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采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井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施工单位编制了矿井施工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题目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采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井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施工单位编制了矿井施工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达到20m3/h,施工单位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速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的施工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 风,井田中央布置了 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 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 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 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 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 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 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答案:
解析: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由于矿井设有边界风井,具备对头掘进的条件,因此应 同时从井田中央和边界进行矿井的施工,以缩短矿井关键线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这 样,矿井应采用对头掘进的施工方案。
(2)矿井建设为单项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在开工前的准备阶段,由建设单 位负责编制。对于已经确定了施工单位后的单项工程,应该由已确定的施工单位或由总承 包单位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本矿井由于施工单位承建整个 矿井的建设工作,因此,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为单位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地质地形条件, 井筒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进度计 划与经济技术指标要求以及附图与附表等。
(4)由于主井发生了淹井事故,不能保证按预定的时间到底与副井贯通。副井能够按 计划进度到底,这时只能考虑风井与副井进行贯通,在贯通前,为保证施工进度,必须对 副井进行临时改绞,以保证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对提升的要求。一旦主井到底,迅 速与副井贯通;考虑到主井耽误的工期较短,这时仍可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副井进行永久 装备。总体安排情况是副井需要增加一次临时改绞,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主井进度 拖延对矿井建设总工期的影响。

第2题:

矿业工程项目在施工安排中,当主井和副井同时到底后,最首要的工作是进行()。

A.主井井筒临时改绞
B.主、副井短路贯通
C.主井装载硐室的施工
D.副井井筒永久装备

答案:B
解析:
主井和副井同时到底后,一般应首先进行两个井筒之间的贯通,这是主副井井筒到底后的一个施工安排原则,主要是为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创造条件,包括加大提升能力、改善通风条件、布设排水设备、增加安全出口等。因此,井筒施工结束,两个与多个井筒都应尽快贯通,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进行短路贯通。因而,本题的选项是B。

第3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承建某高瓦斯矿井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三个井筒均采用冻结法施工。其中主井井筒净直径6.5m,井深720m;副井井简直径7.5m,井深700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70m。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二: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
事件三:主井井筒工期出现延误3个月,副井和风井进度正常,为便于施工,施工单位仍坚持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四:井筒到底后,井筒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
问题:
1.事件一中,井筒的开工顺序是否合适?为什么?说明合理的开工顺序。
2.纠正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坚持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纠正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问题1【参考答案】井筒的开工顺序不合适。
因为风井直径较小,深度较浅,施工要求稍低,施工速度较快;副井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不具备先于主井开工的条件。
合理的施工顺序是:主井、副井、风井。
【考点解析】
因为副井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不具备首先开工的条件;而风井与主井相比,直径较小,深度较浅,施工要求稍低;而主井通常装载硐室还要与井筒同时施工,工期长,不能保证主井与风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因此应当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工程排队,考虑以主井、副井承担井底车场施工考虑,基于副井与主井同时到底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出主井和副井的开工顺序,并根据积极冻结期的时间来合理安排主井、副井开工的间隔时间,风井的开工时间则相对独立,可以根据整个矿井工期计划并结合冻结工程的冻结期综合考虑。因此本项目三个井筒的开工顺序应为主井、副井、风井的开工顺序。
问题2【参考答案】
首先进行主井、风井临时贯通,然后进行主井临时改绞。
理由:主井与风井不在同一水平上,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距离一般较长。
【考点解析】
井筒到底后先进行主井、风井的贯通后再主井临时改绞方案不妥,因为主井、风井的落底通常不在同一水平,而且主井、风井的贯通距离一般较长,如果施工临时措施巷一般距离也较长,造成工期和成本增加。因此一般到底后首先进行主井、副井临时贯通,然后进行主井临时改绞,与风井的贯通要根据工程排队,通常安排在煤巷大规模开工之前完成主井、风井的贯通,形成全矿井通风系统。
问题3【参考答案】
施工单位的坚持不合理。
理由:不利于主、副井短路贯通,影响及时改善提升与通风能力。
【考点解析】
如果主井井筒不能按时到底出现工期延误,延误时间在3个月以内时,可以先不安排主井箕斗装载硐室的施工,直接进行主井、副井的短路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副井永久装备,然后进行二三期工程的巷道开拓任务,待副井永久装备完成,形成新的提升能力之后,在主井永久装备之前,完成主井箕斗装载硐室的施工。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不占关键线路工期,缺点是需要重新进行井筒临时提升系统、排矸改造,而且属于高空作业,环境复杂,管理难度大,安全风险相对较高。
问题4【参考答案】
井筒装备方案应首先考虑主井临时改绞,在满足通风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风井也进行临时改绞,风井井筒的永久装备则安排在副井永久提升系统形成并投入运行后。
理由:因为主井井筒临时改绞相对简单,具备快速形成井下运输能力的条件。
【考点解析】
因为主井井筒改绞相对简单,井下运输方便,与副井贯通距离短,具备快速形成井下运输能力的条件。而且主井井筒直径相对风井来说更适宜临时改绞,主井临时改绞与副井永久装备提升交替衔接较为顺利。对于该项目,考虑到井下开拓任务重,要求提升能力大,应该在满足通风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风井也进行临时改绞,承担风井井底区域的巷道掘进及后期的采区巷道掘进。风井井筒的永久装备则安排在副井永久提升系统形成并投入运行后,在满足副井装备工期的前提下,通过倒排工期确定副井永久装备的时间。

