照工业用途为估价前提。
解析:按实际用途办公估价是违反合法原则的,估价机构或估价师不能为了高估或低估目的而胡乱假设。
4.“本次估价采用估价委托人提供的实际面积数据”错误,应改为:本次估价按证载面积为准。

第10题:

指出并改正下列房地产估价文书的错误(本题10分。错处不超过4个。如将正确的内容改错,则每改错1处倒扣2.5分,本题最多扣至零分,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不得在试卷上改错)
  本次估价背景情况如下:
  (一)估价对象:本次估价对象为位于××市××路1号××园××座101房的一宗房地产,建筑面积为353.54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面积为679.6平方米。
  估价目的:为法院确定房地产市场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三)价值时点:20××年11月14日,为委托评估之日。
  (四)价值类型:为房地产的市场价值。
  (五)估价方法:本次评估选取的估价方法为比较法及成本法。
  (六)估价结果:估价人员根据估价目的,遵循估价原则,按照估价工作程序,运用科学的估价方法,仔细考察估价对象的建筑特征及使用维护情况,经过全面细致的测算,并结合估价经验和对影响价值因素具体分析,最终确定估价对象于价值时点的评估价值为人民币柒佰零柒万零捌佰元整(¥7,070,800元)。
  以下是该房地产估价报告中“估价假设和限制条件”的内容片段:
  估价假设和限制条件
  一、估价假设
  (一)一般假设
  1.市场供应关系、市场结构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化或实质性改变。
  2.交易双方都具有完全市场信息,对交易对象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
  3.洽谈交易期间房地产价值将保持相对稳定。
  4.如果有特殊买家需要认真考虑特殊买家的附加出价。
  改正:不考虑特殊买家的附加出价。
  5.本报告出具的价格包含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如果至价值时点止,原产权人尚有任何有关估价对象的应缴未缴税费,应按照规定缴纳或从评估价值中相应扣减。
  6.本次评估,评估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仅对地面建筑部分外观进行实地查勘,未对估价对象做建筑物基础和结构上、地下管线等隐蔽工程的测量和实验,本次评估假设其无基础、结构、地下管线等隐蔽部位方面的重大质量问题。
  7.本次评估,我司未对估价对象进行实地测量,建筑面积以委托方提供的《××市不动产登记资料证明表》上所记载的面积为评估依据;若实际面积与本次评估所依据的面积不符,不再调整评估价值。
  改正:若实际面积与本次评估所依据的面积不符,则需相应调整评估价值。
  8.本次评估,以委托方提供的《××市不动产登记资料证明表》上注明的资料为依据,若其权属存在不相符情况,应以实际情况为准。
  未定事项假设
  本次估价无未定事项假设。
  (三)背离事实假设
  我们于20××年11月30日已对估价对象进行了实地勘察,而据委托方要求,评估基准日(即价值时点)设定为委托评估日,因此,本次评估以20××年11月14日作为价值时点,并假设价值时点估价对象的建筑物状况与实际勘查之日的现状一致,且对评估的市场价值并无影响。
  (四)不相一致假设
  本次估价对象设有抵押权,由于原有的抵押情况没有注销,本次估价需要考虑已抵押、担保等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
  改正:本次估价未考虑已抵押、担保等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
  (五)依据不足假设
  本次评估,因委托方原因,估价人员未能进入室内进行现场勘查,室内状况以及照片为估价人员从室外通过门窗玻璃观察及拍摄(仅首层),对于室内具体状况不能明确,基于以上情况,假设该房地产为毛坯状况进行考虑。
  二、估价报告使用限制
  (一)本报告对估价对象市场价格的把握,仅相对于价值时点市场状况以及估价对象的现状而言,并未考虑市场波动、税费率的变化、但充分考虑了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因素对估价对象价值的影响,使用者在运用本报告的结果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改正:并未考虑市场波动、税费率的变化、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因素对估价对象价值的影响。
  本估价报告仅为本次委托当事人提供估价对象于价值时点以及估价目的下提供参考依据,不作它用。如果改变估价目的或若用于其他用途,对使用者造成的损失,我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房地产使用过程中若维护管理不当或遭到人为破坏,有可能降低该房地产的价值。
  (四)本报告专为委托人及相关权利人使用,应在合法前提下使用报告书,不得向估价报告审查部门以外的无关单位和个人提供。除因拍卖的需要外,未经本公司同意,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媒体上。
  (五)本报告使用期限为一年(即自20××年12月11日至20××年12月10日止),随着时间及市场情况的变化,估价结果需作相应的调整。超过此使用期限使用本报告书的,我公司对其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答案:
解析:
 错误1:如果有特殊买家需要认真考虑特殊买家的附加出价。
  改正:不考虑特殊买家的附加出价。
  错误2:若实际面积与本次评估所依据的面积不符,不再调整评估价值。
  改正:若实际面积与本次评估所依据的面积不符,则需相应调整评估价值。
  错误3:本次估价需要考虑已抵押、担保等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
  改正:本次估价未考虑已抵押、担保等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
  错误4:并未考虑市场波动、税费率的变化、但充分考虑了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因素对估价对象价值的影响,
  改正:并未考虑市场波动、税费率的变化、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因素对估价对象价值的影响,
  改错题相对较容易,是常遇到的错误。
  本套题难点设在了指错题,相对较少见,但大家在考试中只能学会适应,并在平时增加严格错误的指出。
  通过真题,希望大家:
  第一,要学会把题放在一起来考核自己。
  第二,培养一下题感,明确一下考试难度和试题题量。
  第三,把握一下时间,进行合理的做题时间分配。
  第四,根据自己做题的得分,考虑进一步需要复习的弱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