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2002年3月1日自行将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译成法文,投递给某杂志社,于2002年6月1日发表

题目

王教授2002年3月1日自行将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译成法文,投递给某杂志社,于2002年6月1日发表。国家有关行政部门认为王教授的译文质量很高,经与王教授协商,于2003年2月10日发文将该译文定为官方正式译文。王教授对其译文享有著作权的期限为(lO)。

A.2002年3月1日至2052年3月1日

B.2002年6月1日至2052年12月30日

C.2002年3月1日至2003年2月10日

D.2002年3月1日至去世后50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知识。作品创作完成后就能取得著作权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保护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著作权受到保护,超过法定期限,相关的知识产品(作品)就不再是受保护客体,而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为人们自由使用。各国著作权制度对著作财产权都规定了一定时间界限,通常做法是保护期延至作者去世后若干年,但各国长短不一。我国对公民的著作权保护期延至作者去世后50年,即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通过翻译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是演绎作品,其著作权属于翻译人。演绎是一种创作方式,具体形式有改编、翻译、整理、注释,但不限于此,凡是以现有作品为基础进行再度创作的活动均可称为演绎创作。演绎创作所派生的新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者(演绎作品的作者)享有,且仅对演绎部分享有著作权,对被演绎的作品(原作品)不享有著作权。著作权不保护的对象包括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和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两类。我国著作权法第4条规定:“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对于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仅不给予著作权法保护,如果出版和传播了这类作品还要视其情节轻重,依法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我国著作权法第5条列举了三项不宜给予著作权保护的对象: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这些具有实施效用的法律及官方文件,并非缺乏独创性。但对它的考虑首先是促进其自由传播和复制,以便使人们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教不在著作权保护之列。②时事新闻。时事新闻的基本特征是时间性、客观性;其功能是传递信息。在表达方式上不以独创性为条件,而是求真求快。同时,在新闻传播中,居于首位的是保障社会成员获得新闻的权利(知情权),故时事新闻不享有著作权。③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此类作品通常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为人们普遍运用。再者它们在表达方式上具有“唯一性”,不存在独创性表现的可能性,不具备作品的条件,故不给予著作权保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教授1996年3月1日自行将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译成英文,投递给某杂志社,于1996年6月1日发表。国家有关机关认为王教授的译文质量很高,经与王教授协商,于1997年2月10日发文将该译文定为官方正式译文。王教授对其译文 (12) 。

(12) A.自1996年3月1日起一直享有著作权

B.自1996年6月1日起享有著作权

C.自1996年3月1日起至1997年2月10日期间享有著作权

D.不享有著作权


正确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完成创作之日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中明确:改编"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中明确:翻译"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中明确:我国著作权法不保护"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根据一件已有的作品,利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演绎方式而创作的派生作品称之为演绎作品。演绎是一种创作,因而演绎作品是一种新创作的作品。演绎作者对其演绎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权。但是演绎作品不能脱离开原有作品而产生,因而演绎作者对其演绎作品享有的著作权要受到原作品版权法律状况的制约和影响,不能侵害原作品的著作权。在原作品受到著作权有效保护时,演绎作品的著作权所有者,有权独立地禁止他人侵害其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但必须在原作品作者的许可下,才可以许可他人利用其演绎作品。也就是说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不能独立地行使其著作权。只有在原作品不受著作权保护或著作权保护期已满时,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才能享有完整、独立的著作权。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无权禁止他人以同样演绎方式创作对应原作品的演绎作品。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有权禁止他人侵害对应的演绎作品的著作权。

第2题:

某教授1996年3月1日将中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译成英文,投递给某刊物,于 1996年6月1日发表。国家有关机关认为该教授的译文质量很高,经与该教授协商,于 1997年2月10日发文将该译文定为官方正式译文。该教授对其译文______。

A.自1997年2月10日起享有著作权

B.自1996年6月1日起享有著作权

C.自1996年3月1日至1997年2月10日期间享有著作权

D.不享有著作权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所以,该教授享有其翻译作品的著作权。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该教授应该自1996年3月1日起享有著作权。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以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所以,自1997年2月10日起,该教授不再享有著作权。

第3题:

●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所称的“发表”的含义是指将软件作品 (13) 。

(13)

A. 出版发行

B. 公之于众

C. 在版权局登记

D. 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


正确答案:B

第4题:

按照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主要有:()

A、发表权使用权

B、开发者身份权

C、使用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

D、转让权


参考答案:ABCD

第5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某教授于2008年6月1日自行将该条例译成英文,投递给某国家的核心期刊,并于2008年11月1日发表。国家相关部门认为该教授的译文质量很高,经与该教授协商,于2009年1月5日发文将该译文定为官方正式译文。 (62)。

A.由于该教授未经相关部门同意而自行翻译官方条例,因此对其译文不享有著作权

B.该教授对其译文自2008年6月1日起一直享有著作权

C.该教授对其译文在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1月4日期间享有著作权

D.该教授对其译文在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月4日期间享有著作权


正确答案:C
解析:我国《著作权法》第2章第2节第12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和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因此,该教授自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1月4日期间享有该翻译作品的著作权。

第6题:

软件必须发表以后才可以依照《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享有著作权。( )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所称的“发表”的含义是指将软件作品(13)。

A.出版发行

B.公之于众

C.在版权局登记

D.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


正确答案:B
解析:发表权是开发者依法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和以何种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发表权,即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第8题:

王某自己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翻译成了西班牙文并已出版,但是王某对他的这一西班牙文译本并不享有著作权。()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王教授1996年3月1日自行将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译成法文,投递给某杂志社,于1996年6月1日发表。国家有关行政部门认为王教授的译文质量很高,经与王教授协商,于1997年2月10日发文将该译文定为官方正式译文。王教授对其译文()。

A.自1996年3月1日起至2046年3月1日享有著作权

B.自1996年6月1日起至2046年12月30日享有著作权

C.自1996年3月1日起至1997年2月10日期间享有著作权

D.自1996年3月1日起至去世后第50年期间享有著作权


参考答案:C

第10题:

王教授将其一篇学术论文投递给某核心期刊杂志社。未经王教授的许可,该杂志社委托张某对王教授的该作品进行修改,然后杂志社将署名为张某。王教授的作品发表在其刊物上,则()。

A.杂志社侵犯了王教授的著作权,张某未侵权

B.杂志社未侵犯王教授的著作权,张某侵了权

C.杂志社和张某均侵犯了60王教授的著作权

D.杂志社和张某均未侵犯王教授的著作权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