第4题:

背景资料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图所示。

受主井涌水的影响,主井施工安排应做哪些调整?调整后施工难易程度有何变化?怎样安排施工程序使总工期少受或不受影响?

答案:
解析:

  (1)装载硐室改在以后施工,主井与副井到底后分别施工短路贯通工程,准备临时改绞(2分)。
  (2)改变了装载硐室的施工条件,增加了装载硐室的施工难度(2分)。
  (3)改变装载硐室与主井同时施工的方案,装载硐室安排在副井永久罐笼投入使用后施工,使装载硐室工程不在主要矛盾线上(2分)。

第5题: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2.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答案:
解析: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由于矿井设有边界风井,具备对头掘进的条件,因此应同时从井田中央和边界进行矿井的施工,以缩短矿井关键线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这样,矿井应采用对头掘进的施工方案。
(2)矿井建设为单项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在开工前的准备阶段,由建设单位负责编制。对于已经确定了施工单位后的单项工程,应该由已确定的施工单位或由总承包单位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本矿井由于施工单位承建整个矿井的建设工作,因此,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为单位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地质地形条件,井筒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进度计划与经济技术指标要求以及附图与附表等。

(4)由于主井发生了淹井事故,不能保证按预定的时间到底与副井贯通。副井能够按计划进度到底,这时只能考虑风井与副井进行贯通,在贯通前,为保证施工进度,必须对副井进行临时改绞,以保证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对提升的要求。一旦主井到底,迅速与副井贯通;考虑到主井耽误的工期较短,这时仍可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副井进行永久装备。总体安排情况是副井需要增加一次临时改绞,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主井进度拖延对矿井建设总工期的影响。

第6题:


(二)



【背景资料】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问题】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并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




答案:
解析:

(二)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一般应尽量利用原设计的辅助硐室和巷道。贯通点的选择应使主、副井之间的贯通距离最短、弯曲最少、符合主井临时改装后提升方位和二期工程重车主要出车方向要求,以及与永久巷道或硐室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岩柱,并且应考虑所开临时巷道能给生产期间提供利用价值。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车场巷道施工顺序的安排除应保证主、副井短路贯通与连锁工程项目不间断地快速施工外,同时还必须提高连锁工程的掘进速度和改善其施工条件所必需的巷道。在组织井底车场硐室施工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与井筒相毗连的各种硐室(马头门、装载硐室、井底水泵房等)在一般情况下应与井筒施工同时进行,装载硐室的安装应在井筒永久装备施工之前进行。


(2)各机械设备硐室的开凿顺序应根据使用先后和安装工程的需要来安排。


(3)服务性的硐室,如等候室、调度室和医疗室等,一般可作为平衡工程量用。但为了改善通风、排水和运输系统,有时也应提早施工。


(4)在车场内每挖掘到巷道或硐室的交岔点处,若不能一次筑成时,应向交岔道掘进5m长,一般可作为平衡工程量用。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的不当之处:变电站、水泵房、水仓、硐室施工组织安排不当。调整:先施工井下变电站、永泵房和水仓;装载硐室的安装应在井筒永久装备施工之前进行。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压缩副井永久装备的工期。


第7题:

矿业工程项目在施工安排中,当主井和副井井筒同时到底后,最首要的工作是进 行( )。

A.主井井筒临时改绞
B.主、副井短路贯通
C.主井装载硐室的施工
D.副井井筒永久装备

答案:B
解析:

第8题:

矿井的主、副井同时到底后,最首要的工作是(  ).


A.主井井筒进行临时改绞,增加提升能力

B.主、副井进行短路贯通,为施工设施改装创造条件

C.尽快进行副井的永久装备,以便形成矿井的提升能力

D.安排进行主井装载硐室施工,以缩短矿井建设工期

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核矿山井巷过渡期的施工组织。立井井筒施工到底转入巷道施工称为井巷过渡期,过渡期的首要工作是进行主副井的短路贯通,以便为提升、通风、排水等设施的迅速改装创造条件。贯通完成后,进行提升设施改装,遵循主井一副井的改装顺序。主井改装完成后,副井进行永久装备。对于箕斗装载硐室,尽量安排与主井同时施工,不能同时施工,也只能待副井永久提升系统形成后再组织施工,方能不影响矿井建设工期。因此,答案应为B。

第9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问题?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


答案:
解析:
1.加速井巷过渡期设备的改装,是保证建井第二期工程顺利开工和缩短建井总工期的关键之一。井巷过渡期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主副井短路贯通;服务于井筒掘进用的提升、通风、排水和压气设备的改装;井下运输、供水及供电系统的建立;劳动组织的变换等等。一般应尽量利用原设计的辅助硐室和巷道,如无可利用条件,则施工单位可以与建设单位协商后在主、副井之间选择和施工临时贯通巷道。临时贯通道通常选择主副井之间的贯通距离最短、弯曲最少、符合主井临时改装后提升方位和二期工程重车主要出车方向要求,以及与永久巷道或硐室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岩柱,并且应考虑所开临时巷道能给生产期间提供利用价值。因此,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可安排:主井井底清撒硐室?→联络巷→副井东侧马头门;贯通点宜选择在联络巷与车场绕道的连接处。??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迅速组织矿井建设二三期工程的施工,安排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时。车场巷道施工顺序的安排除应保证主副井短路贯通与连锁工程项目不问断地快速施工外,同时还必须积极组织力量,掘进一些为提高连锁工程的掘进速度和改善其施工条件所必需的巷道。如:尽快形成环形运输系统,提高运输能力;沟通通风环路,改善通风条件,改变独头通风的困难;沟通排水系统,改善工作面掘进条件等。因此,主副井同时到底后,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组织是:?
(1)主、副井首先短路贯通;?
(2)保证矿井关键线路工程施工不间断;?
(3)尽快形成改绞井筒的调车系统;?
(4)加快临时设施和硐室施工;?
(5)保证副井永久装备完成时相关巷道及硐室施工同步完成;?
(6)保证巷道及硐室的连续施工。?
3.结合图1和图2,理解网络计划与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安排,然后结合图1,查找不合理之处。由图1和图2可见,只有先施工?“水仓人口”后,内、外水仓才具备施工作业面,才能开展后续工程的施工。因此,不当之处是:外水仓的施工安排,调整方法是:将外水仓施工安排在“水仓人口”工作之后。?
4.主井井筒到底时间与装载硐室施工顺序有关。装载硐室有三种施工顺序:一是与主井井筒及其硐室一次施工完毕,此方法工期较长,但是不需要井筒二次改装,而且安全性较好;二是主井井筒一次掘到底,预留硐口,待副井罐笼投入使用后,在主井井塔施工的同时完成硐室工程;三是主井井筒第一次掘砌到运输水平,待副井罐笼提升后,施工下段井筒,装载硐室与该段井筒一次作完,这种方式只有在井底部分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时(或地质条件出现意外恶劣情况时)才采用。目前,由于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在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是需要保证主、副井筒同时到底进行贯通,根据装载硐室施工方案,可不安排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主、副井同时到底。箕斗装载硐室可安排在副井提升系统移交后,主井永久装备前施工。?

第10题:

背景资料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图所示。

增加的措施工程的费用属于哪类费用?应由哪方解决?施工单位可向业主索赔哪些项目的费用?

答案:
解析:

  (1)工程措施费(2分):
  (2)由业主(建设单位)解决(2分);
  (3)增加排水费用(1分);
  增加壁后注浆费用(1分):
  由于装载硐施工方案改变所增加的费用(2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